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彝族传统艺术文化概览
作者 ​布吉莫 2021-11-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每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文化艺术传统。长久以来,彝族人民在大中华这片热土上生产、生活,其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成就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灵魂。使勤劳的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也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文明。如今彝族拥有着文字、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影视等种类齐全的艺术文化。这些五彩缤纷的艺术从各个方面的表现形态深入到包括审美价值判断、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等在内的文化内涵层面。以其独特的存在丰富着中国文化艺术大观园。
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摄影:曲木子撒)

一、古老的彝族文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模式的结构,也是文化诸层面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彝族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还拥有独立完整的文字系统。中国古彝文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具有同源性,发展源流均表现出“图画—符号—文字”的过程,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代表着世界古文字一个重要起源。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字,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等,彝族自称彝文为 “诺苏补码(彝族文字)”,“补码”有文字之义,还有图案、图像之义。说明彝文起源于象形符号,在初创阶段是象形表意文字。在彝文体系中,至今包括少数象形,所以也有一些学者持“象形”文字之说。但它的起源发展经过了图画记事、象形文字、会意文字的初级阶段,已跨入了表音文字的高级发展阶段,目前使用的彝族文字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先进的音节文字。故大部分学者认为彝文是一种音节表意文字,每个字均有一定的形、音、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产生的历史久远,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产生年代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以前,是与甲骨文同源异流的古老文字。殷商以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文字体系,秦汉、魏晋时期已广泛使用,但有关彝文产生的具体年代及创始人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无权威定论。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位于禄劝县法宜村边高达数丈的峭壁上的镌字摩崖(凤诏碑),其间的彝文石刻为国内最早的彝文碑记之一,相传为彝族凤阿雏、凤来玉二人所刻。这方摩崖宽2米,高0.82米,直书横排,共33行563字,四周刻葵叶双线边框。摩崖主要记述罗婺部(凤氏)14代世袭土知府350余年的谱系。记载了凤氏称雄,多次奉朝廷之命征战,受朝廷嘉奖的事件;也有祖佑裔昌,祭祖盛典的盛况。碑文以五字句为主,间有三字、四字、七字句。遣词精妙,造句精炼,是未经后人修增的最珍贵史料,也属摩崖的最珍贵文化,聊读并观其摩崖文化遗产,文采彪彪,金石韵味盎然,气格悠然高古。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名家评说,碑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等手法记述史实,有较强的可读性。此彝文摩崖与贵州大方县《千岁衢碑》和《大渡河修桥彝汉文双碑》同为我国最古老的彝文碑记,成为研究民族历史发展的珍稀金石文献。禄劝镌字崖是研究彝族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表明,早在明代以前,彝族文字已发展成为相当完备的一个文字系统。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多数是独体字,有少数合体字,没有表示义类的偏旁部首,笔划少则一笔,多则十几笔,一般三、五笔。基本笔划有竖、横、左斜、右斜、点、圆、半圆、竖折、横折等。书写行款四川彝文为横列左行,现也有横列右行的;云贵彝文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采用象形、会意、转位、增点、同音假借、借用汉字等方法。1980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实施《彝文规范方案》,确定常用的彝族文字为819个,加上表示次高调音节的文字,从8000余个老彝文字中总结规范出来了1165个常用的彝文字。没有收入《彝文规范方案》的彝文字现在还大量留存于毕摩浩繁的典籍里,成为古老的彝族文字,为我们研究彝族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珍贵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如今规范彝文的批准使用,在彝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重要里程碑。它翻开了彝语文发展的新篇章,它是彝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标志,是彝族人民进步的象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戏剧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以一系列完整的动作,展示社会事件、表现人生体验以娱乐观众。彝族戏剧是彝族民间歌舞说唱并伴有动作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采用彝语、彝调,歌、舞、白相结合,内容多以反映当地彝人生活为主,是广大彝族人民业余创作和表演的独幕剧。它的音乐源自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表演动作采用“打歌”等民间歌舞的舞步和身段,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和 “跳虎节”是彝族古老的传统戏剧,是现代彝族戏剧的雏形,为彝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做为彝族早期戏剧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戏剧艺术研究价值。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傩戏“撮泰吉”——傩戏“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彝村。按彝语音译,“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吉”意为舞,因而翻译为“变人舞”,或者有人干脆将它叫做“彝族傩舞”,即人类变化的戏。从表演的内容上看,它是彝族原始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猴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和复述,是后人模仿古人类转变过程的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一般是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扫火星”的民俗活动中表演,旨在驱灾除邪,迎祥纳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五谷丰登。全戏包括祭祀、耕作、喜庆、扫寨。“撮泰吉”出场人物共6人:惹戛阿布、阿布摩、阿达姆、麻洪摩、嘿布和阿安。其中,除山林老人惹戛阿布不戴面具外,其他5人均戴面具。面具用杜鹃、青杠等杂木作料,先将圆木锯下,对剖为二,取其一半,用刀斧粗略加工,挖空背面,将正面的眼口鼻凿通即可,然后用颜料涂成黑色,再用白色颜料画上波浪纹饰,以示各角色的特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其面具浸透了一种原始的积淀;前额突起,鼻子直长,高鼻梁;眼睛外角上扬,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没有眼珠和牙齿,只在相应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没有眼珠的空洞,似乎能穿透千年的岁月,人与神、生与死都变得模糊。单纯、稚拙、懑憨、怪诞是“撮泰吉”面具的整体风格。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彝族古戏,很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默默地在贵州西部的深山野林中自生自长,是彝族人民表达喜怒哀乐以及寓教于乐的独特表达方式,不论从它反映的内涵,还是其表演的形式,都属于彝族的独创作品,是 “彝族戏剧的活化石”,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外学者前往考察和研究。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腾傩舞“跳虎节”——虎是彝族部落社会时期“罗罗”部落的图腾。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载:“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虎。”清代乾隆年间的《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这种奇风异俗在云南楚雄双柏县小麦地冲村,至今还以活的形态较完整地保留着。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跳虎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日落时开始,正月十五在日出前结束。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首先由毕摩为全村成年男子逐一卜卦,卜得上卦的前8人当场化装。过去是裸身用锅烟、红土、白泥画满全身,如今仅以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下方的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脸和手脚画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绘“王”字,颈系铜铃。至此,人已成虎,开始跳舞,人们也参与其中,直到正月十五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时才方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说“搓泰吉”和 “跳虎节”是彝族古老的传统戏剧,它们都有着对先祖图腾崇拜的祭祀娱神**在里边。那么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彝族戏剧也有了空前的发展,艺术审美表现和审美心理、 幽默、诙谐,善意的嘲讽的表演方式,加上彝族“左脚舞”、 “打跳”等歌舞形式的融合,创作出了不少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建立后,一批革命歌曲和文艺节目传入彝族地区,一些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受其影响,运用本民族中流行的民歌小调和“跳歌” 形式编演文艺节目。1957年,大姚县昙华乡麻杆房俱乐部民办教师杨森采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动作与神态,以《梅葛调》 、《过山调》 、《放羊调》为唱腔,结合彝族民间歌舞,模仿汉族花灯形式编演了《谁是医生》 、《牧羊在林中》 、《狼来了》 、《半夜羊叫》等剧目。1958年,大姚县昙华乡业余彝剧团参加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时演出了《半夜羊叫》,受到赞扬与肯定,并正式定名为彝剧。大姚县昙华乡也就成为彝剧的发源地。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八十年代,以《闹店》为代表的小彝剧,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戏剧 “银奖”,使彝剧在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九十年代以小彝剧 《双扣门》、《独赫喏》、《掌火人》为代表,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在彝族地区受到群众的欢迎;2000年后,以 《慕勒祭爹》、《真假乡长》为代表的小彝剧,前者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小戏剧 目一等奖,后者获得 “全国小品小戏群星奖”金奖。大型彝剧《铜鼓祭》、《眯依鲁》、《臧金贵》、《疯娘》在全省新剧节目展演的舞台上获得了成功,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剧目,不仅把彝剧推向了全省、全国的舞台,而且还填补了彝剧在全国奖项中的空白,在彝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质朴的音乐

