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谱牒故事之亲王成奴
作者 ​中国酋长 2010-03-17
原出处:​新浪博客

凉山彝族有一个亲王成奴的故事。这个亲王的后裔,如今已经繁衍成为凉山彝族现有总人口中支系繁多、人口最多、居住地最广的一个大家族之一,这个大家族是由最初的一个小孩子——乌蒙小亲王的后裔繁衍而成的,凉山彝族自己统称为“俄木”。“俄木”与“乌蒙”都是彝语,是用不同的彝音汉写或者别写而成。
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连连失利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被迫举国远征,纵横11个省,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堵击,连续行军一万八千余里。毛泽东在红军长征途中,即经过云南省乌蒙山区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在《长征》诗中曾写下的“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辉诗句至今还在流传。长征红军在乌蒙山彝区沿途还留下了光辉的史迹。有名的“云南宣威战役”就是在云南宣威虎头山进行的。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毛泽东诗词中所写到的“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乌蒙”、“金沙江”以及“大渡河”等都在彝区。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山位于云南东北、贵州西南云贵两省边境上的13个县地带。金沙江流经四川凉山彝区370多公里;“大渡河”也流经凉山彝区的北大门。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史书中记载,相传“乌蒙”一词是由“乌蛮”演绎而来的。早在唐代,在今云南昭通县一带活动着一个称为“乌蛮”的部落,“乌蛮”一词其实也是彝音汉写,彝语为“乌布乌玛”,“乌蛮”就是彝语“乌玛”的彝音汉写。到了十一世纪,“乌蛮”逐渐强大起来,号称“乌蒙部”。宋朝时赐封这个部落的首领为“乌蒙王”。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云南乌蒙王所在的地方设置“乌蒙路”、“乌蒙军民府”等治所。粤蒙山便因此而得名,且沿用至今。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乌蒙山由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其地势东北低而西南高,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云南乌蒙山最高峰叫石岩尖,位于云南会泽县南部,海拔3806米。云南乌蒙山整个山区群山起伏,如浩海腾波;云南乌蒙山峡谷深陷,如刀切斧削。登高望远,云南乌蒙山中有山,峰外有峰,逶迤连绵,实在壮观。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在凉山彝语中称为“俄木”,是一音多写,或者说那是彝音汉语别写。这个以上说过了,就不多说了。“乌蒙”与“俄木”的彝语最早或者原来的词根本意是“人间最大头衔或者拥有最大官爵的人”之意。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亲王成奴的故事,话又得从“沙马宣抚司”的宣抚使说起。沙马宣抚司——宣抚使传袭至沙马·日播拉惹时,因无子而绝嗣。由老四雅古兹吉——沙里支承袭,统称沙马土司。沙里支又因无子而再次绝嗣。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朝末年,由贵州省的家族贵州宣慰司——阿政(彝音汉写分别有:阿直、阿正、阿则等),即水西安家土司的儿子阿政尼哈上门承袭沙里土司之位。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省水西安家土司的儿子——阿政尼哈,来上门承袭沙马宣抚司一职的时候,凉山彝区的很多人专门去迎接,阿政家也带来了许多顺从人员。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当年水西安家土司阿政尼哈浩浩荡荡带着顺从,从贵州省大方县一带一路骑马来凉山彝区,并上门承袭沙马宣抚司一职的时候,其顺从人员中哪些人做哪些事而来,至今还有个谚语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阿库家背灰来(彝族风俗中,人迁徙或者搬迁到新址,都习惯要带原家火塘里的草木灰走,表示火焰不绝,也表示生命不停燃烧,还表示吉祥。