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罗婺大地,烤烟黄了,稻谷抽穗了,玉米、大豆一派丰收美景。阿妈的儿女长大了,美酒飘香了,火把燃了,大山的雄鹰展翅了……
火把节是罗婺故地民族风情最浓郁的时节,城乡处处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祈求来年丰收。各族群众涌动火的血脉,燃烧火的激情,唱响火的赞歌,融入火的狂欢。7月20日至22日,各地游客相聚罗婺故地,欢度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
这几天,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处处是狂欢场;这一刻,人们燃起高高的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
据武定县副县长张美权介绍,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中最为重要和盛大的节日,被誉为“东方狂欢节”,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3天。火把节当天,彝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送走布谷鸟,拜祭火神,与来自各地的宾客载歌载舞,激情欢庆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今年火把节较以往更加突出“火”的主题,注重“还节于民,还俗于节”,突出“好看、好玩、好吃”等元素。除了祭火大典、焰火晚会、万人跌脚舞狂欢、文艺演出、斗牛、斗羊、斗鸡竞技等传统活动外,节日期间还有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彝剧展演、彝绣动态展、彝族特色美食和文化旅游产品展示。
22日下午开始,已有很多游客或当地市民前来参加在锕普笃慕广场举行的钻木取火仪式,随着缕缕青烟升起,毕摩方队在主祭师李茂森的祈福声中把“火”引到文化广场的主祭场,毕摩将高高耸起的大火把点燃,随着缕缕青烟升起,2022年彝族火把节祭火大典拉开帷幕,随后,伴随着彝族的大号、羊皮鼓舞,象征吉祥、丰收、幸福的大火把被点燃了,来宾和观众加入到火把巡游队伍中,一同融入了火的狂欢。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天空礼花齐放、璀璨夺目,火把狂欢随之开始,人们“耍”着火把,唱着彝族跌脚调,跳着彝家左脚舞,沉醉在祭火大典的喜庆之中。大典分为序、舞、祭三个部分,只见彝家儿女们在台上唱起火的歌谣,跳起月琴舞、大裤舞、大锣笙和大刀舞等激情洋溢的舞蹈。舞,沉醉在火的乐章中。
来自昆明的游客王发欢告诉记者,他们一家老少三代专程奔武定火把节而来。“听说武定有个火把节,我们还专门计划了行程,今天来现场看了,觉得特别原生态,特别有民族气息,我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彝族传统文化。”王发欢说。
祭火仪式后,跳起了欢快的彝家跌脚舞。我们也加入到歌舞的行列,感受这个火的民族,沉浸在浓郁的彝族风情中。随着笛声阵阵,大家齐声唱起跌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跌脚舞。伴着悠雅的笛音,欢笑声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人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高兴极了。“一边一脚”到“八脚穿花”跳到尽兴。文化广场绚烂的礼花照亮了夜空,地上的火把映红了张张笑脸,天上人间,火树银花不夜天。“天上什么亮,天上星星亮;地上什么亮,地上火把亮!”夜已深,广场上、街巷中、宅院里、田地间,火把带来的欢乐,火把带来的祝愿,火把带来的希望,火把带来的力量,深深烙印在全县各族群众和南来北往的游客心中。人们在熊熊的火光中翩翩起舞,激情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