和建筑、绘画、雕塑这些以实体形式存在的艺术不同,音乐是一种主观的艺术。彝族是个感性的民族,其音乐,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民歌,所擅长和关注的,是对心灵、感受、情感的挖掘与抒发。彝族音乐表达着彝族作为一个古老而质朴的民族,其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忧愁、痛苦,乃至敬畏、崇拜和爱……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多彩的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浩瀚而瑰丽,它源于生产劳作、传播于民间,是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等于一体的民间歌曲。最初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词藻朴实。耐人寻味,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泛。曲调丰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婉转动听的轻柔曲目,又有质朴简练的说辞唱腔。著名诗人何其芳曾这样称赞彝族民歌:“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辽远的寂寥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音乐。”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按语言语音分类总体上可分为六大方言的民歌,但习惯上,大家喜闻乐见的是按歌曲属性的分类方式,将彝族民歌分为山歌、风俗歌、叙事歌、情歌、儿歌、酒歌六类。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山歌——泛指在山野户外歌唱的歌曲。凉山彝族对放开歌喉高亢歌唱,特别是用“小嗓”假声的高腔唱法称“丫”。高腔山歌歌头悠长,从真声起音,突然跳至高音,用假声歌唱,歌尾突然不跳用本嗓声拖腔作结,节奏自由,旋律跳进频繁,多棱多角,粗犷奔放,不饰雕琢,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据专家称“所地山歌”其唱腔唱法国内绝无仅有。国外只有欧洲阿尔卑斯山歌相类似。山歌的内容丰富,曲调也因地区而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劳动山歌如甘洛田坝的“勒莫合”(耕地歌);流传很广的“沙足合”(苦情歌);感于季节变化,思念亲人和抒发心里悲伤等方面的“海觉母合”(即抒情歌)。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风俗歌——指彝族人在各种节日、风俗活动或婚丧嫁娶、喜庆节日、祭祀典礼等活动中所唱的歌。这类歌一般都有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固定的传统和表演程式。主要包括:婚嫁歌,如姑娘新婚出嫁前唱的“里惹尔”(出嫁歌),代表性的歌曲有《惹打》(拉住)、《阿莫尼惹》(妈妈的女儿)等;对歌,婚礼中送亲与迎亲双方派出的歌手之间对歌时唱的歌曲“卓合”,如《围兹围解》(迎宾)、《阿斯妞妞》(我们小囡女)等;丧事歌,老年人死后在丧葬活动中哭唱与追悼死者的歌,《恶》(哭)、《阿古尔》(吊唁歌)等。除这些以外还有火把节唱的“都火”,过年唱的“库史呀莫合”,喜庆场合唱的“伙格苏”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叙事歌——以历史、人物、故事为内容,内容或长或短,场合不限。如《阿苏巴底》、《打哦打木嘎》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情歌——凉山彝族因为属于姑舅表关系的未婚的“俄勒”(表兄)和“阿惹”(表妹)有着合法而当然的姻亲关系,也就意味着情人关系,所以情人间相互思念的情感也就贯穿着“阿惹妞”的歌腔。“阿惹妞”也就成为广义的情歌的特别称谓。这类男恩女爱的情歌不能在公开场合更不能在长辈或非表兄妹关系的人面前唱,而多在男性青年中唱。这类歌曲有《阿惹妞》、《阿依佳佳》、《阿依几几》、《要走的阿老表》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儿歌——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由于彝族儿童长期置身于能歌善舞的人们中间,在这种环境、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产生了不少美妙的儿童歌曲。一般一歌一名,如《阿呷放猪》、《阿依阿斯》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酒歌——彝族礼节中有待客先用酒的传统,在日常的迎宾、送客、定亲、征战、节庆等活动中都会高举酒碗,尽情畅饮。彝族的祝酒歌与酒文化相生相伴,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苏木地伟》、《阿老表》、《云岭歌声》、《米酒喝个够——留客调》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丰富的彝族乐器

