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彝学学会成果凸现
作者 阿有高 陆向荣 2010-09-12
原出处:大理文化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学学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原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彝学学会巍山彝学小组的基础上,于1995年8月正式成立登记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学学会,通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3年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班子。新一届理事会班子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学术研究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体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开拓进取,以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推进巍山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服务。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健全和完善的组织机构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198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彝学学会、组建巍山县彝学小组至今,巍山县彝学学会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的成长历程。二十多年来,学会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州彝学学会的指导下,团结和动员全体会员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彝学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巍山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彝学学会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术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增大。根据工作需要,于 1995年8月,在州彝学学会的指导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宣告成立,并进行了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登记,建立了完善的学会领导班子。第一届彝学会共有会员41人,学会班子设理事17人,其中常务理事7人,会长1人,副会长5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多年来,广大会员在学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地开展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8月,巍山县彝学学会及时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班子。学会会员由成立巍山彝学小组之初的41名发展到135名,学会设理事会理事17人,其中常务理事9人,名誉会长5人,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4 人。2005年4月,由于人事变动,县彝学会班子进行了一次调整,通过不断充实完善,截至2007年底,学会理事会理事已达21人,其中常务理事11人, 名誉会长5人,会长1人,副会长5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临时办公室人员22人,学会会员发展到448人。学会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独立的银行账户,有专门的机构代码,有完备的会计财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机构运转正常,工作井然有序。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县彝学学会在全县10个乡镇设彝学联络小组,每个乡镇设彝学联络小组组长、联络员各1人,帮助县彝学学会完成在各乡镇开展工作。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开展活动丰富多彩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活动是社会团体保持活力、体现价值的关键所在。十多年来,特别是2003年换届以来,巍山县彝学学会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和地区特点,按照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活动,既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也扩大了学会在全县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传承和弘扬彝族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和活跃会员以及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长期以来,在每年的火把节,县彝学会都要协同县民族和文化部门,组织农村业余“彝族打歌”队到县城作汇报表演。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节日,来自全县四面八方的彝族同胞齐聚县城,在四方街小广场或体育场,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欢歌起舞,其他民族的同志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打歌”队伍中,烘托出了其乐融融、热闹纷繁的节日气氛,呈现了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景象。在2003年县彝学会换届期间,组织了大型的彝族打歌队伍,在县城古楼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彝族打歌大联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5年 11月,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大理州彝学学会在南涧县隆重举办了大理州首届彝族服饰展演,巍山县彝学会派出了20人的队伍进行了精彩的彝族服饰表演,东山彝族女子服饰、马鞍山彝族女子服饰、五印彝族女子服饰以及传统的彝族男子“阿闭”服饰、“赶马锅头”服饰登台亮相,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媒体的关注。2006年火把节期间,部分会员和各乡镇彝学小组积极参加由县文体局牵头举办的民间歌调和民间音乐演奏比赛,获得了较好的赞誉。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火把节,大理州彝学会在下关举办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彝学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系列活动,巍山县彝学会派出40人的队伍,参加了大型的彝族服饰表演活动,巍山彝族女子服饰表演被誉为“一流的表演”。在当晚的火把节大型篝火晚会上,巍山代表队的彝族打歌表演奔放而浪漫,赢得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此后,马鞍山彝族打歌被国家文化部选中,参加了2006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被誉为“最难学的舞步”。2006年11月9 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举行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彝族打歌、彝族山歌等很多传统的民间歌舞被搬上了历史舞台,被所有参加庆典的来宾称赞为是一次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2007年3月26日,巍山又迎来了一个全国性的庆典活动,中国彝族南诏土主庙开光祭祖大典在巍宝山举行,从迎宾晚会到开光祭祖大典的始末,都体现出了浓浓的彝族土主文化和彝族传统文化气息,来人无不称赞,这才是真正的彝族故乡。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下,巍山的彝族传统文化在巍山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彝族打歌在广大农村又逐步得到恢复,并蔚然成风。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协作    促进学会自身发展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学术团体,必须做好对外学术交流与互相协作,才能不断开阔视野,汲取养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学会成立以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各地彝学会、各类学术单位、有关专家学者等进行交往和联系,达到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和共同提高的目的。经常保持与省、州彝学会的工作联系, 争取上一级学会的指导、帮助和支持,积极完成上级学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完成好撰写学术文章、组织参加活动等常规工作任务的同时,经常与州内各县市彝学会和州外、省外的各级各地彝学学会沟通往来、交换刊物、相互拜访。