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集腋成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各级党委也给予了他很高的举荐。但他 在功劳面前不自居,把一切荣耀归于党。面对如此辉煌的殊荣,他总是淡淡地说:“我深感自己做得太少,党和人民给他的太多,我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他的一切荣誉都归功于党。”只想奉献,不图索取,关爱他人,造福社会,默默无闻,任重道远,立党为公,以身许党。这就是一位八十多岁傈僳族老人的高尚情操,这就是一个新时代农民的奉献情怀,这就是他的父亲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
他的父亲鲁硕兴走完了他84岁的人生旅途,在那个硕果累累的秋收季节,在他们痛心疾首的伤心里,永远地走向了那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留给他们的是无限的伤痛以及无尽的哀思……
他的父亲走的那一刻,是迄今为止他们唯一所经历的一次生离死别,那一刻,刻骨铭心!那一刻教他尝到了人生第一次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今年“七一”节来临,他站在父亲的坟头,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风中摇曳着不知名的野花勾起他对父亲无限的思念!
那年他们在收拾父亲的遗物时,打开尘封多年的一个小盒子,里面全部是鲜红的、发黄的奖状、荣誉证书,这盒子里沉甸甸的东西是父亲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而得到的奖偿,更是无价之宝。一张履历表上清楚地记录着:“鲁硕兴,男,傈僳族,小学文化,生于1933年12月15日,1950年至1953年部队服役,1970年7月入党,1971年3月至1973年6月担任安拉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3年7月至1991年6月先后在安拉大队、安拉小乡、上沾良村公所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于身患严重的腰椎肩盘突出,骨质增生退职回家,先后当选为武定县党代表、县第一、二届政协委员,插甸乡党代表、乡人民代表、聘请为武定县党课教员。”
他父亲常常跟他们说,他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的童年是在凄风苦雨中度过的:他父亲在家排行老大,出生于现在的插甸镇安拉村委会安乐德新村,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在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放羊、放牛,山林之中野兽出没父亲瘦弱的身体险些葬身狼腹。无可奈何的爷爷叹息着将他父亲留在家里,找猪食、做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父亲从小炼就了一幅操持家务的本领,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
风风雨雨蹒跚走来,少年的他父亲终于不负众望并于1950年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梦寐以求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除了完成工作任务外,勤于学习、善于读书,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退伍回家后,参加生产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半年后并安排到安乐德水库指挥部,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水库工程建设,安乐德水库是安拉人艰苦创业精神的生动阐述。在“水库不建成,决不罢休”誓言引导下,水库建设人拿出了“大雨避一避,小雨不停工,晴天加油干,苦干加巧干”的干劲,当时抽调劳动力上千人参加水库建设。民工们自带着锄头、粪箕、包谷面、萝卜干,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建设者们就在工地上架起柴火煮饭吃,虽然一天只吃两餐,但每餐每人仅一盅饭,几乎都是包谷饭,腌菜汤,但他们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凭着高昂的意志、火热的激情和“革命加拼命”的干劲,建设者们最终征服自然,赢得胜利。在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更是极其艰难,为了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的伟大号召,硬是锄挖肩挑手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安乐德水库的建设过程中,显示了人民无比的力量,谱写出重新安排河山之壮丽诗篇。
安乐德水库,是安拉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安拉人民劳动创造世界的结晶,是无私奉献,廉洁节约,艰苦创业的安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一期间父亲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大山、献给了安拉的水利事业!