彝族乐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吹奏乐器、拉奏乐器、弹奏乐器三种。吹奏乐器有竹笛、巴乌、彝笛、草杆、马布、铜角、葫芦笙等。拉奏乐器有彝族三胡和牛角胡琴,弹奏乐器有月琴、口弦、三弦,击奏乐器有铜铃、八角鼓、烟盒、羊皮鼓、锣、钹等。在众多的彝族乐器中,月琴、口弦、马布、三弦流传最为广泛。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月琴虽不是彝族特有的乐器,但深受彝家喜爱,早在宋代《乐书》中就有记载,是彝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在彝语中称“巴布”、“班匹”或“和巴”。彝族月琴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琴。月琴有二弦、三弦及四弦三种,基本形状为长颈圆腹。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口弦是彝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古老的乐器;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有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口弦是语义性音乐,它善于摹拟语言,特别是彝语的音乐性与口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彝族人民说“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布——马布是一种吹奏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四川大凉山一带。马布的管身用竹制成,长20厘米,直径1厘米,有5至8个圆形按孔。马布的音色独特而别致,它有些像唢呐,但比唢呐柔和,又有些像双簧竹,但比双赞管泼辣响亮,彝族群众形容马布的声音为“扑止”,就是蝉儿鸣秋的声音。 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弦——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思茅、保山等地区。大三弦于20世纪40年代流行,音量宏大,音色浑厚,常用于歌舞及彝剧伴奏。彝族三弦构造独特,与汉族三弦风格迥异。琴鼓呈筒形,用圆木挖空制作,单面蒙以羊皮,和低胡相似。琴头造型古朴、典雅,琴弦使用丝弦或肠衣弦。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新一代的彝族音乐

彝族具有富于特色的口头流传的经典音乐和形式多样的民族乐器,加之其文化传统历史悠久,为新一代彝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九十年代初,在凉山彝族推出了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山鹰组合”。他们凭借第一盒国语专辑《走出大凉山》一举成名。他们的作品创造性地继乘了彝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其特征是悠扬之中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野性,张扬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情感张力。可以说,以“山鹰组合”为代表的当代彝族原创音乐在九十年代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民族文化。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一代的彝族音乐,在创作尺度上多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规范与诗风传统,以其单纯而又柔韧的民族诗歌精神映射彝人与自然、与人生、与文化“对话”的生活基调,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中深藏的文化底蕴与流溢芬芳的民族诗化情调。浓郁的民族特色与鲜明的支系地域特色一旦结合,也就形成了彝族新声词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流派,这些彝族新生代的词曲创作,得到了文艺界的充分肯定。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鹰组合”的原作词曲,围绕着“鹰”这一核心描绘出的是山地那辽阔深邃的风光,以及在高地上生存和繁衍的彝人情感与美好愿望,风格粗犷豪放。云南彝族创作歌手倮倮以其《水缸里的月亮》摹绘出了西南边陲特有的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与当地少数民族淳厚的民风民情及古朴的生活画面,则构成了清丽隽美的语言风格与瑰丽的水墨色调。“山鹰组合”的原创歌曲制作中,在不同程度上成功地转接了彝族民间器乐如月琴、口弦、葫芦笙、巴乌、竖笛等的传统音乐素材,丰富了现代电子音乐合成的表现力,强化了MIDI音乐的配器层次与旋律色调。从彝族原创音乐来看,歌词的内涵日益丰腴,曲调的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同时彝族年轻的音乐人在那种农业社会时代的宁静心态渐渐转变为对工业科技社会的繁杂、质疑与思考。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地域特色的舞蹈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历史传统悠久。《华阳国志》和汉代史籍中记载的《巴渝舞》,《新唐书.南蛮列传》中的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显示了包含彝族人民在内的西南兄弟民族人民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智慧。歌舞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彝族的民间歌舞,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区都有明显的传统风格,但各省区又有所不同,大致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云南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作舞——也称“罗索”,彝语称“罗作比”。是一种有唱词有伴奏的圆圈舞。以抒情性歌唱开始,歌唱时旁边有乐队伴奏,伴奏乐器有四弦、三弦、二胡、笛子等。舞蹈动作有“踩荞调”、“三步弦”、“撵弦”、“斗脚”等。舞蹈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成圆圈进行,并有一定程序。罗作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是当地青年男女的主要娱乐活动,随时可跳,尤其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和十二月三十更要尽情歌舞。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作”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以红河县的垤施、大新寨两地,保留得比较完整,内容最为丰富。垤施的罗作舞,曾参加过云南省和全国少数民族群众艺术观摩演出。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跳月——称“阿西跳月”、“跳月”、“跳三弦”。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四川

