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人生产生活中消失了与正在消失的东西
作者
杨阿洛
2015-10-19
原出处:《凉山彝学》2015年1期
(上接《凉山彝学》2010年第2期120页)
擀 毡
在彝区没有铺笼被盖以前,披毡是彝人须臾离不开的御寒物,同时也是服饰之一,彝人出门在外要披披毡,(有时为了御寒还在披毡外套上瓦拉),如果谁外出甩空手什么都不披,将被认为是不拘小节甚至是轻浮浪荡之人,使自己都觉得手脚无措很不自在。
擀披毡要选7-8月割过荞子后剪的秋羊毛,或者11-12月过彝族年时剪的冬羊毛,相比之下冬羊毛比较粗,擀出的披毡爱掉毛,而且戳人;秋羊毛粗细适中,擀出的披毡品质比较好,而品质最好的披毡是用羊羔毛擀制的,其柔其细可与机纺毛呢相媲美;播荞时节剪的春羊毛太细太软,用竹弓弹时羊毛总是缠绕在竹弦上,而且因为过冬后羊掉膘皮屑太多,用弓无法将其弹泡松,只好用手扯松。铺毛的时候也不容易铺匀而出现厚薄不匀的情况,拿擀毡匠的行话说就是“qip njie”了。所以春羊毛一般都用以纺线织毛布作瓦拉或作毛裙或作褂子。
擀披毡一般都选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进行。披毡分单层和双层,单层一般为3斤左右,双层一般都在6斤左右。一般都将擀毡匠请到家中用好酒好肉招待,然后视交情付与相应的报酬。因为都给擀毡匠好吃好喝,人们戏称连擀毡匠弹羊毛时弓弦发出的声音都是“zza nyi zza nyi tap (美食美食弹),zza nyi zza nyi tap(美食美食弹)……”
擀毡匠一般都自带工具上门服务,比如竹弓、竹帘、青篾席、上窄下宽的夹板。擀毡匠左手持竹弓,右手的拇指食指用力扯动竹弦将羊毛弹泡松,将弹泡松了的羊毛根据所需长宽(加水搓揉后有一定的缩水)均均匀匀地平铺在竹帘上,用温水喷湿后(以前用嘴喷,现在用浇花的壶喷洒)将羊毛与竹帘一同裹卷起来反复搓揉。因为竹帘太宽,一个人搓不动,这时需要帮手和他一齐搓动。待羊毛被搓揉成毡片后撤去竹帘,移到青篾席上将毡片裹卷在一根拇指粗的竹棍上反反复复地搓,一边搓一边将毡片抻成上窄下宽的雏形。然后用一根尾部穿了线绳的竹签穿出领口,线绳要和披毡同一个颜色。然后折出上窄下宽约6-7厘米的褶子,领口处褶与褶之间折出一个小褶,小褶凸出的一面为外。披毡一般为25双褶,26-27双褶就算比较宽的披毡了。披毡长约1米,折好褶后在领下约1尺处用夹板夹好,用青篾条固定后靠在墙根风干,待染。擀一床双层披毡大概用四个工。
如果是擀单层披毡就不用折褶子,只消用线绳穿领后风干就可披。擀得最好的披毡只有鸡蛋壳一般薄而且厚薄均匀,能擀出这样的极品披毡是擀毡匠的骄傲,能披上这样的极品披毡的人也感到挺体面的。给死人盖的披毡一定得是用秋羊毛擀的,颜色可用纯白的,也可用纯黑色的或土靛染的蓝色,黑色披毡为一般档次,纯白或土靛染的蓝色的较好,在给死人盖披毡时切记翻里为外,意思是人世与冥府是截然相反的。
擀毡袜
