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题材影视是凉山州民族题材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观影需求越来越高。而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也面临着影视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等艰难的困境,同时存在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如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质量偏低,影视行业专业人员短缺等。能否充分利用好凉山州当地优势条件,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正确的发展对策,将直接影响到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现状;发展对策
Abstract: YithemefilmandtelevisionisanimportantpartofLiangshannationalfilmandtelevision,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people'smateriallife,people'sdemandishigherandhigher.LiangshanprefectureYithemefilmandtelevisionalsofacingthefilmandtelevisiondevelopmentstartedlate,developmentspeedofdifficultdevelopmentexistatthesametimeaseriesofproblems,suchaslowqualityoffilmshootingoutofthefilmindustry,theshortageofprofessionalsetc.CanmakefulluseoftheadvantagesofLiangshanlocalconditions,mobilizeallforces,takethecorrectdevelopmentstrategy,willdirectlyaffectthehealthydevelopmentofLiangshanYithemefilm.
Keywords: LiangshanPrefecture;YiPeople'sthemefilmandtelevision;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凉山州全称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总人口473.04万,其中彝族人口231.07万,占总人口48.85%。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州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稳步提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电影播放器等家庭设备。彝族又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偏爱播放本民族音乐、影视等作为日常消遣。凉山州的影视行业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开来。
一、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面临着艰难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现状
由于凉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处西南地带,区域内山林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又与外界相隔,交流往来甚少,影视行业的发展面临很多困境。
首先,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起步晚。最早反映凉山彝族题材的影视出现于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拍摄的纪录片《凉山彝族》,获得很大的成功,在当时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之后陆续出来由四川电视台拍摄的《中国彝族》、《古堡人家》等记录片,讲述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反映彝族题材的故事片1961才出现,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达吉和他的父亲》,受到一致好评。拍摄这些影视作品都是请的外地影视公司,当地影视公司近几年才发展起来,有2003年成立的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凉山西昌影视制作公司等几家。
《达吉和他的父亲》剧照
其次,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缓慢。自从《凉山彝族》以后,陆续拍摄出了其他反映彝族题材的影视。“新中国建立以来拍摄关于彝族题材的艺术片,如《达吉和他的父亲》(1961年故事片)、《奴隶的女儿》(1979年故事片)、《从奴隶到将军》(1979年故事片)、《彝寨情深》(1986年纪录片)、《巍山行》(风情片)等。”[1]34以及近几年拍摄出来的一些影视,比较出名的有2012年由吉克曲布(彝族当地有名音乐人、歌手)主演的《走山人》,2013年拍摄的动作片《凉山寻宝》,2015年的神话故事据《支格阿鲁》,和最近新出的作品《我的圣途》。电视剧则相对较少,有2011年拍摄的《美姑河奏鸣曲》、2013年普法栏目节目《听见凉山》和2015年新拍的《彝海结盟》等。这些反应彝族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多,时间间隔较长,即使在今天设备条件充足的时代也不例外。
最后,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空间小。过去,凉山州拍摄的彝族题材电影大多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观看影视的观众大多是当地彝族人,收视率较低。部分好的影视作品由于收视率低、宣传做的不足,而无法走向国内外市场。当地的影视公司又仅有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凉山西昌影视制作公司等几家,由于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在影视拍摄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加上当地又缺乏专业的导演和演员,如目前在国内较为出名的影星也仅有曲木古或(秋风)、诺布钍呷、马嘿•阿依诗莎等几位本土演员,从而导致了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空间不足。
(二)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存在的问题
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拍摄出来的彝族题材影视数量少,影视作品质量偏低,当地影视公司少和缺乏专业的影视拍摄人员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首先,拍摄出来的彝族题材影视数量少。当前拍摄出来的电影电视数量不多,以上所列的影视就占了大部分,而区域内人口众多,呈现出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们需求的状况。相应的众多的影视行业也在慢慢转型,为了节约成本又能取得效益,在其他影视作品上下功夫,把一些国内外的影视作品拿来,配上夸张搞笑的彝语,博取人们的影视需求,主要的影视有:彝族语言版卓别林《淘金记》、《疯狂的石头》等。
神话电影《支格阿鲁》剧照
其次,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质量偏低。从过去到现在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除了部分高质量的作品,其他影视作品质量偏低。1957年拍摄的《凉山彝族》是一部高质量反映彝族民族历史的影视,记录了当时凉山地区彝族人民的奴隶社会面貌,被称为是新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开创新作品。之后的作品大多质量不高,国内外影响力小。这些作品大多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观影需求,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足,故拍摄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以2016年上映的神话电影《支格阿鲁》为例,片中所使用的特技效果较差,故事情节较为混乱,剧本设计较为简单,缺少内涵。当然,也有部分高质量的作品出现,如2016年11月新上映的电影《我的圣途》片中的技术手法得到很大提升,情节设置好,故事感人,受到一致好评。
最后,当地影视公司少,缺乏专业的影视拍摄人员。相比较其他富裕地区,凉山州经济较为贫困,生产方式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较为落后,比重较小,2014年统计第三产业只占28%。类似影视行业等第三产业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目前仅有以上列的几家,且规模都很小。在凉山,大部分彝族人都生活在气候寒冷且交通闭塞的高海拔山区,仍没能摆脱贫困线,平时都忙于劳作或出去打工挣钱,只能自给自足,没有物质保障去投入到影视行业,使得当地缺少影视专业人才。而当地影视公司又没有足够资金去请知名的导演和演员参演,导致凉山州影视行业落后。
