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蜀南彝族咪苏唢呐在历经几百年历史演进过程中,与彝族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始终保持着古朴、原始、独特的彝族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其所处地理位置独特,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在对蜀南彝族咪苏唢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态保护中,结合民俗、开发旅游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彝族; 咪苏唢呐; 民俗; 文化遗产
咪苏唢呐因地名而闻名于世,起源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自治乡咪苏坝,地处赤水河中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咪苏”在彝语即“香甜”之意。2006年,咪苏唢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咪苏唢呐是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古老的民俗为重要的生存依托,以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水潦及周边地区彝族人民族身份识别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对咪苏唢呐与彝族民俗关系作一梳理,以揭示唢呐文化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或作用,并阐明其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一、咪苏唢呐的起源时间
唢呐这一深受我国各族群众喜爱的乐器,“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呐’即波斯原名Surna的音译。金元时传入中国。”[1]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实际上唢呐在我国流传时间更早。“据我国史书记载,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和西域交往最频繁的两个朝代,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种必然,所以说唢呐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结晶,把唢呐历史来源上溯到公元三世纪是可信的。”[2]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在其所著《伊斯兰音乐》中,也认为“唢呐”是波斯语Sumay(苏尔奈依)的音译,并认为是从中国南方传入中国的。[3]但现代唢呐在中国北方流传却更为广泛,西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从彝族的历史迁移来看,由南向北迁徙路线与日本学者岸边成雄提出的唢呐是“从中国南方传入中国”相吻合。这其间有无必然联系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依然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作为唢呐家族一分支的咪苏唢呐,其起源及流传时间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该地区彝族的来源、形成及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看出它的端倪来。因为人是文化的携带者,民族的迁徙,人口的流动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而且改变着这一地区的文化风貌。
据《叙永县志》载:“秦汉时期,彝族先民主要生活在滇、邛都等地区,以后逐渐扩展到今滇东北、黔西北及川西南地区。东汉末,彝族恒部后裔北部北上,进入赤水河中上游一带,入居叙永地区。清“改土归流”后,境内彝族主要聚居于石坝、水潦、摩尼等地。”[4]又据《西南彝志》和《且兰考》载:叙永彝族约在东汉桓灵帝时,遭到南部族攻击,率彝部九千多人北上,到达今贵州毕节、赤水河一带,征服了当地濮人和羿人。居住下来,修建宗庙,建立部族统治中心,北宋时,势力扩展,明代设永宁宣抚司,世袭其职,建立统治。清初“改土归流”,入居今摩尼、石坝、水潦、威信、镇雄、毕节。
从上面所引用的资料来看,对彝族在西南地区的迁徙线路及咪苏坝一带彝族的来源已十分明了,由此可以推测这一地区彝族的民俗文化的源头。因为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总是与它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
叙永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史称“西南夷”。“秦汉时期,为濮僚民族聚居地。东汉以后,彝族先民逐渐迁徙入境,日益强大。”[5]至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将傅友德征蜀,永宁内附,设永宁宣抚司,置永宁卫。”[6]此后,汉族开始定居以彝族为主体的地区,开创了汉彝民族开发边邑和谐景象。“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永宁宣抚司奢崇明父子起兵反明。至崇祯二年(1629年)败亡,历时9年之久。”[7]事平,以奢氏地编为九里四十八屯,分封“归顺”土目及“有功”部将,“改土归流”从此开始。大量彝族先民为生计,向川、滇、黔结合部的赤水河流域中上游石坝、水潦、摩尼等高海拔地区迁徙。经过三百余年的生息繁衍,形成了拥有相当人口数量、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彝族聚居区。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测:咪苏坝地区彝族主要产生于明末清初,咪苏唢呐的形成年代在明以前,但它的兴起与广泛流传不会早于明代。