过去的凉山彝族地方很少有人穿得起鞋袜,平时出门在外至多穿双草鞋,冬天大雪封山时需要外出的男人穿麻鞋,麻鞋里边套双齐膝的毡袜。因为冬天大雪封山时也得把牛羊放出去啃青树叶竹叶,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备有一付甚至几付麻鞋及毡袜。
擀毡袜的工艺比擀披毡复杂,先根据尺寸大小用松毛扎个齐膝的上粗下细的腿脚模子,将羊毛弹泡松后在竹帘上按相应尺寸铺均匀,喷水后卷起竹帘轻轻搓一搓,然后将毡片裹在松毛扎的脚模子上将接口处的厚薄扯均匀,然后一边搓一边将覆盖脚背脚趾的部分抻成形,抻成膝头处稍凸,腿弯处稍凹,上宽下窄的毡袜。毡袜大多擀成没底的,只有极少部分技艺相当精湛的擀毡匠能擀出带袜底的毡袜。所以穿麻鞋套毡袜时,还得另用一些毡片把脚板裹上捆严实后再套麻鞋。毡袜用绳索绑牢实,有些甚至在毡袜外打上绑腿。
穿上麻鞋套毡袜,不论走多深的雪脚都很暖和,是大雪天不得不出牧的牧人最好的装备。但要脱下濡湿后紧缩的毡袜,自己是很难褪脱的,除非靠他人扯住袜尖袜跟用力扯下。
纺 织
纺毛线前必须将羊毛弄蓬松,为此有人用小竹弓弹松,有人用手扯松。然后用竹轴木轮的小纺锤把羊毛朝内捻成细线,将两根朝内捻的线合并成一股绕成团后用铁轴木轮的大纺锤朝外合拧成较粗的线。合线时借助两片木板,大片的木板长约2尺、宽约2寸、厚约2厘米;小片木板长约6寸、宽约2寸、厚约1厘米。将大木板压在右侧屁股下,小木板棱握在右手,将线搭在左手虎口上,用食指拇指一面匀线一面放线,右手将铁轴纺锤尾端放在下面那块大木板上后,用小木板锋口处使劲搓动铁轴纺锤尾端,使其转动将两股线朝外合成一股时,右手食指拇指放纺锤钩处一面护住线一面朝外拉,拉到一臂长时将线绕在纺锤上端,待纺锤上的线重得转不动时,把线绕成线团。搓线用的大小两块木板要用木质粗疏搓动时有一定摩擦力的,比如用废弃的杉木瓦板,有时还将草木灰撒在大木板上面,用以增加摩擦力。因为大纺锤急速转动时,发出“呜——”的声音,大人就逗小孩说那声音是“vup—lat mop miep zyt go rryp li”,意思是要缠老虎的胡须。在一旁捣乱的孩子听说这纺锤连老虎都不怕,自然就不敢再搅扰大人了。
合完线绕成线团后,为了架经线时线不打结将线团放在甑子中蒸,或在锅底垫上厚厚一层荞糠荞壳后将线团放在荞糠荞壳上掺水蒸,蒸透后放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择吉日钉桩架经线。经线根据织物所需长度,因为织的时候长度要缩一些,所以尺寸得抛着算。
织瓦拉时经线一般要架8庹长,有的地方还要把瓦拉穗子也算上,有些地方单另结穗子。毛裙裙脚分上下两截,上截宽约4寸,下截宽约6寸,下截一般织7庹左右,上截织6庹左右,这样下截多折些褶子,缝缀起来比较美观。
上下两截裙脚均织成平布,因为平布稍薄些好折褶子,裙身一般织成斜纹,(未换童裙前小女孩的裙身均织成平布且染成红色),瓦拉有织成平布的,也有织成斜纹的,还有织成蕨叶纹的。因为织平布时只设一道筘,操作简单,一般女人都会织;织斜纹、蕨叶纹要设三道筘,操作程序相对复杂,所以会织的人少些。腰力好臂力好而且会用劲的人,织出的东西紧实得能防水。有些人在纺织瓦拉时只将作纬线的羊毛轻轻拉成条后并不捻紧,这样织出的毛布毛乎乎的喷水搓揉一番就象机织毛呢一样漂亮。