近年来,巍山县与州内各县市彝学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学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学会、玉溪市及峨山彝族自治县、丽江市及宁蒗彝族自治县、四川省彝学会、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凉山州各县彝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毕节地区彝学会、六盘水市彝学会等广大彝族地区进行多形式交流,并得到了这些地区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使巍山彝学会的学术研究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县彝学会还与州“白学会”、“回学会”等其他民族学团体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开创彝学研究工作新局面。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努力弘扬南诏历史文化    积极开展宣传性募捐活动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南诏国是唐代由彝族先民建立的威震祖国西南边疆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是彝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南诏国的建立和发展,对西南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祖国西南边疆的稳定,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贡献。坐落在巍宝山的南诏土主庙是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朝皇帝唐玄宗接受南诏第三代王盛罗皮为南诏开国诏主细奴逻建庙塑金身的请求,下旨敕封细奴逻为巍宝山巡山大土主并恩准建盖土主庙的,南诏土主庙因此成为广大彝族最早的总土主庙和南诏根源文化的集中体现。为进一步弘扬南诏历史文化,加快全县旅游文化大县建设的步伐,从2002年开始,在省、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巍山县遵循“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建设精品”的原则,实施了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建设目标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彝族寻根祭祖的圣地”。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全力支持好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在大理州彝学会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7月开始,巍山县彝学会开始向全国广大彝族地区发起倡议,组织开展了中国彝族南诏土主庙宣传性募捐活动。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彝族地区各级领导的积极推动下,募捐活动得到了各地县彝学学会、广大彝族同胞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其他民族干部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截至2007年4月30日,巍山县彝学学会共收到单位捐款数已达100多个,个人捐款人数已达6700多人,捐款总额达218万元。县彝学学会及时编报《中国彝族南诏土主庙宣传性募捐活动工作简报》,共发《简报》二十期,组织编写了《八百万中华彝胞寻梦南诏·中国彝族南诏土主庙宣传性募捐活动纪念册》,在举行南诏土主庙开光祭祖大典时发送给各地来宾,并邮寄广大彝族地区。2007年3月26日,中共巍山县委、巍山县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竣工典礼暨南诏土主庙开光祭祖大典,巍山县彝学会承办了开光祭祖大典系列活动的关键性仪式活动。开光祭祖大典后,又组织编写了《南诏的辉煌·南诏彝王大殿开光祭祖大典记》,将这一纪实性的资料送到广大彝族地区和各有关领导、有关人士,让众人永远铭记南诏的历史。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抢救和保护彝族传统文化遗产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做好彝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是彝学会的重要职责和长期的工作任务,巍山县彝学会把抢救和保护彝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紧迫的首要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尽最大努力抓紧做好抢救保护工作。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展彝族毕摩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彝族毕摩经是彝族的经文,由于历史的原因,大理地区的彝族毕摩经已经没有了彝文记载,是属于口传经文,而这些经文是深藏在年岁已高的彝族文化人腹中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调查,现在已经没有了口传毕摩经的继承人,因此,彝族口传毕摩经在当代遗失的可能性很大。抢救整理彝族毕摩经又是2005年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十一次协作会确定的重大课题,巍山县彝学会面对这种濒危文化的流失,积极组织了彝族毕摩经的编译工作,完成了《大理彝族毕摩经·南部卷》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在毕摩先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全体工作人员历时8个多月的艰苦工作,顺利完成了调查访问、录音、注音和翻译整理等各个阶段的工作,于去年9月底将审定的稿件按时交至楚雄州彝族毕摩经编译整理领导组办公室。全书收录了巍山县濒临失传的口传毕摩经 16种,总字数约60万字。该书将由楚雄州彝族毕摩经编译整理领导组办公室出版发行。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彝族服饰》图书出版发行。巍山历史悠久,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彝族服饰文化独具特色,是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彝族服饰逐渐被同化,服饰文化同样面临失传。2005年,巍山县的彝族服饰被列入大理州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为“彝族服饰之乡”。为传承、保护巍山彝族服饰文化,展示巍山彝族服饰的独特魅力,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巍山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引导和推动彝族服饰产业发展,为发展旅游业服务,县彝学会在南涧县成立40周年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彝学会成立20周年两次彝族服饰展演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巍山彝族服饰的收集整理和《巍山彝族服饰》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该项工作从2006年年初开始策划,5月份开始田野调查和摄影,拍摄照片近3万多张,收集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该书于2006年9月底定稿,11月中旬印刷成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收入了代表全县各类彝族服饰特点的照片350多张,配以介绍文字近8万多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巍山彝族服饰文化书籍的空白。该书的面世,深受省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彝族民歌》光碟出版发行。巍山彝族民歌民谣,是巍山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独创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流传千古而又脍炙人口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时至今日,巍山广大彝族地区还流传着数量相当的风格、内容各异的民间歌舞和口传民歌民谣。如巍山彝族打歌流传至今仍独具魅力,巍山彝族打歌被列入大理州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别被州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彝族打歌之乡”。目前,县人民政府以及县文化部门正在组织申报国家级保护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民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站在为民族负责、为后人负责的高度,认真做好抢救保护工作,并不断发扬光大。巍山县彝学会通过长时间策划和收集,于2006年底确定实施方案,春节后开机拍摄,历时半年的组织实施,《巍山彝族民歌》光碟正式出版发行。该光碟共收入有代表性的巍山彝族民歌17首,均属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原生态民歌。该光碟的合成和出版,对于巍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巍山县彝学学会学术研究成果凸现,在民族文化建设进程中有了自己的思想阵地,逐步显现出了自身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事实证明,巍山县彝学学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的学会,学会班子是一个团结干事、积极进取、和谐奋进的班子。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巍山县彝学学会以高度自觉的民族自尊心和工作责任心,更加团结奋斗、努力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努力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促进民族文化大县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I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大理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