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盘县彝族山歌主要分布在淤泥河、普古乡、四格乡、坪地乡、松河乡、鸡场坪、红果镇等彝族聚居区,山歌源于生产生活,传播于民族民间,是盘县彝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民族民间歌唱艺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彝族山歌就是保护与传承彝族历史文化。
一、淤泥乡概况
淤泥彝族乡位于盘县北部,距县城红果约88公里,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北依普古。全乡国土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万亩。总人口约3万人,居住着汉、彝、白、苗、布依等8个民族。淤泥乡是六盘水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80%,也是盘县彝族最集中的地区。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彝族风情古朴,彝族毕摩文化保存完好,被誉为“盘北彝族歌舞之乡”、“贵州彝族毕摩文化之乡”,淤泥乡麻郎垤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淤泥彝语地名,《盘县彝语地名考释》记载:淤泥为彝语“液宜”音译,系液宜家支部落或液宜氏族名。淤泥为古代彝族德施氏(当地彝语称“液宜叨舍阿朝”)家支部族最早居住过的地方而得名“液宜部”和“液宜濮”。
淤泥乡的得名并非一般人认为的因上游河水冲来大量的泥沙淤积于此,而是因最早居住此地的“液宜”部族而得名,因为“液宜”被误读、误传为“旖旎”,后来被误记为“淤泥”(盘北地区方言没有撮口音,一般将ü读作i)。
二、盘县淤泥河彝族山歌
盘县彝族山歌主要分布在淤泥河、普古乡、四格乡、坪地乡、松河乡、鸡场坪、红果镇等彝族聚居区,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对唱歌时调式、调子也不同,但都融入了草原声韵和山野声韵的“拉山腔”,以吼叫开头或皆为,唱时还要进行真假嗓音结合,多有拖沓、重复之音。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头去了三匹马,后头还有九屯箩。”形象地唱出了彝族山歌的丰富多彩。淤泥河风光旖旎,物产富饶,彝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这里,与山水相伴,怡然自乐。彝族山歌源于生产生活,传播于民族民间,是彝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民族民间歌唱艺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彝族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世代相传,随处可唱,它已成为彝家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之一。
盘县淤泥河彝族山歌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情歌、酒歌、叙事歌。从歌唱形式上来分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也有集体齐唱(一般为简单的二声部或多声部合唱);歌唱的时间、场合也比较自由、灵活,甚至歌词的语言,不少也是半汉半彝以至纯汉语的;歌词结构与汉族山歌的七言四句相同,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歌曲的韵律有韵有角,曲调婉转,被当地人称为“拉山腔”,它歌词结构和韵律特点是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结果。彝族山歌分成男女声调,山歌中有很多演唱技巧,比如喉、头腔共振、真假声混和等演唱技巧,大嗓声音洪亮,气势不凡;小嗓时声音尖细,柔美动听,真假嗓配合得很好,老一辈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将这种巧妙的技巧保存得相当完好,具有特色。
盘县彝族山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情歌:彝族青年男女以歌为媒,以歌恋爱,以歌谈情。在恋爱时,大都利用山歌来传情达意,这种歌调会在彝乡特定的“歌场”里出现。在彝乡“歌场”,既是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地方,又是彝家人显露歌喉,尽显聪明才智的文化娱乐场所。在歌场上谈情说爱,如果是同姓人和辈份不等的青年男女是不能会面的,只能去其他村寨,选择适合自己去的地方玩耍、唱歌。在大型的集体性对歌娱乐场所,类似情况的双方青年男女也必须把自己隐藏在同伴之中,千万不能抛头露面。在姑娘们阵阵悠扬的木叶声和山歌声的吸引下,远道而来的小伙子们便会寻着歌声赶来,渐渐地围在火旁,一番问候和交谈,嬉戏之后,姑娘小伙们便唱起来,歌词一般通俗易懂,感情直率真切,表现出彝族同胞火一样的性格和直白的情感表达。例如:《有心连情不怕穷》
男唱:苦楝根来苦楝根,苦楝开花细纷纷。哥是苦花结苦果,妹不怕苦就来跟。
女唱:哥讲哥苦妹苦种,哥说哥穷妹更穷。哥穷还有洋芋饭,妹吞野菜喝北风。
男唱:哥贫穷来哥贫穷,三更人睡哥做工。牛在牛圈出大气,牛马为哥叹家穷。
女唱:哥贫穷来妹贫穷,哥讲穷来妹更穷。哥穷还有茅草住,妹穷住在苦瓜棚。
女唱:生不离来死不离,生死我俩共堆泥。一块石头丢下去,石头浮面才分离。
合唱:生不丢来死不丢,生死我俩共一丘。一块石头丢下去,石头浮面我才丢。
酒歌:或者称为“酒令”。水酒是彝家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彝家人待客用酒。淤泥河有最具民族特色的“水拌酒”,当地人称:一碗淡,二碗甜,三碗过后脚打偏,不会吟诗也成仙。尤其是在婚宴上,唱敬酒歌,酒席间相互敬酒,这种独特的酒文化使彝乡流传下来了很多的酒歌。
《淤泥敬酒歌》:亲戚朋友在一起,喝杯酒来助兴嘞,民族民族大团结,饮一杯酒快乐嘞,请你喝一杯、喝一杯,喝了酒快乐嘞,请你喝一碗、喝一碗,喝了就富有嘞。直啊多啊!