折裙脚褶子
织好毛布后,作裙脚时为了美观,将毛布弄潮后用锥子顺纬线折出一些细细的褶子。因为会折褶子的人很少,所以有这个手艺的人很受欢迎。她们在折褶子前将锅倒扣,刮去锅烟墨,上边搭条干净的麻布口袋,将毛布搭在口袋上,毛布上再搭块弄湿的毛巾,使毛布潮润,锅前放一块光生木板,用左手将毛布捏起褶在锅上用锥子将毛布顺着纬线道挨道折出细细的褶子,褶子越细毛裙越显精致。然后将褶压在脚板与木板间,干后褶子自然就定型了。
毛布分白、黑、蓝色毛布及杂色毛布,白色毛布叫“pa qu”,黑色毛布叫“pax nuo”,蓝色毛布叫“pa vut”,杂色毛布叫“pax so”。有些将就原色缝在裙身就可以穿,比如杂色毛布;有些用色布在裙脚加花边,比如在白色毛布上缝阴丹蓝花边,在蓝色毛布或黑色毛布上缝天蓝色花边。花边一般都为三道,最底下是一道宽约6-7厘米,中间一道宽约1厘米,上边一道宽约3厘米,这些花边中间均隔1厘米左右。缝花边的时候根据毛裙褶子的凸凹下针,不能把线拉得过紧。最宽的一道边怎么也得过四五道线,连最窄的中间一道边也要过两道线。线要同花边布一个颜色。蓝色毛布、黑色毛布加天蓝色花边显得端庄稳重,白色毛布加阴丹蓝花边俏丽妩媚,什么花边都没加的杂色毛布裙简洁、古朴、典雅。各种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其相应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加了阴丹蓝花边、白毛裙上边接一截紫红棉布的是年轻人穿的,加了天蓝色花边的蓝色或黑色毛裙是中年人穿的,老年人穿不加花边的杂色毛裙或穿加一道天蓝宽花边的蓝黑毛裙。
除了用羊毛织布作裙脚,有的人也纺棉花织布作裙脚,并折出褶子,缝上花边。有的用纯白土布或染了天蓝土靛的土布作裙脚时也折出褶子。天蓝色裙脚一般都用黑布作花边。花边缝好后,为了护边也为了美观,一般都用拧成筷子头粗的红毛线沿着裙脚缝一道边。杂色毛裙将杂色羊毛线拧成筷子粗的线绳缝在裙脚用于护边。织有名的大红裙dat hop nzat hni时先染蓝色红色黑色羊毛线,然后再按裙脚的配色布经线织成毛布。
羊毛纺织的裙子很暖和,但因为毛布粗沙,走路远,特别是有风有雨的天走远路时,把小腿蹭起血丝火辣辣地疼,为了缓解疼痛,女人们总是将火麻籽和盐嚼烂后敷在小腿上。那时的很宝贵的毛裙,如今已没人再将它当回事,甚至成了多余的没地方放的废物,有些垫了狗窝,有些搭在围墙头任其烂去。
瓦 拉
瓦拉vap la在汉译时一般多将其译成“擦尔瓦”。说这是音译吧,不巴边;说这是意译吧,也没什么实际意思。所以我觉得不如用原音“瓦拉”更直接更爽快些。
瓦拉的做法各方言区有所不同。依诺方言区的瓦拉多为原色、无绳穗,在门边及底边缝上宽约一尺或黑或深蓝的色布,有的还缝上一两道与宽花边同色的细细的布花边,有的只在纯白的门边底边压几道黑线,显得简洁朴素又大方。