朵洛荷——是凉山地区彝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意为火把节之舞。彝语“朵”即火,引申为火把,“洛”是诗歌语气词,“荷”为唱。“朵洛荷”舞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即火把节)活动中的主要项目。此舞是在火把节的第二天举行。以自然村为单位,姑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聚集到宽阔的草地上,自动围起一个个圆圈,或手拉手,或互相牵着头巾,打着黄伞,踩着细碎而富有韵味的舞步。由领舞者领唱民歌“朵洛荷”,其他人齐和,一般有几十圈,圈圈都在唱都在跳。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达体舞——达体舞也是凉山民间舞蹈之一。彝语“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在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以及较高的娱乐性。达体舞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名称,如“锅庄舞”、“蹢脚舞”、“对脚舞”。 达体舞朴实、优美、刚健、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种舞蹈男女老少皆宜,不受环境、时间、人数、道具以及音乐伴奏等条件的限制。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披毡舞——披毡舞,彝语称“几什瓦那”。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多在节日或婚丧时跳,载歌载舞,也有时是边朗诵边舞蹈,男女均可参加。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披毡舞”以手部动作为主,舞时,把披毡披在肩上,双手握住披毡两侧边缘,上下、左右舞动,或两手交替从上向下盖,或一手插腰,另一手向里、向外摆动,还有将披毡向前向后反复甩动,向前甩至胸前,向后甩搭在双肩,看上去一会儿犹如天鹅飞翔般的安详优美;一会儿又如孔雀开屏般的热情奔放,舞蹈步法主要是一步一靠、慢走步等,脚步扎实、稳重,在做碎步时则轻松愉快。当双臂伸展急速转动时,好像盛开的鲜花,当突然下蹲收拢双臂时,又像是将要怒放的花蕾。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之一,正是这舞动的披毡给专业工作者以想象的双翅,编出了《红披毡》、《颂歌献给党》等优秀的节目,将“披毡舞”以更新更美的面貌展现在各族人民面前。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贵州

铃铛舞——“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又称“跳脚”、“抄子舞”。合起来就是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意思,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撒麻舞——撒麻舞,是彝族同胞们将撒麻、薅麻、砍麻、泡麻、剥麻、绩麻,勤劳致富,织布、量布、剪裁制衣等动作通过舞蹈的方式惟妙惟肖、流畅自然地进行表达,从整地撒麻籽、割麻到染麻、纺线、织衣等一系列动作将欢快的生活劳动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表达了彝族同胞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美好愿望。撒麻舞是彝族婚礼上常跳的舞蹈之一,是父母希望女儿出嫁后要发扬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自己幸福的生活。舞蹈欢快流畅,充满青春活力,在民间受到广大彝族同胞的喜爱。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因地制宜的建筑

彝族居住的中国西南地区群峰耸立,江河纵横,气候多样。其居住形式与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长期的生活实践,使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发明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建筑。因居住地域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板房、土掌房、木楞房、三房一照壁、闪片房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民居建筑类型  

1. 凉山的板房——为凉山彝族的传统居住型式。四周为土墙或竹笆墙,上覆木板,用石压住。也有的屋顶覆瓦、竹、草、树枝等,建成瓦房、篾房、草房和棚子。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滇南的土撑房——是滇南彝族的民居形式之一,是一种夯土筑墙、墙上架梁的平顶土房,亦多为一楼一底,底层隔作卧室,堂屋厨房,楼上储放粮食及一些大的物件。土掌房的最大特点是房顶的建造,先是搭放圆木梁,梁上铺层松柏枝,然后再覆撒一层松毛上再摊一层细泥,最后压一层沙土。这样的房顶可做到防晒、防寒、防雨,并由于其铺建结实,又可作为夏日纳凉的阳台和晒粮食的的晒台。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滇西北的木楞房——俗称“木罗罗”或“跺木房”的井干式木楞房,是居住在高山森林地区的彝族民居建筑类型,云南境内主要盛行在滇西北的小凉山彝区。这是一种纯木结构的房屋,多为高达4米左右的二开间或三开间平房,房屋壁体、大梁、立柱、椽子等都以直接从山上采伐来的松木为原料,有的还用薄木板来盖屋顶,木板上压以石块。房屋壁体由已剥皮的圆木或方木层叠交错,层层垒制而成。屋顶呈双斜面,利于疏导雨水。如今,居住坝区的彝族大都盛行兴建以瓦片盖顶的木楞楼房。小凉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东侧,是地震发生较频繁的区域,木楞房起到了很好的抗震减灾作用。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滇西的三坊一照壁——“三坊一照壁”是大理巍山一带彝族的主要民居类型,是一种土木结构的庭院式建筑,具有很好的避风性。由主房、耳房和照壁三部分构成,主房高于两侧耳房,主次分明,布局协调。主房和耳房除正面以木板为隔墙外,其余三面均以土墙夯筑而成,大都建成设有上下楼层的楼房。主房前设有由4根立柱来支撑的屋檐,形成前出廊格局。下层通常隔成一大二小的三开间形式,大格房间设在左边,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两侧耳房楼下储藏粮食或住人,楼上存放农具或饲料。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云南南部山区的闪片房——“闪片房”是云南南部山区彝族的一种民居,房屋墙壁是用土石垒成,房顶搭五至七根横梁,梁上覆盖条形木板,并用牛筋,棕绳等固定成顶,此种房屋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上为一通间,楼下分为三个开间,楼下三开间正中是堂屋,堂屋中央设火塘,左右房为寝室。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建筑的装饰