好客的彝家人们一边歌舞一边敬酒助兴,体现了彝乡人在接待客人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借此来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之情。在酒歌中,邀请客人喝酒的歌调,有好几种曲调和唱词。这些曲调和歌词都属于固定形式的一类。在调式上多与徵调式为主,曲式多为一部型,节奏轻快,紧凑,旋律欢快,歌词中常有衬词的出现。
劳动歌:在生产劳动生活时所唱的曲调就是劳动歌。这类山歌通俗易懂,流传广泛,结构分为四句、长连、盘歌三类。唱者即兴而唱,把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环境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例如《栽秧歌》、《撒麻歌》、《犁地歌》等。
《栽秧歌》:
大田栽秧窝队窝,今日郎妹来对歌,
站在田中开口唱,情也合来意也合。
叙事歌:也称叙事歌。以说唱的形式来介绍地方风情、故事,记述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是一种诗化了的口语,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也表现出其较高的概括力和艺术魅力。如《戈阿娄》、《彝族古歌》,还有宣传国家政策的叙事歌,例如《计划生育好》等。
在盘县北部的彝族地区,走在乡间,随处都可以听到彝族人的歌声,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会唱上几首,不是彝族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同胞们,同样能说彝话,唱山歌。
三、淤泥河彝族山歌的传承与保护
盘县是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县,人口近120万,一直以来是贵州经济较发展较快的地方之一,也是劳务输出大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大多数青年人外出务工,许多盘县彝族山歌的歌唱技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随着社会的开放,现在彝族年青人的价值取向在发生转变,追求的是时尚娱乐的流行音乐,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热情正在淡化,不愿意去学习民间山歌。为了加大盘县彝族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相关部门的地方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传承工作。
开展彝族山歌“非遗”申报工作。2005年盘县彝族山歌入选第一批县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同年申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相关部门和学者对盘县淤泥乡彝族山歌进行整理、挖掘,完成普查工作。2009年盘县彝族山歌申报贵州省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彝族民歌》(《彝族山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挖掘彝族山歌,借助媒体和相关活动进行展示。为了加强《彝族山歌》的保护和传承,盘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多次组织《彝族山歌》歌师参加地方各种文艺演出。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利用地方新闻媒体和广播电视平台展示,2012年利用盘县“盘州春韵”品牌活动开展了“民俗逛新城 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扩大了《彝族山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盘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县文化馆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下,2011年组织人员打造《彝族山歌》,以曲目《山歌出在淤泥河》(合唱版)参加多彩贵州歌唱比赛获省级银瀑奖。每年利用“文化遗产日”、“凉都消夏文化节”、“多彩贵州”等活动为契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电视台对《彝族山歌》进行播放,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展彝族山歌进校园活动。2011年,盘县有关部门组织并安排了《彝族山歌》歌师对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校外传承,同时聘请歌师在淤泥二小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试点活动。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盘县对《彝族山歌》展开校内传承和校外传承实践。校外传承主要是以歌师杜粉会为代表,利用空闲时间对有兴趣的人讲解山歌唱法,传授演唱技能。在校内,主要是以会说彝语的教师为代表,他们以第三课堂的形式教授小学生教唱山歌。
加大对彝族山歌的研究工作。加大民俗、非遗、民族等专业技术人才,助推盘县非遗保护工作。2012年联合贵州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彝族山歌》采录、记音(谱)翻译工作。与此同时,盘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委托云南采光影视公司对《彝族山歌》进行视频档案拍摄录制工作,并于今年3月出版。
四、结语
盘县彝族山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在盘县彝族地区,尤其是盘县的淤泥河乡,山歌是人人歌唱,人人会唱,人人都是编歌者,人人都是传承者和受传者。每一首彝族经典性的山歌,也都是集体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盘县彝族山歌的演唱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彝族人的生产和生活,我们通过盘县彝族山歌不但可以了解彝族人的文化历史、信仰、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还可以看到它的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以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可以说盘县的彝族山歌是一部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在相关部门、民间艺人、地方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彝族山歌将会永远唱响在盘北大地。
参考文献:
[1]盘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盘县彝学会编:《盘县彝语地名考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鲁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淤泥河彝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陶波,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滇黔边区地方文化。
本文原载于《赫章彝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