由于他父亲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70年被选拔到安拉大队担任党支部副书记,1972年担任党支部书记直至1991年,由于身患严重的腰椎肩盘突出、骨质增生病才退职回家。20多年的大队、小乡、村公所书记,他父亲除了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外,根本不考虑个人和家庭利益,记得有一年的五荒六月,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由于家有8姊妹,他妈妈就跟他父亲说,家里实在是没有吃的了,是否要一点供应解决燃眉之急,你看一个个孩子会吃不会做的,让我们怎么熬出头?他父亲安慰母亲道:眼下,大家都在困难,我是党支部书记,怎能评给我们而不管大家的死活呢?虽然我们孩子多, 困难也很大,但我们自己想办法,向亲戚朋友借,组织孩子们挖野菜充饥,办法总是有的,供应指标要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家。他母亲只好开开眼泪,带孩子们想办法渡过难关。
在他父亲的影响带动下,安拉大队党支部的干部人人肯“吃亏”、能“吃亏”,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事,他们首先做到;凡是风险大的项目,都是他们带头搞试验;调整责任田地块最差的归他们,划分宅基地排在最后的是他们。1970年夏天,他我父亲被光荣地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一天,他是在田野里宣的誓,面对的是画在红土地上的镰刀和斧头。自那时起,他铭记一生的信念就是:“千变万变,对党的忠诚啥时也不变。” 凭着这种信念,他父亲走过了84年的风风雨雨。“浮夸风”时,他坚持实事求是,不浮夸、不虚报,被扣了“落后”的帽子,大会小会挨批评;“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运动”文化大革命中他父亲是当权派,又被称为“唯生产力论”是当然的审查对象。无论受到多大委屈,他始终没有对党产生怀疑、产生动摇。晚上挨批判,白天带领群众照样大干。
怀着这种信念,安拉村乃至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更加坚定了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正是有了千百万像他父亲这样的好书记、才筑牢了我们党长期执政、永远执政的坚强根基!他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关爱他人、造福乡邻,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早在生产大队时期,就是人所共知的“正统派”。 他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修路、引水、建学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科学技术,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改变了贫困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也曾出席过全州先代会。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他父亲在二十多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涯和回家后30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一心为民,忠诚于党,“千变万变,对党的忠诚啥时也不变”,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他父亲常常说,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根基,是农民致富、农村和谐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一定要扭住发展这个中心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才能让农村和谐,才能落实党的政策,要依靠农民、相信农民、真心为民。发展是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发展的主体是农民,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农民。但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自身存在着思想保守、行动滞后、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弱点。作为农民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不能抱怨,只能正视。农村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依靠农民、相信农民、带领农民、真心为民的结果。
在他的记忆中,他父亲是严肃的,他不苟言笑,但他却非常疼爱他们。记得那时他父亲是每周回家一次,每到周六下午,他们就静静地坐在路旁的草地上等待父亲回家。因为在他的身上有孩子所期盼的,当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的那头,都会远远地迎上去一把拉着那双瘦弱而又苍劲的手。当那带有体温的几颗糖果和几块饼干落入他的小口袋的时候,洒下的将是一路的笑声。长大以后,他才真正明白:那不是几颗普通的糖果和饼干,那是他父亲沉甸甸的父爱!
父亲对他的教育是严格的,特别是教他们如何做人。他说的有一句话记忆非常深刻:做人要襟怀坦白,不可心存邪念,朋友不可太多,但知心朋友不可少。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也就是这句话让他们一生受用!
他父亲53岁那年带病退职了,他们姊妹谁也秉承了他的衣钵,但他几多叮嘱,几多期待!
在家的日子,他过得还算惬意和充实:一亩三分地的辛劳、秋后收获的快乐、闲情下的看书学习、每年建党节上的党课、村里定期的黑板报,村民喜怒哀乐总是找他商量,他觉得值了,过得十分有滋有味。
为做好人好事,他父亲曾遇到一次次意想不到的险情。用实际行动以身许党。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人去水库放水,正在拉开闸门时,不料铁绳突然断了,把他闪的栽了个跟头,跌倒在坝旁边沟里,险些栽进水中。事后他对人说:“还好,没栽进水里,当时周围虽然有几个人,但一个都不会水,要是掉进水里就全完了。”别人问他:“那次要真是掉到水里出了意外,你后悔吗?”他不假思索地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死得其所,因为我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无愧党的培养无怨无悔。”当别人问他准备再干到什么时候时,他充满自信的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一直干下去。世界上什么都好学,最难学的是吃亏。“当干部首先要学吃亏,学吃亏就有人跟随。当干部必须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权威。当干部先谈肯吃亏,肯吃亏就会有作为……”这是他父亲当村支书多年总结出来的“吃亏经”。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农转非”、吃“皇粮”,是亿万农民梦寐以求的好事,而他父亲却屡次放弃。”8个子女多次遇到进城当工人的机会,他都以自己当支书不能“沾光”为由,把指标全部让给别人,现在8个子女全部都在农村,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面对亲友们的好心劝阻,他坚定信心地说:“自从加入党组织那天起,我就是党组织的一员,我早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为了改变群众的贫困面貌,即使有朝一日我发生意外事情,也决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