彝族民居建筑极讲究装饰,在长期的民居建筑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将自己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等注入建筑装饰中,并通过高超的技术使之得以表现,从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民居装饰风格。大门入口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大门上作各种拱形案图并常有门楣。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屋内的梁枋、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和连续案浮雕;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建造艺术。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彝族绘画

彝族绘画起源于何时,今无可稽考。古代彝族有岩画、壁画、木牌画、器皿漆画等多种形式的绘画。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彝族绘画发展缓慢,传统绘画以毕摩绘画为主;更多的绘画以服装、建筑、手工艺品为载体而存在于民间。直到80年代出现第一批本土画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彝族绘画才开始发展。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岩画

岩画是流传至今的人类最辉煌的艺术遗产之一。在彝族原始岩画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处: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石林崖画——集中分布在距石林彝族自治县城约15千米的小石林中。画面高约3米,宽约2米,可辨图像30余种,有人、兽、星、月等图像,内容多与原始宗教有关。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老虎山崖画——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上价格村的岩壁上。崖画用棕红色矿物配制颜料绘成,上绘有人、羊、乌、猴、箭、文字等符号,其中有文字14个,与传统彝文相同的有4个。崖画反映了先民的祭祀猎神场面。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红石岩崖画——位于云南弥勒县高甸村以西南石岩上。崖画画面约240000平方厘米,画面人物不画五官,画风粗狂古朴。崖画分左、中、右三部分,左边见葫芦形铜鼓2个,中部见几个人形,右面为箭头、人型粗描为主。崖画可能表现的是原始先民祭祀岩神内容。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金子洞坡崖画——位于云南弥勒县独家村以东两公里处,据考证系彝族原始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的产物,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崖画分四组,有人、太阳、箭头、文字、杂形等。其中一组,画面有9个圆圈,其中1个圆圈光芒四射,仿佛太阳当空,下面又许多人欢跳、舞蹈、杂耍。这与古代彝族“天上有9个太阳”之传说如出一撤。不难看出这是人们以“舞天”即以舞蹈来祭天的意思。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狮子山崖画——位于丘北县彩云洞岩壁上,用赭红颜料绘制而成。现可辨认图像有3个,为  “人形鸟”状,人类、躯干、四肢用线条表示,两只手臂上各绘两组羽毛纹饰,头部画冠状羽毛,纹饰不对称,上下翻卷,表现“乌人”在空中回旋翻飞的动态感。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博石瓦黑岩画——博什瓦黑岩画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碗厂乡博什瓦黑山南麓,与南诏腹地(云南大理)的南诏重要文物“南诏德化碑”、“崇胜寺三塔”、“剑川石窟”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博什瓦黑岩画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专家鉴定,博什瓦黑岩画为唐代南诏和宋朝大理时期所营造的大型密宗摩崖造像。岩画分别在16块巨大的岩壁上阴刻19组27幅,面积达440平方米,最大的一块顶部面积为198平方米。内容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四大金刚等神像和有南诏国景象、佛塔及狮、麒麟、犀牛等刻像。其中还有“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图”各一幅,可谓佛教文化与毕摩文化的合璧。这批岩画,画面宏伟,画幅之大,迄今少见。镌刻岩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为研究我国西南地方史、民族史、文化艺术史以及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亦是研究南诏国地方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佐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壁画

