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面临困境主要是民族古籍资源流失严重、不能集中保存、保护制度缺失、经费不足和人才严重缺乏等。贵州省今后应该从加强民族古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更新保护技术等方面入手来加强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贵州省;民族古籍;困境;对策
一 贵州民族古籍的概况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 17 个世居少数民族。据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983人,占36.11%。”①各民族分布格局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省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留下了数量多,品种齐全的古籍文献资料。贵州省的民族古籍保护工作起步相对云南等省份较晚,例如“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2008年6月3日才在贵州省图书馆挂牌成立,而真正承担贵州省民族古籍收藏和保护的职能部门“贵州省民族古籍收藏保护中心”, 2013年12月20日才在贵州省民族文化宫挂牌成立,该中心是为了贯彻落实“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而设置的机构,这一机构充分利用贵州省民委和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化手段,结合贵州省民族古籍的数量、种类和分布特点,制定出民族古籍的收藏和保护计划,并在全省范围内发起民族古籍的普查、搜集、整理、考释和保护工作,建立贵州省民族古籍数据库,并把数据库对外开放,实现网络共享,真正做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并重。这一政策的跟进虽然较晚,但大量的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申报非遗的工作却很早就开展了。文化部于2004年4月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5月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截止2011年6月,共审批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总共有81部民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贵州省每一批的入选数量在全国各省中都处于榜首的位置,其中以彝族、水族和布依族三个民族入选的总和占二分之一。截止2012年底,贵州省已经有100多种、5000多万字的少数民族古籍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西南彝志》、《苗族古歌》、《布依族古歌》等我省民族古籍甚至引起了国际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些经典著作甚至远销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十多个国家。从内容上来说,我省民族古籍基本上囊括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经济和法律,自然科学则是医药、天文、历法和数学,而医药民族古籍在整个贵州省的民族古籍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按载体形式分,文字古籍类、铭刻类、讲唱(口碑)类皆备。从文献载体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纸质古籍
纸质古籍是指以纸作为物质载体,用文字书写的古籍,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各种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
在贵州省世居的17个少数民族当中,有文字的仅仅只有彝族、水族和布依族,其中布依族的布依文在2008年才得到确认,至于苗族的方块文是不是一种文字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考证。因此民族文字古籍主要指彝文、水文和布依文的古籍。贵州的彝文古籍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毕节现有的彝文古籍就有5000 余部,六盘水市1000多部,其中的代表作有《西南彝志》、《彝家宗谱》、《摩史丧仪书》、《算天罡》等。水文古籍主要表现在水书中,最新整理出约500个单字。为了抢救濒临消亡的水书,贵州省仅仅在2003年用时1年就收集整理了1511本水书。为了响应贵州省抢救保护水书古籍的倡议,黔南州紧急追回4600多部散落在民间的水书古籍。②水书大约在秦汉之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水书按用途不同分为两大类:“白书”和“黑书”。前者用于预卜出行、婚姻、丧葬、起梁动土等行事的吉凶,后者用于放鬼、拒鬼、收鬼等。
2、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史事的古籍
从《贵州通志·艺文志 》著录情况来看,贵州省的汉文古籍,仅明朝和清朝就超过2000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记载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和天象观测等活动的,这反映了贵州省在明清时期学术文化活动繁荣的现状。清水江流域苗族和侗族林农们创造和传承的一种独特的用汉文书写的文书类古籍,即近十年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清水江文书目前已经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八万多件,但还有三十万件散落在民间。
(二)金石铭刻类古籍
贵州的金石铭刻类古籍按镌刻的物体分,有锡、铜、银合金浇铸钟铭、岩刻、碑刻等。按文字分,有民族文字(主要是彝文,也有少量水文)碑刻、汉文碑刻和民族文字(彝文、水文)与汉文合刻碑。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等单位搜集了 400 多幅彝文金铭石刻实物拓本,并对内容进行了汉译,从其中精选了 64 篇定名为《彝文金石图录》(一、二辑)公开出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妥阿哲纪功碑文》、《拦龙桥碑记》(岩刻)、《成化钟铭文》、《新修千岁衡碑记》(岩刻)、《水西大渡河建桥碑记》等,还有大量的彝文墓志铭。
(三)讲唱(口碑)类古籍
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口头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各种资料,反映了本民族的起源、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民族性格和历史变迁。比较著名的有《苗族古歌》、《亚鲁王》、《开亲歌》、《蚩尤的传说》、《布依族古歌》、《侗族大歌》、《哭嫁歌》等。
二 贵州民族古籍保护面临的困境
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各地、州、市共搜集、整理了彝族、水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古籍资料5万余册,其中包括若干孤本、善本,这些古籍都被相关机构妥善保管起来了。但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散存在毕节地区民间的彝文古籍有7000多册;散存在六盘水地区民间的彝文古籍有近1000册;水书古籍也大约有7000册散存在民间。③清水江文书有30万件散存在民间;布依族古文字古籍有近1万册。那些无文字记载的口碑古籍就更加丰富,口碑古籍都掌握在少数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的头脑中,而这些年老的民间口碑古籍艺人的离世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我们不趁他们在世加紧对民族口碑古籍的抢救整理,这些民族古籍将遭遇失传的危险。