二、咪苏唢呐在彝民族生产生活中的表现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南夷”。自古以来,彝族人民就能歌善舞,是一支独具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早在远古时期,因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彝族人尤其信奉天神,认为一切皆为神的意旨,是不可违也不可战胜的,因此,凡是人所不能之事都交由天神来裁决,久而久之,逐渐固化为彝民族传统习俗,即今天依然盛行于彝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祭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朝满月、修房造屋等庆典活动。在原始的祭祀天神活动中,彝民族早期的舞蹈、音乐也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些舞蹈、音乐最终固化下来,成为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渐具彝民族特色。而伴随彝民族早期舞蹈、音乐出现的还有用于伴奏的乐器,如:唢呐、笛箫、鼓、锣、芦笙等等。乐器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活动闹场效果,同时也丰富了舞蹈、音乐表现力。在彝民族传统乐器中,唢呐因其声音高吭、表现力丰富、闹场效果好等特点,更是倍受彝民族人民所喜爱,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水潦及周边地区是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区,咪苏唢呐是该地区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川、滇、黔彝民族百姓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朝满月、修房造屋等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方式需求而产生,反映了彝族古代生活文明。一年四季,无论是春夏秋冬,只要有生产生活庆典、节日以及红白喜事,唢呐演奏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纯朴多姿的民族风情。其主要表现于:
(一)火把节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当属火把节,对彝胞来说,火把节如同汉族春节一样,特别隆重。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凶神斯热阿比,奉天王安天古兹之命,来到彝族民间派粮派款,收租催税,敲榨勒索,彝族人民奋起反抗。大家推选英雄阿提拉巴迎战凶神,经九天九夜作战,终将凶神杀死。天王闻讯大怒,下降“天虫”吃庄稼,妄图把人们饿死。时值彝历“虎丹”时节,正当洋芋结薯,荞麦开花,包谷挂红时候,铺天盖地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见彝民的庄稼就要毁于一旦,此时大家又聚集在山头开会,商量高举火把,烧死“天虫”的对策。于是彝族的男女老少,人人举火把烧“天虫”。火把举了三天三夜,烧死了大部分“天虫”,保护了庄稼,夺取了丰收。少部分“天虫”躲进了庄稼地,为了预防它们再次遗害于民,每年“虎丹”时节,彝族人民就高举火把,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节。因此,火把节在彝族又称星回节、保苗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每当节日期间,咪苏坝的彝胞们衣着民族盛装,相互聚首,开怀畅饮,纵情歌舞。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田坎地头、山峦溪边,宛如一条条火龙,蜿蜒起伏,蔚为壮观。最后人们聚集于一片开阔地,将一支支火把堆成火塔,人们围着火塔载歌载舞,庆典活动由此进入高潮。熊熊火焰映照着一张张欢愉的笑脸,全场完全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海洋,一片欢腾。
彝胞的火把节,也是彝族唢呐匠的大聚会。一大早,周围一带唢呐匠带上自己喜爱的、形制各异的唢呐,在节日欢聚地一展自己非凡的技艺,一直持续至晚上火把节主要活动结束为止。此时唢呐演奏主要表现为大家共娱共乐,以此为一年一度的节日渲染氛围。可以是大家合奏一个曲谱,也可以各奏各的曲谱。随着时代的发展,咪苏唢呐在演奏内容上也有所发展,除了演奏传统的耍耍调之外,往往还演奏一些时下流行音乐,以其高吭优美的乐音将节日气氛哄托得格外热闹。
(二)彝族年
彝族年是彝族先民根据彝族“十月历”推算出的年节,一年为十个月,每月为36天,360天以外的5天为过年的节日。关于彝族年的起源没有史料记载,只有各种神奇的传说。在诸多的民间传说中,传说最广的是:在远古的时候,有个叫俄布科散的人,他很尊重、孝敬老人,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闷闷不乐,很难看到笑脸,也很难听见好的言语。俄布科散为了解除母亲的不乐,集中寨子里的青壮男女们唱歌、逗趣、摔跤、赛马、打猎、捕鱼、射击、披鸡毛、装衣跳舞、爬杆、打磨儿秋,想用各种娱乐活动来使母亲的心情愉快起来。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俄布科散的母亲仍然愁眉苦脸,难见欢颜。俄布科散朝思暮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过年。秋收完毕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杀猪,开始过年,用烟、酒、肉食敬奉祖灵,村寨里的男子们串门、唱欢歌辞,亲友间相互拜年,家人们团聚于锅庄旁,尽情吃喝,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见到母亲的笑容,俄布科散高兴万分。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此后每年秋收完毕后,就举行一次过年活动,表达辞旧迎新的欢乐,儿孙们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彝族年就这样流传和发展至今。