1. 松下踏歌图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存于文昌宫龙潭殿文龙亭亭壁上的《松下踏歌图》,也称《彝族踏歌图》,绘制于公元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是至今云南乃至国内发现最早的彝族踏歌壁画。壁画描绘了18世纪中期巍山彝族风情习俗景象,内容为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踏歌的情景。画面远处山峦起伏,在近处的一株苍树下,30多个彝族男女在草坪上围成圆圈正欢歌起舞。圆圈内有3人,2人吹芦笙,1人吹笛,边吹边舞,大步跳跃,圈外的3人,1人弹琵琶,1人吹笙,1人扬扇在伴舞助兴。环圈而舞的30多人男女老少随着笛子、芦笙的节拍跳唱,有的扬手,有的转身,有的牵手,各具神态。男子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外罩长衫,脚穿云头鞋。中年妇女头盘黑布包头,上身穿无领领褂,腰系麻布围腰,下身穿宽裤脚裤子。《松下踏歌图》中出现的服饰与今天巍山彝族服饰基本相同,对于我们研究滇西彝族的节日、歌舞、月艮饰、习俗等均具有较高价值。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罗色庙壁画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色壁画位于云南石屏县冒合乡的罗色庙正壁上。罗色为彝语,意为部落首领。罗色庙是为纪念率众与妄图侵占异龙湖一带的外族而战死沙场的明末世袭土知州彝族首领马赫奴而于公元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建立的。壁画创作于公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共有9壁,壁画全长16.96米,宽2米,内容分“出师”、 “拒敌”、 “凯旋”三部分,画面以左到右,以连环画形式绘制而成。画面先以简洁之墨线勾勒,再施以青绿、朱砂、赫石等矿物质原料所绘;场景宏大,人物众多,面目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是研究明清时期异龙湖地区彝族政治、经济、民族服饰、礼俗及壁画艺术的珍贵资料。1983年红河州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霍承嗣墓壁画  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3年发现于今昭通市昭阳区后海子的霍承嗣墓室壁画,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唯一的古代壁画墓,为公元385~394年东晋时期滇东北南中大姓霍承嗣的招魂壁画墓。1965年墓室被整体迁建到今昭通市第三中学内。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墓室上面有高达5. 20米,南北长29米,宽24米的高大封土堆,当地人称“梁堆”。该墓墓室内壁东、西、南、北四壁均有彩色壁画。西壁壁画形象地展现了晋代大姓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夷汉部曲”图形象生动逼真,有彝族27人,他们都披毡跣足,头发绾成高髻,与近现代滇东北以及四川凉山彝族的服饰“瓦拉”和“天菩萨”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滇东北霍氏大姓统属的“夷汉部曲”中,有今天昭通彝族先民。早在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滇东北、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服饰已形成,虽历经千年历史变迁而不变,可见彝族传统服饰的特殊魅力。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南诏图传》

南诏、大理国在绘画方面的遗存甚少,《南诏图传》是流传下来描绘彝族先民最早的一幅画卷,又称《南诏中兴画卷》、《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图卷绘于公元899年(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全长5. 73米,宽约0 3米,纸本彩绘,采用连环画形式。全图描线施彩,以连贯有序的画面、描述有关南诏开国的历史传说,并逐段进行图解。图传由绘画卷和文字卷两大部分组成,绘画卷描绘南诏始祖细奴逻偕子逻盛躬耕于巍山,由观音幻为梵僧点化和襄助并接受赎白大首领、西洱河大将军张乐进求禅位至南诏顺利开国的神话故事。图传人物刻划传神细腻、布局构图疏密有致,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水平,技法有明显的唐代画风渊源。共有三个主题:《巍山起因》、《祭铁柱图》和《西洱河记》,文字卷附后,共书2000多字,是画面内容的解说词,对画中人与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佛教传入云南的背景等情况作了精彩的描述。画面构图疏密有序,人物刻画生动细腻,文字书法隽秀飘洒,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对研究南诏历史、民俗、宗教、文化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古朴而神秘的毕摩绘画

上承岩画风格,下启传统绘画图式的彝族传统绘画艺术——毕摩绘画,产生于古代民间的宗教活动,是依据彝族历代先民原始宗教信仰需要,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图腾、神话故事、祭祀舞蹈动作等为表现题材,运用独特的风骨画法、奇异的格调进行系统、形象、生动的图解并创作在羊皮、丝绸、布帛、土纸、木板、经书等载体上的绘画。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广泛性,集中反映着彝族的阶级社会、宗教信仰和家族、村寨等的相关事件。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绘画表现手法不受任何形式约束,构思奇妙、简洁夸张、朴实生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彝族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定斯基在《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凉山彝族毕摩绘画与符号系统是彝族古老文明的延续载体,不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乐趣。它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始终保持原始、拙趣、稚美、古朴等艺术特质,以毕摩经书和宗教仪式为载体,为彝人所喜闻乐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毕摩绘画是彝族传统绘画,它被历史封存下来,少受外来绘画的影响,它直接的来自于生活和自然,不经雕琢和模仿。其内容单纯、直率,极少掩饰,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艺术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凉山毕摩绘画的审美乐趣不仅仅是审美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独特的漆绘艺术

