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学院“国际彝学大讲堂”专访罗庆春
作者 王艳 罗庆春 2010-12-19
原出处:罗庆春博客

深化改革,迎难而上,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西南民大彝学学院“国际彝学大讲堂”专访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人:王艳(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
   
  采访对象:罗庆春(彝学学院院长、教授)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间:2010年11月11日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点:西南民族大学
      
  1、举办“国际彝学大讲堂”的初衷、目的是什么?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教育改革方针的要求;根据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内涵式发展,迅速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办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国际国内相关学科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内部机制,狠抓内涵发展,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育人质量和对外影响力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坚持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之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复合型、国际性建设人才而努力。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国际彝学大讲堂”今后有什么安排?将会邀请哪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计划准备实施多长时间?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我们郑重地向学生承诺:让能进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就读的大学生在四年本科阶段有机会聆听当今世界范围内一流的彝族学者和彝学专家的谆谆教诲,有机会领略他们的学术风采,有机会分享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处于学科研究前沿的彝学研究成果,有机会当面与国际彝学大专家、大学者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今后,我们将每年至少邀请1-2位国内外一流的彝学专家来学院进行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比如国际学者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彝学专家斯蒂文·赫瑞,著名民间文学家,彝学专家马克·本德尔,德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彝学专家托马斯·海贝勒,日本早稻田大学松冈格博士等;国内学者如国家民委国际司巴莫阿依,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中央民族大学潘蛟、张海洋、曲木铁西、胡素华,四川大学徐新建、石硕,贵州民族学院王子尧,云南大学嘉日姆几,云南民族大学白兴发,上海大学巫达等等。即将在本月中旬举办的“国际彝学大讲堂”第二讲就邀请了上海大学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巫达教授来讲“彝族语言与文化”系列学术讲座。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国际彝学大讲堂”计划讲多久的问题,我们也在此郑重承诺:只要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存在,“国际彝学大讲堂”就不会终止。“国际彝学大讲堂”必将成为彝学学院未来办学历程中一种教育传统、一种育人机制、一个学术平台和一项办学特色而被写进中国彝族母语高等教育史。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国际彝学大讲堂”与其它大讲堂有什么区别?它的亮点在哪些方面?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特点和亮点主要有: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国际彝学大讲堂”是真正的国际化的高层次学术讲堂,应邀来讲学的专家在该领域中必须是处于领先地位和国际水平的专家和学者。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目前,“国际彝学大讲堂”主要是针对高校彝族学子和彝学界师生开办的。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今后,“国际彝学大讲堂”开展到一定的时候不排除对社会开放,欢迎社会各界彝族学者和彝学爱好者参与,达到资源共享,扩大社会影响面,从而扩大我院的办学影响力。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国际彝学大讲堂”计划每10次讲座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就将该阶段的讲座内容汇集成册,成为“大讲堂”的学术成果出版发行。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接受邀请来大讲堂演讲的专家我们拟以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讲座教授等多种形式让其成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办学的柔性的学术团队而成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学术资源和办学实力的重要组成。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国际彝学大讲堂”对彝族文化教育将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促进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拓宽全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吸收前沿学术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大转变都有积极的意义。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学科榜样,让这些国内外优秀的榜样们点燃一代代青年学子心中理想与信念的火把,让他们追随成功者的足迹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的学术人生之路。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国际彝学大讲堂”邀请的专家都是具备多种学科背景和教育背景的著名学者,就彝学学科发展而言,也必须纳入到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语言文学等学科理论的观照之下,必须与国际国内相关学科领域接轨,这样才能更客观、科学地推进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事业。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国际彝学大讲堂”对彝族文化传播方面有什么意义?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我们将以“大讲堂”作为桥梁和联系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纽带,加强彝族文化的对外宣传,加强对外合作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实施。进而扩大彝族文化的国际影响,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有国际水准和国际市场。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通过这样的学术平台和文化交流途径不仅可以传播彝族文化,而且可以真正意义上提高西南民族大学在中国民族高等教育领域及海外少数族群教育等相关教育领域的办学知名度和影响力。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国际彝学大讲堂”对彝族文化交流有什么促进作用?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首先,“国际彝学大讲堂”是双向互补的交流模式。我们要求全院师生全面投入,要求师生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像热爱本民族文化一样热爱”这个学术平台。通过这个学术文化载体和途径,我院的老师们可以从“他者”(如“洋人”)的目光里照见我们自己的学术水平,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国际国内的专家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师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执著与坚守,了解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和多语教育的现状,让他们不断获得从事彝学研究的动力和激情。其次,“国际彝学大讲堂”是散点透视式的交流模式。即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理论背景、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内外专家从不尽相同的角度来共同关注“彝族文化”这个主题,对拓展我院师生的学术理论视野,拓展我院师生对自己民族文化全面深入理解的思维空间,拓展我院师生的综合人文素质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国际彝学大讲堂”是理论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相结合的交流模式。