在彝族年这5天之中,“十月初一”为主要节日。这天,人们除了杀年猪、打粑粑、互相拜年之外,还要集中到一定的地方举行彝族年的庆祝活动。在彝族年的庆祝活动中,唢呐演奏是不能少的。远近的唢呐师傅们都要前来演奏唢呐以庆贺自己的节日。
(三)结婚
彝族谚语有:“父欠子债,给儿择偶婚配;子欠父债,为双亲送灵”之说。普遍重视婚姻,尽可能提早给孩子订婚,有的甚至指腹为婚,预定婚约,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表优先”的古老传统。虽然解放后移风易俗,婚姻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形式上大体还沿袭着上述传统。
彝族的婚姻,大体上包括定婚和结婚两个过程。定婚是婚姻关系的正式缔结,结婚是婚姻礼仪的具体完成。
当地一旦有人结婚,自家亲戚都会前去庆贺,称之为“挂红”。除了送钱物外,往往还请一对唢呐匠闹场。
在前去的途中,每当经过一个村庄之或街市时,唢呐匠就会吹奏起相应的《过路调》或《过街调》,向街坊们传达某某家有喜事,请大家前去吃喜酒等信息。
至办喜事目的地后开晚餐以前这一时段,唢呐匠会根据情况吹奏不同曲调。如有其他亲戚请的唢呐到了,马上要吹奏《迎接调》,迎接亲戚和同行;在几拔唢呐坐堂吹奏过程中,有时也会开展争斗,就会吹奏《出马腔》,以鄙视艺不如已之匠人;主人开出喜钱后,唢呐匠要吹奏《开饷调》,以答谢主人;当需要总管加酒以润哨时,就会吹奏起《加酒调》。此时如果总管迟迟未前来加酒,唢呐匠就会吹奏《漫骂调》,骂总眼睛瞎,耳朵聋等,反之,就会吹奏《欢迎调》。
晚餐后,开始给新郎官挂红,这是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挂红以舅舅、姑父为主角,其次是表亲兄弟,在彝族习俗中,往往以舅舅、姑父为尊。挂红时,司仪在旁边说四言八句:“一段红儿三尺三,左手牵来右手栓,自从今晚栓过后,代代儿孙中高官。一段红儿三尺长,今晚拿来栓新郎,自从今晚栓过后,荣华富贵万年长”四言八句完了之后,唢呐紧接吹起。所有尊亲轮流进行,这一活动程序才告结束。舅舅、姑父多的,若干对唢呐一同奏响,场面非常热闹,往往要持续至深夜才结束。
第二天,即正婚日,一大早接新娘的队伍就出发了。唢呐一同前行,一路上吹着不同的调,轮换着吹。到了新娘家,就要吹《离娘调》,上花轿,就要吹《上轿调》。回到新郎家,拜堂成亲要吹《拜堂调》。当完成了婚礼所有程序后,唢呐匠们要吹《道谢调》以谢主人家的热情款待。
(四)送梁、挂红
新建房屋,妻兄弟要送梁,其他的亲戚要挂红。无论是送梁,还是挂红,请唢呐匠吹奏是必不可少的,往往通过这种形式将祝福与吉祥传达给主人。若是送梁,唢呐必须从出发时就开始吹奏,一直到达目的地后梁上完、所有的来客都吃完饭,才算完成任务。比较而言,若是挂红,唢呐吹奏就要轻松得多,可以到了修建房屋人家附近才吹。当然,所得报酬也要相应少许多。
(五)剃毛头
毛头即汉族所言胎头。彝族小孩子在出生后,胎头要到3岁、5岁之后再剃,称之为“剃毛头”。剃毛头是彝族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彝族群众十分看重,仪式十分隆重,除了给小孩要由里到外换新之外,唢呐吹奏必不可少。按照彝族娘亲舅大习俗,剃毛头第一刀理所当然由舅舅来完成。舅舅在剃毛头之日前除准备小孩新衣帽外,还要请唢呐来吹奏闹场。在剃毛头时,先由12位至亲拍打小孩头,并说些祝福话语,然后才由舅舅开始理头。剃完头,舅舅就给小孩换新衣。如果有几个舅舅,按大小排序,依次给小孩子穿新衣,同时还要说四言八句祝福语。此外,给小孩子红包必不可少,以祝福小孩将来人生道路通达顺畅。在剃毛头和换新衣整个过程中,唢呐都要不间断地吹奏,使整个过程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六)丧事
丧事包括吊丧、起坟、立墓碑等,在所有丧事活动中,唢呐必不可少,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即便是经济社会极大发展的今天,这一习俗也未得改变,体现彝族群众“轻生重死”传统习俗。这时的唢呐演奏,不是单纯的唢呐乐器,还配有锣、鼓、钗一并使用。
以吊丧为例,当地称之“下祭”。每当有人去世,不管是什么样的亲戚,只要是下祭,一定要请一班唢呐匠吹奏,这是彝族群众几百年来、经祖祖辈辈一直延续形成的惯例。在吊丧的路上,每逢过村过寨时唢呐、锣、鼓、钗都要一齐吹奏,向该处群众传达某某人去世消息,请大家前去吊唁。到了办丧人家附近,唢呐、锣、鼓、钗一定要不间断的吹奏,向主人通报有人前来吊丧。到达主人家,首要之事是吊丧者在死者灵前“过礼”,这时唢呐、锣、鼓、钗吹奏低沉悲伤的曲调,以表达吊丧者对死者的沉痛哀悼。
(七)祝寿
在蜀南彝族祝寿活动中,唢呐吹奏也是十分重要的,往往会为寿庆活动增添不少热闹气氛。在至亲中,除了送钱物外,一般要请一对唢呐一同前去闹场。视至亲多少,唢呐多寡不定。寿庆活动一般包括穿新衣服、磕头拜寿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唢呐匠会一直吹奏《拜寿调》,一直到整个活动结束。
三、研究咪苏唢呐与民俗关系的现实价值