彝族的漆器彩绘艺术主要表现在楚雄等地彝族的葫芦瓢吞口和小凉山彝族的各种漆具用物上。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瓢吞口的漆绘,主要以虎纹为表现内容,一般在破开的葫芦瓢表面直接以黑、白、红、黄等漆色绘出虎头图案即可,笔法不求工整,简洁粗犷,民族特色浓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千姿百态、敦实古朴、造型各异的小凉山彝族漆器,主要有木胎或皮胎质地的餐饮具、兵器和宗教用具。在这些立体造型的漆具上,彝族工匠们使用厚重明亮的黑、红、黄三色在漆器上交相着色,形成了以黑色做漆器表层“漆地”,红与黄二色在黑色漆地上交替使用的传统彩绘艺术风格。颜色用料虽简洁单薄,但色泽鲜明锃亮,相互衬托明显。再经过以点定位控面、等距离划分等构图描绘手法的娴熟运用,日纹、月纹、山纹、水纹、虫纹、鸡冠纹、鸡岔肠纹、牛眼纹、蒜瓣纹、火镰纹、渔网纹、栅栏纹、织布经纬纹、矛头纹、指甲纹等30多种纹样图案的粉饰装点,使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漆器更显饱满艳丽,彩绘艺术变化多端,给人以奔腾跳跃、赏心悦目的视觉色彩。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不得不提到的是彝族漆绘艺术的用色特点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黑、黄、红在漆绘艺术中的运用已形成了彝族特有的色彩语言,也成为了外界认识彝族的一个重要的色彩符号。它是彝族文化长期的历史积淀,表达着彝族人的喜、怒、哀、乐、生死、祸患、吉凶、善恶。彝族人尚黑、崇黑,有多方的因素,例如崇黑尚虎,把黑虎当做图腾;在漫长的奴隶社会时期为了等级制度的维护和血统的纯正等等。红色在彝人看来是最神圣的颜色,它是火的象征,它驱赶黑暗,带来光明,送来吉祥。黄色则是最美丽的颜色,它是阳光,是丰收,是真、善、美的化身。彝族姑娘在火把节时都会撑着黄色的伞,悠悠的出现在青青的草坝上,场面非常壮丽。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古老的哲理应征着彝族漆绘艺术的用色。彝族漆绘艺术使用黑、红、黄三种颜色作为搭配,不仅不显得色彩单薄无力,反而张扬色彩魅力,配合各种装饰图案的装饰法则,表现出更多有趣的审美规律。彝人用特有的审美观,将黑、黄、红搭配到了极致,并使它成为一种充分实用的美。不少本土画家正是借鉴了黑、黄、红这一本土的色彩语言的特点为我所用,传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情和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创作出了不少美丽响亮的色彩画卷。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现代绘画

彝族现代绘画发展缓慢,而且也不像汉族绘画那样层层相因。由于彝族社会的跳跃式发展也导致了彝族绘画的断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虽然也出现了像阿鸽这样的杰出彝族画家,但是更多彝族绘画还是存在于民间,主要体现在人们生活之中各种装饰上,如房屋建筑上开始出现木刻花窗,屋顶的绘羊角纹为装饰;饮食用具上各种图案的漆画等,并逐步出现了一批漆画、木刻版画的本土民间艺人。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始,凉山彝族画坛开始出现了以阿古扎摩、阿来郁惹、阿都什哈、马惹木呷、勒索阿格、木乃以体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彝族本土画家,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继承传统,借鉴吸收外来形式和技法,在长期的执着探索、研究中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与审美理念之路。阿勒郁惹作品《酒歌》、马惹木呷、木乃以体等人合作创作的《凉山风情》,阿都什哈的《太阳女儿》,阿古扎摩的《支格阿尔》等作品都先后在全国各种大小展览上展崭露头角,在美术界取得一致好评。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彝族雕塑

彝族雕塑主要有木雕、石雕和泥塑三种类型。从造型优美、雕刻细腻的巍山土主庙历代南诏王泥塑像、剑川石宝山石窟中的石雕佛像、武定凤氏土司遗址旁的三台山摩崖石刻天王像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佛教兴盛的南诏时期,彝族的石雕、泥塑艺术曾经辉煌一时。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论是石雕、泥塑,还是木雕面具,彝族民间大都以狮虎或虎的变形物猫等神灵偶像作为雕塑对象,工艺技法上不求精雕细刻,神似形象即可,做工简洁粗犷,造型古朴大方。这些敦实的雕塑艺术品,除了作为村寨和民居的装饰用物外,更主要的是被人们赋予了宗教的功能,大都作为镇宅避邪和驱邪免灾的灵物来使用,其中有的体现着彝族图腾崇拜的遗风。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木雕

彝族木雕艺术可谓丰富多彩,应有尽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筑装饰雕刻的门、窗、梁、柱和陈设用品等,大多为花草鸟鱼、龙凤鹿獐,日月星辰,栩栩如生,繁而不乱,简而不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楚雄彝族一带的彝族木雕吞口,形制为虎头,一般都带有长柄,保持勺柄样,其中的“五虎吞口”最具特色。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双柏县的木雕面具粗狂豪放,具有神秘色彩。造型多是人面,但刻绘某些动植物的纹样,如豹纹、虎纹、熊纹等,有的则刻上日、月、星、山川。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石雕

彝族石雕艺术文化主要以石龙、石虎、石狮以及神像为主。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弥勒县高甸彝村山神庙供奉着彝族六组石像。云南楚雄州彝族地区,至今乃遗留有石虎、石羊、石山神等民间石雕。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禄丰县黑井镇的“毗卢阁”院内有巨型金童、玉女石雕,附近的和尚墓地存有8尊巨型和尚像,附近山中有1尊女龙王石雕像。黑井镇名门望族墓前,尚存有大型镇墓石兽狮、像、鹿、马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石屏县西北部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旧时的村寨前后竖一对石虎,俗称“守寨虎”。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泥塑

彝族传统泥塑多取泥土为主要原料,多以传说中的人物和图腾为题材。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文山州彝族的陶虎头,形如骷髅,双目深凹,呲牙咧嘴,五官夸张,甚为恐怖,放置于屋檐上,有吞噬家宅魔鬼的震撼力量。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凉山彝族泥塑范围较窄,只塑鬼,不塑神,且所塑之鬼仅限于使人患风湿、瘫痪、嘴歪眼斜等疾病的鬼,他们称“斯色”。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丰富的影视

