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凉山雷波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因为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圣乍”、“阿都所地”、“义诺”、“彝汉文化交融区”四个民歌色彩区,这些地区在语音、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差异催生了优秀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基于民歌是保留民族特色最好的音乐种类的观点,本文选取了近百首雷波县彝族民歌作为研究对象,从调式、节奏、旋律线、乐曲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音乐文化学的全方位研究,以弄清雷波县彝族民歌的音乐全貌及其与文化背景的相关性。
关键词:雷波县;彝族民歌;语言特点;音乐形态;唱法分类
一、引言
雷波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有27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彝汉杂居的情形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雷波县独特的地域特征,使得当地彝族民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圣乍语区、阿都所地语区、义诺语区等传统彝族民歌,还有其他民族创作改编的新民歌,这些民歌见证了雷波县的前世今生,展现了雷波县鲜明的精神面貌及人文风俗,是传播当地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大载体。雷波县彝族民族种类多样,众多研究人员对其开展题材、色彩区分类,客观地展现彝族民族的整体特色。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雷波县彝族民族得以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各地。为此,专业学者针对彝族民族的传承与保护展开了广泛研究,2006年,雷波被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的称号,充分表明了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代表性及多样性。为切实推进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传承发扬,有必要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探索研究。
雷波县彝族民歌的语言特征及色彩特征:
1.语言特征
雷波县不仅表现出圣乍语区、阿都所地语区、义诺语区三大方言区的语言特征,还包含彝汉交融的第四大方言区。其中,圣乍方言广泛应用于瓦岗所什诺伙片区,阿都所地方言广应用于瓦岗所什格伙,义诺应用于莫红、西宁、马颈子等地区,彝汉交融的语言特征则体现于田坝、永盛、黄琅等杂居区。这些方言区都表现出突出的彝语语言特征,鲜有元音,主要包括有紧元音、紧喉元音、松元音等,演唱期间需要做到张弛有度;辅音偏多,主要包括有浊音、清音,这些辅音普遍存在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1]。雷波县彝族民歌歌词充分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或是一些重要时节演唱的音乐,或是日常口头吟诵的小曲,无不实现了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的有机融合。比如,这首在彝族丧葬仪式上,由毕摩为亡故者吟诵歌唱的民歌——阿古啊!天上有条道,地上有条道,地上母猪拱的道。歌词通俗易懂,将丧葬仪式的指向进行了有效明确,以此表达了对亡故者家属的告慰之情。
2.色彩特征
如前文所述,雷波县因为其所处的地域较为独特,所以形成了包含圣乍语区、阿都所地语区、义诺语区在内的三大方言区,以及独特的彝汉文化交融区。这些方言区因为各自语言特征的各不相同,从而造就了雷波县彝族民歌的多元化特征,进一步催生了彝族民歌色彩区的形成。其中,圣乍色彩区彝族民歌表现出突出的吟诵特征,歌词多以依字行腔、腔少字多为主;旋律敦厚淳朴,音域较窄,不过在流畅行进中偶有产生跳进,并且时常会出现各使用的装饰音;民歌整体风格平顺灵动,且大多为叙事性民歌。阿都所地色彩区彝族民歌激昂清脆,行腔洒脱宽阔,旋律起伏犹如行云流水,广泛应用“高腔”这一代表性唱法。义诺色彩区民族是雷波县彝族民族的重要代表,其曲调悠扬婉转、结构统一规范,歌唱音线优美动听,可充分展现雷波县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及人文风情。义诺色彩区彝族民歌主要可分为高腔、平腔两种唱腔,前一种唱腔音域十分宽广,音程跨度突破十二度,有的更是突破两个八度;通常情况下,中声区以下采用真声演唱,高声区则采用假声演唱;另外还会出现大量的装饰音及五、八度下滑音,节奏多变,腔调婉转悠扬。较为常见的调式包括有商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徵调式等。后一种唱腔的旋律悦耳动听,音域不超过十度,曲调发展柔和,通常采用真声演唱,节奏节拍规整稳定。彝汉文化融合区民歌形式丰富,对传统彝族民歌特色进行继承的同时,还融合了丰富的汉族音乐内容,以此产生了一字多腔的丰富节奏型,旋律富于变化,极具艺术表现效果。
二、雷波县彝族民歌的分类
雷波县彝族的历史、文化大多是通过口头传承的,并且传承载体尤以民歌为主。诸如对于民族发展历史、伦理思想道德、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记忆传承,彝族人民长期以来都有赖于唱诵民歌的方式。雷波县彝族民歌大致包括有丫合(山歌)、媳西尼几(婚嫁歌)、伙格(聚会娱乐歌)、厝史依纳(葬礼歌)等。
(一)丫合
丫合,在彝语中的含义为放声歌唱。雷波县彝族山歌一般在山野田间演唱,歌词内容通常表达的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或者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早期,丫合多为独唱,也就是个人的即兴演唱,如今演唱形式越来越丰富,产生了结构精小的对唱、套曲形式的领唱和齐唱等[2]。在陈述唱词中,雷波县彝族山歌节奏与自然语言的节奏相近,旨在简洁明了地表述演唱者内心的话,充分表达演唱者的思想情感。比如,雷波县彝族山歌《苦歌》——苦啊!成天成夜为主人做活,心里有说不尽的苦,有苦无处说,只有唱歌诉苦情。