作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咪苏唢呐在咪苏坝一带流传几百年之久,一直是该地区彝族群众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载体和精神家园。然而,在经济社会极大发展之今日,咪苏唢呐正在经受现代文明冲击,面临消亡危险,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其危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是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对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落实,水潦彝族自治乡人均GDP有了很大的改善,彝族群众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电影、电视、歌舞等多种娱乐方式影响了咪苏唢呐的生存环境。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水潦地区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打工日渐增多,受现代城市文明耳濡目染,无形中抑制、影响了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年青人举办婚礼,他们认为咪苏唢呐已不时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某种文化意义上的自卑感,对本民族的咪苏唢呐缺乏热情、激情和信心。
三是表演艺人面临传承的危机。因彝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的改变,红白喜事、修房造屋等大凡小事请咪苏唢呐艺人演出日渐减少,咪苏唢呐艺人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许多原来的唢呐艺人纷纷改行,年轻人学习咪苏唢呐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彝族咪苏唢呐的遗忘。
鉴于蜀南彝族咪苏唢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瓶颈问题,要切实有效地保护蜀南彝族咪苏唢呐这一重要的彝族民族文化遗产,使之在现代社会文明洪流中不至于被淹殁,能合理地生存,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是无法实现的。挖掘、研究咪苏唢呐与彝族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其目的就是要为有效地保护蜀南彝族咪苏唢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政府和学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以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积极作用。蜀南彝族咪苏唢呐所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一是地理位置特别。咪苏唢呐发祥地处川、滇、黔三省交汇地、赤水河流域中上游三岔河谷地带,地势险绝,风光绮丽,素有“鸡鸣三省”之美名。
二是人文资源丰富。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曾取道于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石厢子召开会议,由洛甫出任中央书记,取代博古在中央的领导职权,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使红军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的署光。如今石厢子会议遗址犹在,向世人昭示着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此外,在咪苏坝一带,与彝族共生的还有苗族,一年一度的苗族踩山节也是这一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这一地区旅游的重要人文资源。
由此,当地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在对咪苏唢呐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等进行抢救性发掘、搜集和整理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尤其必要。借助旅游,可使彝胞对民族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推动从业艺人的培养,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咪苏唢呐的保护和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反之,优秀的彝民族文化又有助于地区休闲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形成文旅互动的良性循环态势,从而在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上有力地推进咪苏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 辞书编撰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47.
[2] 梅雪林.唢呐研究二题.中国音乐[J].1994,2:58-59.
[3] [日本]岸边成雄.伊斯兰音乐[M],郎樱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4][5][6][7] 叙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叙永县志[M].方志出版社,1998:8-9,113,8,8,9.
原载:《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泸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08年度资助金项目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张小燕(1976),女,汉族,研究生,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作曲;周志荣(1974),男,汉族,本科,泸州市博物馆助馆。主要研究方向: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