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原汉人称“古夷人,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ꆃ ),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 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旧社会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族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境外。人口约1000多万,在中国有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近百万。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6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彝族人喜欢饮酒,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
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nuosu)、聂苏(nisu)、纳苏(nasu)、乃苏(nesu)、聂祖(nizu)、罗婺、阿西泼、阿细、撒尼等、尼颇自称,但并非皆为民族意义上的自称,如罗婺、撒尼、阿哲、阿细是支系名称,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的方言/土语自称(占人口70%以上),在彝语语境中含义完全相同,皆源于“尼”,在总称上“尼措”(ꆃꊿ)一词可以覆盖所有支系的称谓,诺苏是彝族当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地区。各地彝族方言间有些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相同词汇超过60%,语法结构相同,经短期熟悉能对话。
彝族是一个拥有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拥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语言与文字。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氐羌说为主。土著说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氐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此外还有“西方外来人种说”,清末西方人带着人类学的眼光来到彝族地区,调查的结果是:“从彝族在体质上表现出来的体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铜肤色等特点,认为彝族的血缘中应带有西方雅利安人或高加索人的血缘特征。尤其是当时的小凉山还处于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社会成员在等级划分上与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带入印度)有着相似性。并据此认为彝族是来源于西方或至少带有西方雅利安人的血统。
戴维斯在其1911年所著的《云南——连续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一书中提到彝族:......我们越过4000英尺高的山峦抵达左曲倮倮村,村里的倮倮人可说是我在南方所见过最优良的类型,各自长得很高,鼻子笔直,面貌清秀。 “吕达真在其《倮倮人的人种学研究》《建昌倮倮》一文中提到彝族“是一个被战败的优秀人种”。 俄国人人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也提到:“他们身材高大......他们肤色一点也不黑,而象黑白混血儿,呈现奶油巧克力色,他们大眼睛亮晶晶的,总是炯炯有神,他们的相貌鹰钩鼻几乎像罗马人。他们头发漆黑,稍微卷曲相当柔软“。
“现代倮罗中,黑白两个群体是有体质上的差别。黑倮罗体格高大,有人说比欧洲人还高些。他们有鹰钩鼻,隆起的鼻脊与蒙古里亚型是十分不同的。” 因此看,彝族”西方外来人种“的说法属于无风不起浪。
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分布于部分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等部族。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8世纪30年代,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全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国时期大部分彝族地区仍然处于奴隶制晚期或封建领主制社会。
1.迷信与文化
科学,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是自然界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是人类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以自然界的现实和科学试验为基础的理性思考。事实和规律既是科学的源泉, 又是科学的基石, 是科学最本质的特征, 表现了科学的唯物主义本性。
迷信,是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它是人类认识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本身不足为怪,但在阶级社会就复杂化了,它会演变成系统的迷信思想、迷信活动、有预谋的迷信组织、邪教组织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文化一定有一个特点。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南高原土生土长的民族,彝民族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彝族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彝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作为当代彝人,我们要热爱彝族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了解彝族典籍。 任何一个民族,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彝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彝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因此,我要加强彝族文化的学习,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彝族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彝族人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彝族的传统文化,甚至对彝族文化产生了冷漠感。现在的青少年很少了解彝民族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彝族文化总比没有传承好吧。当然用彝语彝文传承更好,但我们处在一个强势的汉文化社会中,汉文化一样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彝族文化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彝族文化,激发彝人情怀,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值得同胞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彝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凝聚着彝族人民几千年的优秀成果,虽然历经奴隶社会与文化大革命时期,使传统文化在形式上与迷信有相似之处,但传统文化与迷信在本质上却截然不同。迷信活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其盲目信仰的特点会助长邪教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传统的彝族文化中体现对“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追求,对诚信道德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区分迷信与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力地和迷信作斗争。