什扎方言区的瓦拉在织布时就预留下搓绳穗的相应长度,将一幅一幅的毛布连缀成片(一领瓦拉一般为十一或十三幅宽约6寸的毛布)后,请会搓瓦拉绳穗的人将绳穗搓好,如果需要染色就先染好色再做花边。什扎方言区的瓦拉在门边底边及领圈缝上5、6寸宽的黑布或深蓝色布,两边用鲜艳的丝线各压两条边,有些还在青布下压鲜艳色布,在隔青布约一厘米宽的地方缝两三道素色(如月白色、藕灰色)波纹,在黑布上绣五颜六色的放射着光芒的太阳图案。有些直接就披纯白色的瓦拉。在盛大的聚会场合能披一领纯白的、用羊羔毛纺织而且纬线没捻紧,织出毛布后经过搓揉的毛乎乎的蕨叶纹瓦拉是一种体面。
所地方言区的瓦拉绳穗是单另缀结的,结绳穗前将瓦拉底边向里折叠五厘米左右,在折叠处的内里加一根线绳用于缀结瓦拉绳穗,以防底边被绳穗缀出缺口。搓好绳穗后染色,然后在门边底边及领圈做花边。通常将两条对比强烈的色布压在黑布下,黑布上用鲜色丝线压住。
领圈的穿结,如果是黑色或蓝色瓦拉,用黑布、深蓝布做领圈,用结实的红头绳穿上后再将两头结成一束缨穗。如果是纯白的瓦拉,那么编两根约两厘米宽的纯白羊毛带子,将领缝在两根带子中。
因为什扎方言区瓦拉的绳穗是将就织毛布时预留的经线搓就的,所以相对来说稀疏些也细些;所地方言区的瓦拉绳穗是单另缀结的,所以相对来说要密实一些。
瓦拉绳穗用三股线搓成。先搓好一股在紧挨瓦拉底边的地方绕上三道箍扎紧,再将线分成三股。用长约一尺直径约1.5厘米,一头花开便于夹住线绳的箭竹棍将每股线搓紧后压在脚下,或夹在大趾拇二趾拇间,待三根绳都搓好后,再一块夹在竹棍中向相反方向搓紧,然后用其中一股绳的末端绕三道箍扎紧,就算搓完一根。为了不使两幅毛布间留下明显缺口,在搓线绳时尽可能将两幅毛布两边的线合拢搓做一根。搓线时之所以采用箭竹杆,是因为竹杆圆滚好搓动,而且省力。
瓦拉男女老少都可披,即可御寒又可当雨衣,凉山彝人定亲结婚时有向宾客泼水的习俗,但只要披有瓦拉小伙子们就不怕夹道欢迎的水劈头盖脸的浇泼。但彝人死后只给逝者垫、盖披毡,而从来不兴垫、盖瓦拉。
染毛布
彝族染披毡、瓦拉、毛布的染料都取自天然,比如染黑颜色用的是马桑树皮或核桃树皮加一种面上漂着七彩油花的黑泥巴。这种油泥只个别地方有;染红颜色时挖茜草根(最好是长有一层黑皮的老根)加上金樱果;染蓝颜色用蓼蓝的茎叶;染黄颜色用三颗针(黄连)根。但染黄颜色的时候较少。
用油泥染披毡、瓦拉、毛布最易着色的季节是雨水较少的冬春季节,因为雨水少时油泥浓稠,马桑树皮也蓄满一年的精华,但冬天将染物泡在桶中要结冰,染后的披毡整形夹在板中不易风干不说,反而会被冻坏。所以春季染色最好。用蓼蓝染靛蓝、用茜草根染大红、用黄连根染土黄也都适宜在春季。
由于马桑树皮、核桃树皮果皮,金樱果多起到固色作用,所以这些有机物染的东西不仅颜色发亮而且经久不褪,除此而外因为这些东西多为中药材,所以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
用油泥染东西时,用宽绰的大锅先将马桑树皮或核桃树皮果皮煮烂,然后倒进滤去渣滓的油泥煮开后将要染的东西轻轻放入,用棍子轻轻浸入染汁中,使其均匀着色,为了不使染物贴锅烧焦,将马桑皮或核桃皮垫在锅与染物之间,就这样煮上6-7个小时再熄火让染物在染汁中泡一夜,第二天才用水桶背到河中清洗。有褶子的披毡清洗干净后用夹板将褶子理抻夹好风干。有褶子的毛裙在下染锅煮前将上下截依下截褶稍多于上截褶子的办法缝好后,将上截缝在裙身上。用几道线将褶子固定后,在开水中焯一下再放入染汁中煮染,褶子才不易散开,也才能均匀着色。染好清洗干净风干后再缝花边。花边缝好后,为了护边也为了美观,一般都用拧成筷子粗的红毛线绳沿着裙脚缝一道边。若是杂色毛裙将杂色羊毛线拧成筷子粗的线绳缝在裙脚用于护边。织有名的大红裙dat hop nzat hni时,先将羊毛线染成蓝色红色黑色,然后再按裙脚的配色架经线织成毛布。