拟邀请的专家及其单位,大多数是和我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的专家及单位,有的专家目前与我院专家保持着深入、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彝学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就是依托这样的资源来开创的学术平台,我院将一如既往的重视与这些单位及个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和升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实质性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为学院和学校的办学早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而努力奋斗。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彝学学院在弘扬彝族文化方面的理念与工作思路是什么?怎样去解读这些理念?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我院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为办学目标,倡导‘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开放办学、质量办学的原则,全面提高母语教育、双语教育和多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国内外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水平。”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目前,全院上下正在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努力调整到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上来。此次启动的“国际彝学大讲堂”就是一项具体的举措。今后,我院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还要继续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措施,逐步深化教育教学内部机制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民族高等教育理念和思路,创新少数民族母语高等教育模式,创新招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不断推进学院办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些近期和中期的目标,我们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要走,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得到教育部、国家民委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需要继续得到国际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也希望和要求全院师生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使命意识、世界意识和未来意识,要具有高度自觉的知识分子的国家责任感和民族文化人的民族责任感,要团结和谐,奋力拼搏,携手踏上彝学学院办学新征程,共同开创彝族母语高等教育办学的历史新纪元。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我校彝学研究方面有哪些优势?又怎么继承与发扬这些优势?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我校彝学研究方面主要优势和特色有: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族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彝语文工具书的编纂;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彝族文学研究;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彝族社会文化研究;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彝汉双语(多语)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作为国家级特色学科,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必须尽全力办好彝学学院,以彝学学院为主体和核心,凝聚校内外彝族学者和彝学专家的集体力量,加强各类专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联合校内外彝学队伍形成团队整体出击。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将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科建设成国内外一流的彝学研究和彝族现代高等教育基地。其次,我校彝学学科一直有着与国际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合作的传统,先后接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福特基金等国际项目的援助,彝学专家先后多次应邀赴美国各大学访问、讲学,先后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专家有过很好的合作。今后必须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用国际国内相关学科的办学意识、办学标准、办学水平来要求和衡量自己,将全民族整体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与彝学学科的改革与建设紧紧地结合起来,为推进彝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再次,在继续办好原有专业方向群的基础上,要逐步进行专业方向的改造,完成人才培养内部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实现招生与就创业方式和目标的调整,努力使学院成为彝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成为培养合格的彝族现代人才的摇篮,成为对彝区现代化建设进程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在彝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民族教育,以及社会经济、社区发展等领域提供高层次指导的思想武库。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我校彝学研究与国际彝学研究有哪些差距?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学研究的专业领域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学方面。今后需要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教哲学、艺术文化等领域加强科研和教学队伍建设。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研究视野较狭窄,学术观念和理论方法较陈旧。今后必须注意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入国外民族学、人类学、语言文学、史诗学、宗教学、遗产学等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真正实现与国内外的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对接。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十分缺乏。今后必须注意引进在彝学研究界有较高地位或有很好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加盟到我们的学术团队中来。彝学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热诚地期待着与国内外彝学界名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际上,“国际彝学大讲堂”的举办并长久坚持,就是试图缩短以上三个方面的差距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性和尝试性的措施。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我校彝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请结合我校内涵式发展谈一下怎样建设好这个专业?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目前以高质量、高水平、前瞻性地编制“十二五”规划方案为契机,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学校的支持下,以培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高层次人才为主,以彝族历史文化及彝区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依托,加强与相关专业学科相结合,逐步拓展专业口径,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力争多方合作,实现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举,并逐步加大新增博士培养点及培养方向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培养水平和育人质量,不断扩大办学影响,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我校彝学学院已培养出哪些杰出人才?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答:半个多世纪以来,彝学学院一直依托彝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并加强对这一专业的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以彝语言文学为主的多语人才,其中有一大批人才已经成为本学科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诗人、作家和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有的校友远渡重洋在国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11月11日 W1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