复兴彝族文化与马克思哲学无关,如果我们仍然拿唯物与唯心,科学与迷信的观念来诠释彝族文化,不要说发展,就是继承都很难。科学与经济物质世界的创造有关,文化与人类精神意识的改造相连。只有丰富的物质世界而没有高贵的意识精神,直立行走的动物只能是兽类;生物的进化、繁衍到了彼此生死存亡的残酷性。生存假如没有‘衣、食、住、行’的仁义道德意识的控制,那么人类世界的灭亡指日可待,但是这里的‘世界’仅仅指人类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因为地球不会被消灭。
毕摩教是彝族文化文明繁荣的导航灯。祖先崇拜、万物有灵是彝族文化的核心。自以为是的所谓‘迷信’结论并没有葬送彝族文化。
也许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封建迷信的元素,但封建迷信决不等于传统文化。当然现实生活中不时出现一些怪现象,一些本来是彻头彻尾的封建迷信活动,被人冠上“传统文化”的桂冠,便再不敢有人批判,更不用是取缔。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奇怪的等式:迷信=宗教=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他们所提倡的封建迷信不但不是什么令人唾弃的糟粕,相反成了应该大力提倡和宏扬的传统文化,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因为中国社会在近三十年来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许多人都没有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面对的日新月异变化,不少人显得无所适从,加之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始终没能找到着力点,传统理论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各种现实矛盾错综复杂,甚至可以说,我们有好多人都患上了焦虑症。如何让我们烦躁的心灵变得平静?如何说服自己接受严酷的现实?如何为自己找到精神的寄托?如何重塑自己的理想?……都成了必须面临的问题。物质的极大丰富,并没有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富足,相反,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和各种社会矛盾的纠结,我们的幸福指数没有得到提升。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活动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这说明彝族人的好多习俗与彝族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迷信则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彝族传统文化是彝族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彝族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2.民俗与迷信的区别
所谓民俗,简单地说就是民间风俗,它是人们创造和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是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和禁忌的总和。例如火把节、彝历年、送灵等,都属于民俗范畴。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且具有地域性。民俗活动有群体性,同一地域的民众约定俗成,每家每户都遵守有关的礼俗和禁忌,而且长期不断重复。
迷信专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盲目相信。狭义的迷信指人们相信占卜、风水、命相,进行测字、扶乩、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活动。迷信活动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从事迷信活动的人装神弄鬼、妖言惑众,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利。而参加迷信活动的人也有很强的目的性,如有的为了去病消灾,有的为了求子求财等等。
民俗与迷信的主要区别在于群体性与个体性。民俗是群体性活动,如过彝历年,都是群体性的;而迷信活动则是个体活动,是某人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进行的。比如,节日期间祭祀祖先,主要表达人们缅怀祖先和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这种习俗属于民俗范畴;而某些人为了自己的生意兴隆、找个好工作等而请神汉、神婆做法事,则属于迷信行为。此外,民俗活动往往是非营利性的,而迷信活动大多是通过各种方式骗取钱财。应该在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的同时,防止把迷信视为民俗。
简单来说,在民间流传的所有违背科学和科学无法解释的事都可以说是迷信,但是很多传统因为民众已经习惯和约定俗成且科学不能完全给予否定解释,大多以民俗流传了下来。一些积极向上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习惯就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且受文化遗产等法律保护。相反,一些不健康的,危害民众于社会,违背科学尝试的事即可定义为迷信。
3.彝人理解的迷信与其它民族的区别
“迷信”是个汉语词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教会彝人的。当时在彝区做什么民族文化活动都被当成迷信活动,毕摩和书尼们都上交了经书和法具,到学习班学习。但好多彝族人家依然在做反咒、祭祖类活动,第二天左邻右舍问起时都说昨天在做“迷信”,因为好多彝族人民不理解什么是“迷信”,认为“迷信”是汉语对彝族文化的称谓。到了现在好多族人都在说我家昨天在做“迷信”。吉乃认为,以前彝人对汉语不是很了解,但现在依然说“迷信”就不合适了,如果你认为你的信仰是“迷信”,那么你没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去做“迷信”了。如果你认为你是有信仰的,你的信仰是彝族文化,你的信仰是毕摩教,你就不应该再说你家在做“迷信”了。如能翻译就翻译,不能翻译你就直接说彝语,大家听多了,汉族同胞们就能理解了。如做“希哦布”就说在做反咒,如做“孜某毕”就说在祭祖。或倡议以后都不要翻译了,直接说彝语。如“希哦布”、 “孜某毕”、 “尼木措毕”……彝族家做的最多的是“希哦布”,我有朋友家每个月都要做这个。它是彝语,汉语就是咒回自然界或他人施行的鬼怪邪崇,消灾祛祸,确保家人安康。彝族民间,人们认为自然界发生的或他人施行的一切咒术咒语都会产生邪异鬼怪,这些邪异鬼怪常常会引发各种灾难,甚至导致人们的病痛或死亡,对此,只有举行“西俄布”仪式,才能消灾祛祸。其它的我就不一一说了。
4.防范外来迷信和迷信的危害性
相信科学还是相信迷信,这是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关系到家庭、人生的幸福美满还是家破人亡的原则问题,因此,不可掉以轻心。在科学昌明、文化先进、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认清迷信的危害性,揭下其种种伪装,使人们摆脱鬼神邪说的精神束缚,树立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为彝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精神的动力和优秀的文化源泉。
所有的迷信现象都是一种扭曲的精神世界的反映。但传统迷信的表现形式是对一种虚拟的对象的崇拜,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寄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迷信活动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危害。它既不同于宗教,也不同于现代迷信。“这种迷信表现的是对世上事物、自我安乐的非分之想和特别关切,并无超越自我和终极关切。”而宗教则具有“圣洁、道义、终极、超越的追求和关切,宗教强调人的谦卑、有限”。这与完全的迷信、尤其是与现代迷信的鼓吹者所宣扬的是完全不同的。 彝区的现代迷信都是外来的,现代迷信则是利用科学之名来违背科学常识,歪曲科学真理,利用哲学认知来鼓吹一种虚幻的价值观、悲观的人生观和末日论的世界观;利用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打着健身修行的旗号,推行巫术、骗术、迷惑愚弄群众;为了更加肆无忌惮地骗取钱财,采取欺骗的手段来自称为神,让人对之顶礼膜拜。 所以我们应当防范外来迷信在彝区传播和危害。
