在我家乡这偏远的山寨里过年,要是没有美酒喝,欢腾的热闹气氛就会减少许多。因此山寨里的彝家人都非常重视过年酒的准备。
过年前夕,我们山寨的人家有的到区商店里购买过年酒,有的到山那边的村寨里购买低度自制酒。而那些粮食稍为宽余的农家户开始酿制起过年酒来。
我家今年粮食稍有宽余,除部分粮食用作继续催肥过年猪外,其余粮食堆放在楼上,有三四千斤。阿爸阿妈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用一部分粮食酿制过年酒。
彝族酿酒的历史十分久远。据彝族古书记载,彝族酿酒的始祖叫色色帕尔,他不仅十分勤劳勇敢,而且非常精明能干。他将荞麦、玉米、燕麦等农作物用作酒的原料,并采集天地之间的灵气,用清冽的甘泉,精心酿制成了甘甜、醇香的美酒。后来一个名叫火络尼咎的晚辈在传承、研究、改造酿酒技术的基础上,采集十六种中草药制作而成酒曲。用这种酒曲酿制而成的美酒,味美色清,饮用后,其香味顷刻沁入心脾,使人心旷神怡,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因此,有一首彝族古歌专门赞美这段酒曲制作的艰辛和精制过程:
酒曲十六种,三种在水中,捕鱼者找来;六种在岩上,采蜜者摘来;三种在高山,放牧者采来;几种在沼泽,放羊者寻来。父亲来制曲,母亲来放曲;会制者来制,用指巧制作,用曲来酿酒。
阿爸阿妈通过几天的忙碌,终于制作了自家酿造的低度白酒。他们在酿制白酒时,在桶中发酵的酒糟之中,酿出一种彝语叫“不达衣”的小酒。小酒呈黄色,酒味醇香甘美,十分可口。
接着,阿爸阿妈又张罗着酿制一种“泡水酒”(也称“咂酒”“杆杆酒”)。阿爸从楼上粮食堆里拿下一袋苦荞,约有五十斤。阿妈将荞麦放入石磨开始推磨起来。制作泡水酒的原料不能磨得太细,也不能磨得太粗。磨细了,就会成为小泡泡,不好酿制泡水酒。磨粗了,水酒味道不浓,且量少质弱。很快,阿妈将苦荞推磨完毕,并加适量水后放入蒸笼里蒸起来。大约两个小时后,苦荞已蒸熟。她干净利索地将苦荞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时,拌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
封闭发酵后的第三天早晨,阿妈找来早已准备好的坛子,将发酵后的荞面放入坛内,用泥土将坛口封闭。坛子四周放上一层层干枯的蕨基草,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并置放在离火塘不远的地方。
时间已过去二十多天,泡水酒是否酿制成了呢?我急不可耐地催促阿妈将坛子开封,看看泡水酒的味道如何。阿妈和蔼地对我说:“你急什么,还早着呢!”她告诉我说,泡水酒放上两三个月后再启封饮用,味道才最佳。
于是,我等呀、盼呀。终于在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的一天早晨,阿爸阿妈将我们兄妹们从睡梦中叫醒,说是开始启封泡水酒坛子了。我飞身爬起来,还未穿好衣服就直奔泡水酒坛边,急切等待着阿爸阿妈开启泡水酒坛子。
阿爸用手轻轻掸去坛子口的泥土,阿妈从水缸里舀一碗碗清冽的冷水放入坛内。我从碗柜里拿出一只小碗,准备喝上满满的一碗泡水酒。没想到,阿爸“啪”的一声,用大碗将坛口封上了。阿爸看到我垂涎欲滴的神情时,笑呵呵地对我说:“再过两个小时才能饮用呢!”
好不容易两个小时过去了。阿爸找来几支麻秆,并从坛口直插坛底,用管子引出泡水酒注入碗中。很快地一碗碗呈乳白色的泡水酒递到我和弟妹手中。我咕嘟咕嘟地将一碗泡水酒喝了个底朝天。顿时,一股清香浓厚的泡水酒味从嘴里鼻里缓缓溢出来,慢慢地慢慢地向四周飘散开来。我虽然已醉意蒙眬,但还想喝很多很多碗泡水酒。阿爸一边盖上坛盖,一边说:“不喝了,不喝了,现在就喝完,那到过年时喝什么呀!”
偏僻的彝家山寨,到处弥漫着酒的浓浓香味。看来,今年山寨的过年酒,再怎么喝也喝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