二、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优势
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地区,凉山州在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在发展彝族类题材影视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
凉山州一直以来被冠以富有神秘而诗意的地方,当地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也是独具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及发展的物质依托。在凉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人文旅游资源是重头戏。”[2]53全州28%的第三产业比重中,旅游业就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旅游经济增幅排名四川省第一,全州地形地貌复杂,高山、丘陵、河谷交错,汇集了众多的旅游景点,有闻名国内外的“卫星城”西昌市,还有迷人的邛海,会理县的古城,盐源县的泸沽湖草海,和冕宁县的彝海红色旅游景区等。各个地方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西昌市内的彝族建筑、喜德县的漆器工艺以及各地方的民族风情园等,都无不是影视拍摄取材的好来源。
(二)丰富的彝族影视题材
凉山州彝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期间流传着很多有趣而蕴含深刻道理的民间故事。给凉山州彝族影视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题材,之前出来的多部电影就是从这些民间故事中提取出来的。如2015年拍摄的电影《支格阿鲁》是根据神话英雄支格阿鲁拯救人类的故事改编的。众多的英雄传奇人物成为影视拍摄的人物来源,如上面说到的神话英雄支格阿鲁,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一代佳人呷嫫阿妞,能呼风唤云的毕摩大师阿苏拉则,聪明绝顶且能言善变的机智人物查尔木呷以及神匠格木阿尔等传奇人物。
(三)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不光彝族人口众多,彝族文化也是保留得很好。“这里山河纵横,山区与坝子相间,形成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3]56彝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自己古老的语言和文字,原始宗教文化毕摩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节日等。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加被称为东方狂欢节和东方情人节的彝族火把节,以及年末气氛浓重的彝族新年,街上到处可见富有历史色彩而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以及漆器工艺,还可听到人们在谈论着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的传奇故事等。
电影《我的圣途》拍摄现场
三、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对策
充分利用当地的影视发展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影视行业,是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需要加以借鉴和利用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经济,加大投资力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提高其他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有着重要的职责,应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促进凉山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人民实际情况,增加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走出大山,加强与外界接触。同时加大当地影视产业的投资力度,多投入资金引进外来投资商,同时支持当地影视投资商的发展,注重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为影视产业提供更多便捷。
(二)加大宣传力度
凉山州地处西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致使长期与外界隔绝,其他地区的人对当地了解少,尤其是当地影视更是不被外人所知,收视率偏低且仅局限在当地。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应采用多种途径去加大宣传力度,把当地民族影视文化呈现给众人。具体应做以下努力:首先,政府应大力宣传本地影视拍摄的优势条件,制定一系列围绕彝族文化、习俗、人物等为主的拍摄项目,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外来资金流入。其次,本地区自行积极投资拍摄,采用公益方式招募彝族和非彝族影视工作志愿者。最后,多做广告,将本土拍摄的现有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
(三)学习其他民族影视发展经验,增强民族影视软实力
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与其他民族多交流往来,民族影视也是如此,需要与其他民族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善于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特色,发挥这些优势和特色,才能与众不同,立足于世界民族影视之林。
(四)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凉山州彝族影视发展目前紧缺人才,尤其是影视创作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到目前为止,凉山地区颇有影响力的专业导演,专业演员,专业编剧,专业摄影师等都很少,就出现请一些当地的歌星或其他地方的明星来演以增加收视率的情况。因此,政府及机关单位应当重视民族影视文化,大力支持和帮助培养创作性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专业人才发展影视行业迫在眉睫。
(五)引进高质量设备
拍摄影视作品需要高质量齐全的设备,拍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更是需要,当前凉山州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引进高质量的影视设备是发展影视行业的关键。单个人即使热爱影视创作,也没有能力去买优良的设备来创作影视作品,只能自己花钱购买简单设备进行创作,但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当努力筹备一定的资金引进好的设备,以支持和帮助当地影视的创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发展相对落后有其自身的实际原因。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发现凉山地区拥有着优美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优势条件,凉山州的影视发展潜能巨大,只是缺乏开发与利用。另外当地还有着广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凉山州彝族题材影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凉山州彝族类题材影视发展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影视发展综合条件还不够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待于去开发。依靠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积极发展当地影视行业,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资源,让彝族影视文化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有一天能伫立于中国甚至走向世界,对于发展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郎维伟.中国彝族人类学影视片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第33页-35页.
[2]曲比阿果,子莫伍果.凉山彝族民间文艺与凉山旅游[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第53页-56页.
[3]列来拉杜,曲木伍各.民俗生活的影像记录——谈彝族民俗的影像表现[J].文化旅游.1993年第1期.第56页-57页.
作者简介:吉克子古,男,彝族,四川喜德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文章插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