现代迷信虽然以传统迷信为基础,但是它实际上与传统迷信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传统迷信采取信仰自由、在收取酬金上则多少不计、实行“丰俭由己”等原则;而现代迷信只是利用了人们传统的信仰基础和心理弱点,采用的却是邪教常用的精神控制法,利用种种手段控制人们的思想,要求人们对“教主”绝对忠诚。第二,传统迷信是一种底层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不会与正统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发生致命的冲突;而现代迷信则不同,它是一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行为,一些现代巫术性质、伪气功和邪教性质的现代迷信,甚至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第三,传统迷信带有民俗性质,不干预、不参与正统宗教和社会政治,也不打着宗教旗号或其它名义;现代迷信则不然,其宣扬者往往打着宗教、科学或其它旗号。如那些所谓的气功大师总是自称是某派某门的弟子,受某某大师的亲传;又说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大法”,用“末世论”、“地球大爆炸”等来制造恐慌气氛,散布“人类罪恶论”、“科学错误论”、“政府无用论”等。
由于现代迷信与伪科学“结缘”,披上科学的外衣,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又与科学毫不相干,这样就会使一些科学素养较低的人们真假难辩,把一些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东西加以信奉。长期以往,“假作真时真亦假”,就会使真者难行而假者甚行,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虚伪的社会风气,假冒伪劣横行。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公平、民主、公正,按质论价,供求竞争等价值观,就难以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
如果说传统迷信大多与宗教结缘,带有向善、慈悲心怀,对社会稳定和民间封建文化的继承、发扬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么,现代迷信则完全是拣封建文化糟粕、打着科学旗号、附着宗教之身的欺骗广大民众,牟取不义之财的骗子、强盗行为,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总之,现代迷信的宣扬者并不象善良的人们所认为的那些,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差别, 或者最多是为了骗取几个钱。确实,大部分宣扬迷信的人目的比较简单,为了得到心理安慰,或用这种方式谋生;但是,有些宣扬现代迷信的人,不仅为了骗钱,还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有的人仇恨社会,与人类为敌;有的人具有一定的政治野心;有的人本身就是邪教教主;有的人采取精神控制法控制信徒去危害社会,如搞一些恐怖事件;等等。因此,对于现代迷信的危害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限制、管理和给予必要的惩处。
5.尊重传统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一般来说,风俗习惯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所有活动都是在既定成为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习惯本身有形式(仪式)上的要求,但现在,这种形式已成了人们互相攀比、炫耀自己的载体,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对风俗习惯本身的伤害。如彩礼从吉乃结婚时的几百元涨到现在的20-30万元,个别达百万元了,当然彩礼上涨不是只有我们彝族,其它民族一样。又如在丧葬活动中,牛是一家比一家杀的多,听说有杀150多条的,就是吉乃的生活所在地越西都有杀60多条的。奔丧成了盛装游行,车一家比一家多,人一家比一家多,服饰一家比一家华丽,烟花一家比一家放的多,大白天放这样多的烟花确实是有钱,说钱就更有花样了,有做成花圈的,有用长绳串起来的,有用竹子夹着的,有用竹枝吊着的,有用布贴着的……针对当前彝区社会的浪费攀比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受到政府和各地彝学会的关注,为此通过很多社会调研写了不少文章,政府发了文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
对于特定的区域群体了来说,他们的风俗习惯已成为该区域总体文化中每个个体自身的一种文化信念或自身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本身并不意味着什么,只能从外部看出它体现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而现在个别人把实验室为一种敛财手段,把文化信念变成偏执的信仰。许多地方为了搞旅游经济,千方百计的“开发”本地的“文化”,将本来的民族文化变得面目全非,牵强的“创造”出许多新的民俗,这种做法使风俗习惯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与功能。如有的地方为了旅游经济,把彝族的婚俗文化低俗化,如有的地方把毕摩文化表演化,把在彝人心目中神圣的祭祀活动搞成表演化,把毕摩神枝阵搞成庸俗化。特别是个别毕摩为了钱在街边晒经书,在别人家中做搞祭祀活动时随意接听电话,不着民族服饰……这样的文化活动让我们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正在加速消失。这是因为许多区域相对封闭性保护被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的风俗习惯逐渐被新生代所拒斥,它就渐渐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而消失,许多珍贵的有民俗学上价值的东西丧失了。传统的风俗习惯的消失必然是以另外一种新的习俗的出现为代替的,而这种新的习俗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带有众多无法解决的问题。风俗习惯本身也发生变化,已不象传统那样:稳定而难以改变。在今天,风俗习惯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大部分还是原先较大区域内都参与的风俗习惯,而小范围的或历史较短的则容易发生改变,而且呈现出一种流行风气的状态。
风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形式,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
风俗习惯的最初形式是一种行为模式,当它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与价值后就会变成一种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有普遍性、历史性、区域性的特征,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的。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与特定的群体相对应,它已成为特定区域的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已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能自觉的发生作用,如彝族禁忌和民歌,它们是彝人心中一种习惯性的精神表达,它们的确切含义在于不仅仅提供了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还为彝区文化生活提供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