麻 鞋
为了纺织麻布缝衣裤、缝口袋;也为了搓绳子、编结麻鞋,还有死人时捆尸架要用麻经,做仪式时女人颈上要戴蓝线接麻经,男人颈上要戴红线接麻经,所以凉山彝人家中都备有被彝人称为mup sot的麻经。也因此每家都要选一小块最肥沃的地,开春赶在布谷到来之前就把麻籽撒下,据说布谷来后再撒麻的话,麻皮很薄;还得赶在绵绵秋雨到来之前割下枲麻晾晒,免得麻被沤着霉烂。
麻鞋是彝人居家必备的,因为彝人不论穷富都养有数量不等的牲畜,即使下雪天都要把牲畜赶上山去啃竹叶树叶,就得备有麻鞋毡袜。
编结麻鞋先搓好带圈套的细麻绳,搓好够编结一双或大或小的麻绳时,便开始编结鞋底板。编结鞋底板时将预先留有圈套的麻绳一端留两寸左右长后,排着一根紧挨着一根全编进鞋底板中,待鞋底板依样编完后用一根较粗的麻绳串起来就成了牢实的鞋帮。
在编结鞋底板时,有的将包谷衣和烂布条加在麻经中编织,这样编出的鞋底不仅厚实,而且防滑。
箍 桶
凉山彝人的桶分背水桶、蓄水桶、扁桶、蓄水桶一般都能装五六个背水桶里装的水;扁桶有大有小,大扁桶用来装披毡瓦拉及衣物,小扁桶用来装燕麦炒面;木盆也有大有小,用来沤酸菜的木盆大,盛汤用的木盆做得小。
做桶多用红杉木,因为红杉质地粗疏好刨好钻,干后轻巧而且耐腐。
做桶时先将红杉木按所需长度宽度厚度划开风干后,修成上宽下窄的木板用刨具将内面刨出浅浅的凹度,里外都刨光生,板与板拼接处刨成里窄外宽,以便将木板全部拼接后成圆弧。木板刨光生后用车钻将相邻的两块壁板相对处钻出眼子,用火上烤过的竹钉作楔子将板壁拼接在一起就成了桶身。然后花出篾青或者花开藤条作桶箍,也有用铁丝箍桶的,五六根篾条或藤条綄成一道箍,越接近桶底的圈越小,越接近桶口的圈越大,一个背水桶起码要箍上四、五道箍,上箍时先在桶中塞紧麻布口袋垫背褂子之类的东西撑住桶,再一道一道地上箍。上箍时将一片厚竹或硬杂木削成凿子状,将较薄的前端对准箍,用斧头背部轻轻敲击后端,使箍紧实。木盆、木甑子及彝族特有的一种叫“ap ho kap yie”的锅盖做法和木桶一样,所不同的是背水桶、蓄水桶、甑子因为壁板长,箍的道数多些,木盆及ap ho kap yie壁板短,箍两道就行了。“ap ho kap yie”在木盆的基础上,盆底外加一道便于提拿的提梁。因为“ap ho kap yie”除了煮东西时作锅盖外,仰放时还可盛食物,所以在盆口外沿将两片相对的壁板做成提手,便于端拿。
据说红杉不仅轻巧,而且耐腐,用红杉箍的木桶蓄水经久不坏,用红杉箍的甑子饭不易馊。甑子的盖子可用锅盖一样的木盖子,也可用草编结的锅盖。
