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王:奥运随笔二题

作者赵振王2008-08-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国歌意识

  写下这个题目,不一定很准确。

  在第29届奥运上,中国的金牌拿得多,所以,升国旗与奏国歌的次数在各赛场里此起彼伏。

  只要我在收看的屏幕前,每当遇到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我都是自觉起立并立正站好,再随国歌的节拍唱国歌。

  独自一个人的空间也好,几个人一起观看的场地也罢,从不例外。这种自觉的“国歌意识”,已经成为我的一个自觉习惯。一个人的时候,在国歌声里倍感庄严肃穆;在多人的时空里,就荡漾在国歌的旋律中平添一份澎湃激情。强大的祖国被浓缩在一支国歌里,我作为其中的一个音符,就会自然流畅地在曲谱里起伏跳荡,该舒缓的时候就无尽抒情;该激越的地方就使劲提升音量。

  我的自觉行为,是感染人也是带动人的。无需哨音,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口令。国歌响起时,只要我刷地起立,旁人也就坐不住了,随之就会骤然站起,在国歌声中把目光和心灵交给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

  这是我自认为在奥运期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为了祖国的荣誉,我愿意每天都在国歌声中肃立几次。


也说精神

  面对29届奥运盛事,国人为之振臂欢呼。

  赛事圆满结束了,我已经没有必要在赛事的光芒里,去发表过多的议论了。

  体育需要激情,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除了激情,除了竞技等等要素外,体育需要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关爱,这也是奥运精神必备的要素。

  回过头去,我想起了开幕式。想起了在那个漫长的入场过程中,那个很不容易让人记住的伊拉克代表队。

  那是一个刚刚从战火烽烟的弥漫天空里抬起头来的国度,弹痕累累的土地啊,人民需要的是艰巨的国家重建,而不是在奥运运动场上抛头露面。可是,当命运收拢五指,他们便无处可逃。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奥运,把自己坚强的面孔亮给世界。

  面对现代高尖端军事武器反复亲吻过的“靶场”上走来的运动员,我的心为之一振,敬仰之情由心底而生。弱小并不可怕,参与的实际行动就足以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

  热情的参与,也就是奥运精神。

  他们甚至连比赛的队服都没有,穿着自己的旧T恤就到北京来了。据说,后来中国给所有伊拉克的队员赞助了比赛服。

  衣服不在于新旧,亮相也是奥运精神。

  伊拉克运动员也没有自己的皮划艇,也是中国赞助的。两名选手参加的皮划艇比赛,比赛的其他队都到了终点,明摆着他们是最后一名,但是他们拼命地在划呀划,非常顽强地完成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比赛动作,中国观众热情地为他们鼓掌。

  运动员不到终点誓不罢休的作风,还有场外的观众热情地为他们鼓掌助威,也就是奥运精神。

  在人文奥运之中,这些似乎游弋于金牌之外的奥运精神,能够给观众和读者多少启示呢。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收藏(0 推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