彝族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民间丰富的文学艺术题材,在新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文艺创作空间,各类文艺作品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影视作为各门艺术的综合,也综合了各层次的美学。以彝族为题材的影视剧吸收了彝族各门文化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创作出了不少题材丰富的堪称经典的作品。如《神秘的旅伴》(1955)、《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阿诗玛》(1964)、《奴隶的女儿》(1978)、《从奴隶到将军》(1979)、《大渡河》(1980)、《奇异的婚配》(1981)、《舞恋》(1981)、《阿星阿新》(1987)、《天菩萨》(1987)、《大凉山传奇》(1988)、《龙云和蒋介石》(1989)、《金沙恋》(1991)、《金沙水拍》(1994)、《彝海结盟》(1996)、《花腰新娘》(2005)、《我的长征》(2006)、《马背上的法庭》(2006)、《绝代》(2006)、《别姬印象》(2007)、《香巴拉信使》(2007)《奢香夫人》(2011)等。影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将大众生活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这些彝族题材的电影也是含盖了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典型并广为流传的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阿诗玛》

《阿诗玛》是一首反抗压迫,歌颂劳动、自由和智慧的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长诗以诗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赞美和塑造了一位美丽、勤劳、勇敢、富有反抗精神的撒尼姑娘的艺术形象。影片《阿诗玛》就是根据同名长诗而改编,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影片以如歌如颂的格调和丰富的情感色彩,描述了两个撒尼族青年纯洁而坚贞的爱情,赞美了两人勤劳智慧、英勇顽强、追求幸福的优良品格与民族精神。影片围绕着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富有浓郁撒尼族特色的风俗画面,片中颇具诗意的歌曲、传奇性的神话情节,使影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在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达吉和她的父亲》

作家高缨在新中国成立后深入凉山彝族地区,积累了大量资料,创作出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的是一个汉族石匠任秉清之女妞妞,5岁时被彝族奴隶主抢进大凉山,被彝族老奴隶马赫舍命救出而抚养成人。新中国成立后,重回凉山的任秉清认出马赫身边的达吉就是自己的女儿妞妞。两个父亲都希望达吉能留在自己身边。达吉对两个父亲也怀着诚挚的感情,从而围绕达吉的去留展示了三人的感情纠葛并最终获得圆满解决的动人故事。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片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它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较为细致,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动作,发掘人物的内在感情。它尤其注重挖掘和表现健康,真挚的人性和人情,将主人公之间的父女之情、兄弟之情表现得相当充分,真实地展示出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中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彝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影片对借物抒情、寓理于情等传统艺术技巧有较好的借鉴。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海结盟》

《彝海结盟》是一部具有历史性价值的电影,真实、艺术的再现了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凉山彝区时与彝族人民结下真挚、深厚情感的这一党史、军史和民族关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史事。在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奖中,《彝海结盟》荣获优秀故事片奖。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海结盟》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它不仅使红军得到彝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顺利地通过了彝民区,而且壮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现在,这面旗帜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是彝族人民的光荣,红军的光荣,长征的光荣。它记载了红军和彝民的深厚情谊,是共产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实见证。这部影片也充分地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民族解放的博大思想情怀和卓越的聪明才智,生动地展现了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热情讴歌彝族人民向往光明幸福,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这部影片不仅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而且对新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花腰新娘》

《花腰新娘》是导演章家瑞导演的一部展示民俗的影片,在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上,本片一举获得了优秀故事片奖。影片运用动感的、跳跃性的、非常规的叙事风格,主要讲述花腰彝族古老婚俗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民俗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花腰新娘》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独特风俗的影片,穿插于片头片尾的海菜腔,热辣的烟盒舞,以及贯穿始终的女子舞龙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古老民俗,加上绮丽的山水风光,影片营造出了一种透明、洁净的唯美主义的画面,给人带来愉悦的视听效果。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绝代-末代女土司》

《绝代-末代女土司》反映了明末清初彝族末代女土司的一段传奇故事。电影的艺术定位是旨在记录历史事件中的民族文化点滴,让人民关注这片历史积淀的红土地,运用影视民族化来表现具有民族特色并能够反映民族思想文化与道德精神的真实生活,具有当代艺术民族化和世界影视文化的多样性。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是关于六百年前发生在西南边陲的一段历史故事,全景式地描述了彝汉融合的艰辛过程,生动刻画了一代彝族女杰奢香夫人短暂而又灿烂光辉的一生。电视剧《奢香夫人》用一种唯物主义的态度来重现了这段历史,表达了不同民族人民渴望平等、和谐、自由的共同诉求,虽然说的是历史故事,却带给我们对于当下民族团结发展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电视剧也展现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是近年来少见的“彩色”题材作品。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结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民族繁衍和迁徙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系。各个支系既秉承了彝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受到各自生存环境的地域之养和人文浸润,创造了具有各地区鲜明特色的独特艺术文化,整体上又极大丰富了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积淀。彝族艺术文化从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到语言艺术无不深入到民族文化结构的内层,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并把美用唱、绘、跳等实践形式外化的智慧之果。一个民族之艺术既这个民族之精神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彝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之中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民族,彝族艺术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不仅仅是发展民族艺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创造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hZ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布吉莫,女,彝族,四川西昌人,硕士,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