(一)民族古籍资源流失严重
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府就开始致力于民族古籍的保护,但是由于民族古籍分布广,流传的时间长久,并且大多散藏于交通闭塞的乡村,保存的条件极其恶劣。在城市化和商业浪潮的冲击下,民族古籍资料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流失情况极其严重。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种种渠道倒卖古籍的活动频繁,从中赚取暴利,这导致难以计数、价值连城的民族古籍流失在海外。近年来,欧洲不少不法分子活跃在西南一带,贵州省的不少彝文古籍就被欧洲人低价收购。文字古籍的流失问题还好解决,口碑古籍的流失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那些掌握民族口碑古籍密码的老人相继离世,而年轻一代又不通晓本族语言,这就使得这些口碑民族古籍面临永远失传的危险。据调查,在贵州省三都县这个内地唯一的水族自治县,7岁至16岁的水族子女已无人识读水族文字,哪怕中青年也仅有极少数知识分子对水书略知一二。
(二)保存机构众多,不能集中保存
贵州省的主要文字民族古籍彝文古籍,目前在国内收藏有15000册,分别收藏于贵州、云南、四川和北京等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以及民委古籍办、科研院所、寺院、史志办等部门,此外,英国、法国、泰国、缅甸的博物馆也收藏有彝文古籍。仅仅贵州省的彝文古籍收藏机构就有16个,除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研究所3个机构外,其他13个都是地、州、市和县的民委。众多的收藏机构给民族古籍的整理和保存带来诸多不便,更不利于古籍的使用和开发。
(三)保护制度缺失
前面已述及国内外的不法分子倒卖古籍、赚取暴利活动的猖獗情况,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族古籍相关法律保护的缺失。民族古籍尤其是其中的口碑古籍的知识产权问题比起一般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要复杂的多,其中最复杂的要数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由此可见民族古籍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相关法律的制定,才能使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才能打击倒卖古籍的活动。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民族古籍的法律法规。
(四)经费不足
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和保护需要经费作为保障,经费不足是导致这一任务完不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贵州省政府这几年投入了200多万元的民族古籍经费,但与实际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仅仅我省毕节地区的古籍抢救、整理和出版的经费缺口就达到400多万元。
(五)人才严重缺乏
民族古籍人才包括民族古籍的传承人才和专业整理研究人才。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2010年12月14日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救人、救书、救学科”依然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④过去我们一谈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总是把经费短缺看成最大的难题,其实不然,民族古籍传承和专业整理研究人才的短缺才是最大的困难。并且经费的缺乏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但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是全国大多数省份面临的难题,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贵州省现已整理出来的古籍有60万册,其中汉文古籍55万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5万册,而管理这些古籍的专业人员仅仅100人左右,要让100人去守护60万册古籍显然是勉为其难的。贵州省在2012年进行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民族古籍大普查,从普查结果来看,存在着面窄、力度轻、质量低等系列问题,这跟古籍专业人才数量少、水平低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普查人员专业知识的缺陷,该普查的内容没有普查到,错失对一些有价值的民族古籍的及时抢救,对口碑古籍和铭刻古籍资源掌握不全面,而不该普查的却又列入普查的条目中来等问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古籍修复人才更是极其的缺乏。
三 贵州民族古籍的保护策略
贵州省的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首个彝文翻译机构在毕节成立,这标志着有组织的彝文古籍整理的开始。在1984年国务院国办发(1984)30号文件神的指导下,贵州省政府黔府办发(1984)178号文件,决定成立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次年,8个地、州、市和35个县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机构,贵州省民族文化研究的重镇贵州民族大学还成立了彝文文献研究所,从此,贵州省的民族古籍整理进入有领导、有组织的规模化阶段。截止2011年底,“全省已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有100 多种,5000 多万字,其中有30 多种获省内外图书精品奖。”⑤为了使我省的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和保护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理顺关系,加强民族古籍管理制度建设
搞好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效果。贵州省的民族古籍不仅收藏在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科研院所和高校,还有部分收藏在县级图书馆、古籍办甚至是民间。这种参差不齐的收藏条件对古籍的保存极为不利,一是给这些民族古籍的分类和编目带来不便;二是条块分割的收藏局面给资源共享带来诸多限制;三是收藏条件差的基层单位尤其是民间势必会加快民族古籍老化的过程。为了避免这些局面的出现,可以采取寄存的方式,由省人民政府和有关人民政府签订民族古籍保护协议,签协议的目的是确认各地收藏单位对收藏古籍的所有权,消除他们的顾虑。其他收藏单位都把古籍寄存在收藏条件相对优越的省图书馆,由省图书馆代为保存,这样贵州省的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对于保存在民间的大量民族古籍将会重见天日。
(二)建立健全法制