箍扁桶也和箍水桶一样,先箍桶身后安桶底,水桶、扁桶的桶底都用厚约2厘米的杉板,视桶的大小可用整块木板,也可将两片或三片木板拼接,拼接时同样用车钻将两片木板钻出眼子后,用火上烤过的竹子作楔子将木板拼成一块,有些直接将桶底放在底板上用墨在桶底内面画出大小,有些用根篾条量出桶底的直径,然后将直径对折成半径,然后定中心用半径划出圆圈。因为桶的上部比下部宽,所以在锯桶底时要用锋利的细齿锯子,斜着将桶底板锯成上面稍宽下面稍窄一些的,这样上桶底时才能做到缝隙密合不漏水。即使有点缝隙,也可将布条或木屑嵌进缝隙中填实起到防漏的作用。
因为装炒面、装衣物的扁桶桶底为椭圆形,所以只有将桶底部放在底板上从内面划出线后再锯。因为需要在扁桶上面相对较长的两端壁板上凿眼加闩,所以这两片木板必须比其它壁板长些宽些。桶盖的做法和锅盖一样,只是将盖也锯成相应大小的椭圆形,将盖梁凿出眼,便于将其和桶身两边的眼闩在一起,以防猫、狗掀开盖偷吃炒面,或防老鼠咬坏衣物。
草锅盖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草帽当锅盖。其实凉山彝人也有用草编结锅盖的习惯。
我们那地方以前满山满坡盛长一种红茅草yyp ddu shy hni,一入秋长结实了的草杆会通身呈现出粉红,当有风吹过草坡时只见粉红的草浪一浪接一浪地向前涌去,煞是好看。
红茅草主要用来苫盖房子,但因粗细适中质地柔韧有时也用它编结锅盖。编结草锅盖时,先将长得最好的红茅草割下晾半干时连杆带叶搓成拇指粗的草绳,从顶端开始以圆锥形状用篾青将上下两圈草绳密密实实地连缀在一起,而且一圈比一圈宽,连得越紧密越不易透气,也越经用。编的草锅盖直径要比锅的直径稍短些,这样火焰不易烧着锅盖。编好后在顶端加根篾青拧成的提纽,便于提拿。
编得密实的草锅盖不易透气,所以煮东西熟得快,能节省不少燃料。草锅盖不光可作锅盖,也可作甑盖用。
烧火土
以前在土地多人口少的情况下,山地一般都实行轮歇休耕的办法,比如休耕三四年,甚至五六年待地力恢复后,趁秋天草枯时将地皮浅浅地耖起,将长草的一面翻下,待第二年三四月播荞前用锄头将草皮道挨道翻过来使长草的一面朝上,让草皮在春风中干透。然后捡来干马粪干牛粪作引火,将马粪牛粪(通常是一抔)烧燃放在草比较多的草皮上,选草多而且土较轻的草皮衬里,土较厚草较少的放外面,一层一层地垒厚垒高,垒成直径约一米、齐大人腰高的圆丘。在垒草皮圆丘时草必须一律朝里,草皮间要留下一定的缝隙,以便氧气进入助燃。圆丘垒好后一般五六个小时就烧透成火土,要吃晌午时将洋芋壅在火土中只需个把小时洋芋就焐火巴 了,老远就能闻到火土壅洋芋的特殊香味,两三天后火土冷却,这时用锄头将火土均匀地刨向周围,待一片地都刨平后就可撒荞种,撒下荞种后再架上耕牛将地轻轻耖翻,然后就等着荞子长苗开花结果收获。虽然整个生长过程用不着特别的田间管理,但因为肥力充足,只要风调雨顺荞子收成一般都很好。一般头年撒过荞子后,第二年种洋芋,第三年撒燕麦,然后又休耕三四年,但也有些撒过燕麦再种一季洋芋,也有轮作四五年再休耕的,这要看这家人土地的多少。
如今因为人口增多,加上退耕还林,可耕可种的地太少,也就不再有深秋浓雾中架着耕牛耖草皮的耕者吆喝声,布谷声里再也闻不到随着春风弥漫的火土壅洋芋的香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