相当于汉族搬迁到一个新地方居住,都要带一罐原地的泥土走一样),齐井家背鞍来,石一家牵马来,吉拉家背茶来,窝则家压尾来,迪莫家背鸡来,地博家守门来,乌蒙家空手而来。”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在凉山彝族中,这句谚语最有争议的是最后一句,即“乌蒙家空手而来”。至今还在凉山彝族继续流传的乌蒙(俄木)家的来源故事中,这句话有五个版本。有的说,“乌蒙家劈柴而来”,有的说“乌蒙家跟随游玩而来”,还有的说“乌蒙家走亲而来”,也有说“乌蒙家误途而来”。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怎么会有这么多说法出现呢?这得从乌蒙(俄木)的最早的家族说起。早先时候,乌蒙家族居住在云南东北、贵州西南交界的地方。前面已经说过,在十一世纪,乌蒙部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号称“乌蒙部”。宋朝时赐封这个部落的首领——乌蒙一世曲舞,乌蒙二世曲义,乌蒙三世列义,为“乌蒙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云南乌蒙王所在的地方设置“乌蒙路”、“乌蒙军民府”等治所。彝族人至今称为“列义乌蒙(俄木)兹”。意思是,“列义乌蒙(俄木)土司”。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土司家,按照彝族的谱牒看,一般是从“木乌”开始算起。“木乌”之后,是“曲乌”,“曲乌”之后是“曲义”,“曲义”之后才是“列义”,“列义”之后就是“乌蒙(俄木)”了。当时的“乌蒙王”共有9个儿子:老大演姑,老二演解,与贵州水西土司家开亲;老三博次,老四博威,与云南昭通地区的子曲土司家开亲;老五比曲,老六比呷,与云南昭通冷舞阿卓家开亲(阿卓土司家元初迁人凉山,汉姓杨);老七减日,老八减扎,与西昌地区的罗罗斯宣慰司——尼尼(两林)土司开亲。老九名字叫“格策”。当时,老九“格策”年少,只有八九岁。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话说水西安家土司阿政尼哈一路人,从云南昭通地区的永善县爬山涉水跃过浪涛滚滚的金沙江,走至凉山彝族地区的地界——现在的雷波县上田坝区千万贯乡的小务基登陆。为了避免阿政尼哈土司在路上遭遇不测,他们来时都一律戴白色的头帕。凉山彝族忌讳戴白色的头帕,所以阿政尼哈土司一行装扮成金沙江边汉族人的模样而来。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千万贯乡上方一个古地名叫“瓦萨牟尔登”(汉语叫石板滩)的地方,水西安家土司阿政尼哈一行人渡过金沙江在那里短暂停留,并且在此清点人数。在清点的过程中,发现多出了一个八九岁的儿童。这个人是谁呢?问儿童,他也完全不知道自己,也回答不上来大人们要问的话题。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好,这个儿童还能够知道自己的家族是“乌蒙家”。乌蒙家和水西家在彝族历史上是老亲老戚。因此,阿政尼哈土司就立刻派一个人返回贵州水西地方,去问乌蒙家是否掉了小孩子。当时跟随阿政尼哈土司来的人都有事情做,惟独这个儿童没有事情可以做。因此,在没有问明儿童是何家族人之前,就暂时安排一个轻活路给他干着。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轻活路就是让这个儿童在途中煮饭时劈柴燃火。后来的“乌蒙家劈柴而来”就此传说开去。话说被派去贵州水西地方,去问明这个儿童是何人的那个大人呢,由于路途遥远没能及时回来报告消息。甚至这个人一去不复返。一年左右后,才有消息报告,说那个少年是乌蒙家的小王子,是乌蒙小亲王。“乌蒙家跟随游玩而来”这句话就这样传说开的。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少年儿童后来才知道是乌蒙家的老九,后来大家都称呼他为“格策”,意思是“降了官职的小王子”。乌蒙小王进入凉山后,生育了五代人,即鲁子、特字、麻定、阿素、普故。其后代“普故”又生了七个儿子:即井窝、那呷、减董、娄古、谱色、能指、碰惹。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凉山彝族中的乌蒙(俄木)大多是普故的后人。人口已经发展到10多万左右,也是凉山彝族十大家族之一。清朝云南总督吴三桂血腥镇压少数民族,云南和贵州很多彝族逼迫逃往凉山,云贵很多乌蒙家也逃至凉山。如凉山的四大土司之一的岭土司家,即岭光电家就是这次从云南逃往凉山投靠冷邦正大土司家的。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小王子进入凉山后,由于土司的势力不断衰弱,在黑彝奴隶主的势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解放前乌蒙小王子的后代(汉姓乌、蒙、王)在凉山各地都成了黑彝奴隶主的庶民,有的成了黑彝奴隶主的奴隶。AU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