为了让贵州省珍贵的民族古籍不消失,建立健全民族古籍的法制保护制度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的序幕,民族工作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共中央于1981年9月17日下发了[1981]37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在这个文件中,中央书记处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作出了7点指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整理古籍,需要有一个几十年陆续不断的领导班子,保持连续的核心力量。”“要由规划小组提出一个为期三十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当前要认真抓一下,先把领导班子组织起来,把规划搞出来,把措施落实下来。”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关于整理古籍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将长期发挥指导作用。1984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该请示就民族古籍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编目,民族古籍的人才培养,以及经费的落实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同一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续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⑦这一法规明确规定要保护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古籍。但是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式下,民族古籍的立法工作还是滞后的。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古籍的立法工作,对各项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坚持“先用先立”的原则,另外要与现有的相关法律相衔接,避免重复立法。规范民族古籍的搜集、保存和开发等行为,严厉打击盗窃、损坏、倒卖和非法收购等行为。对于非法倒卖到国外的民族古籍可以依据国际公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解决。
(三)多方面筹措资金
资金充足是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和保护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民族古籍的保护方面,中央和贵州省政府尽其所能做了大量的工作,拨出专项资金来支援民族古籍的搜救和保护工作。中央资助的力度毕竟是有限的,贵州又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仅仅依靠中央和省政府的资助来解决经费短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广开资金筹措的渠道,更多的要依靠地、州、市和县级的支援,甚至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到我省的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中来。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要解决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民族古籍专家库,这项工作2012年年底已经在贵阳市率先开展了,这是2011年5月贵州省民族古籍列入“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后,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举措。这些专家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古籍保护工作献言献策,为民族古籍工作人员开展一些知识讲座,以及为古籍的修复和出版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在职民族古籍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让民族古籍专家不定期的为他们培训,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现场的技术指导;三是依托地方高校特设民族古籍整理专业,从懂民族语言的学生中定向招生适量的学生,毕业之后定向分配到当地民族古籍部门工作,这对于口碑古籍的抢救和翻译整理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民族古籍保护技术的更新
保护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古籍的使用寿命。就目前来看,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比较传统的保护措施——延缓性保护,“延缓性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民族古籍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控制保存环境等延长原件寿命的过程。”⑧这是一种比较原始但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对民族古籍的长久保护。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末尤其是近几年又兴起了另一种古籍保护措施——再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是通过缩微照相、扫描和文字录入等方式把纸质文献古籍作数字化处理,然后存入光盘,这种保护方法的优势在于既能长久保存,又能做到资源及时共享,大大提高了古籍利用的效率。
总之,贵州省民族古籍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和民族古籍机构专业人员需要投入到这一工程之外,还要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载体——民族古籍才能永久的传承下去,才能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5-10].http://www.stats.gov.cn/ 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2912&record=27.
②张新红.我国西部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4.
③粟敏.贵州民族古籍文献抢救整理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2):42-43.
④刘舒凌. 救人救书救学科:抢救少数民族古籍任务紧迫[EB/OL]. [2010-12-16].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0-12/16/ c_12886060.htm.
⑤张陶.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探索与思考[J].文史月刊,2012,(7): 32-33.
⑥张晓爱.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321.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
⑧包和平.民族古籍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 82-85.
参考文献:
[1]陈乐基.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包和平.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崔光弼.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源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欧阳伟华(1978—),男,江西吉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民族古籍。
原载:《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3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