(二)媳西尼几
雷波县彝族女子出嫁时,家中的姐妹会和新娘交换项链、银镯等首饰,在出嫁当天,至亲姐妹还要与新娘在同一个盖头下对唱离别歌曲,以表达娘家的不舍之情。媳西尼几在彝语中意为结婚嫁女,作为彝族婚嫁歌的统称,主要包括有妮惹莫莫、尔伙、作伙等。其中,妮惹莫莫通常指的是彝族叙事歌曲《阿嫫妮惹》;尔伙指的是吟唱,大多为叙事歌,歌词内容与婚嫁无法,具有突出的表演特色,广泛流传的包括有《吉尺约呷》 《呷嫫阿妞》 《兹惹伍伍》等;作伙指的是对歌,且主要为男方接亲队伍与送亲姑娘们相互间进行对歌。在彝族人民婚嫁时,广泛流行男方接亲队伍与送亲姑娘们之间进行对歌逗乐的习俗。比如,彝族民歌《阿县县井转》——姑娘小伙快来转,火钳绕着火塘转,镶刀围着荞麦杆转,蒸柄绕着饭团转,粗手绕着锄柄转,姑娘绕着新郎家转,姑娘小伙快来转。该首民歌描述的是彝族人民在接亲过程中,女方姑娘将来接亲的小伙拉来对歌,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走边歌唱的情形。
(三)伙格
伙格,意为玩唱,另外还有叙唱、唱人唱事等意思。依据内容、体裁的不同,可将伙格划分成三种:
一是礼仪歌,即为在一些礼仪场合中宾朋相互应酬、称颂的歌曲。
二是娱乐歌,多指开阔眼界、诙谐取乐等供人们娱乐的歌曲。
三是叙事歌,既包括唱历史传说的古老歌曲,也包括各事件、人名作为内容或歌名的叙事歌,它们充分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3]。
比如,雷波县彝族长篇叙事歌《机几惹牛夺署夺罗尾》,其讲述了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服饰及家畜的来源,每每在彝族人民高兴时或者家中有喜事时往往都会听到这首歌。
(四)厝史依纳
雷波县彝族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死则焚其尸”的习俗。彝族俗语说:家族再疏远,听到哭声就赶来。《吙啰夺》作为雷波县彝族的一首哀歌,其如同汉族的孝歌,歌词——啊,啊,真伟大;啊,很可怜;堂内主人家,制造铜铁号,号角声声响;堂内主人家,我们这对小伙子,今晚在主人家堂内。该首歌节奏柔缓、音调低沉,表达了演唱者对已故之人的无限哀思。
三、推动雷波县彝族民歌传承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音乐教育
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传承发展,应开展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音乐一直存在失衡的问题,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传承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扮演好开发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角色。在城市地区,教师可自己借助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设备,以及采用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将丰富多样的雷波县彝族民歌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农村地区,因为教学资源、设备有限,难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此音乐研究者及相关人员应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以为雷波县彝族民歌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二)推进音乐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失衡,因此影响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雷波县应紧随时代前进步伐,推进雷波县彝族民歌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对雷波县彝族民歌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陈旧的内容进行有效剔除,并鼓励创作出各式各样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民歌曲调,在这过程中可以以原有的曲调为基础,添加新的歌词来进行演唱。
(三)提炼雷波县彝族民歌的深层价值
雷波县彝族民歌在长期传承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可供开发的价值,因此应当加强对雷波县彝族民歌深层价值的有效提炼,进而推动雷波县彝族民歌传承发展。比如,提炼雷波县彝族民歌的文化价值。雷波县彝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人文风俗等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4]。通过对边缘化的雷波县彝族民歌进行改革创新,在保留雷波县彝族民歌固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元素,进而促进雷波县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雷波县彝族民歌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有原生态歌曲,还有与时俱进的新民歌,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特色。为推动雷波县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相关人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音乐教育,推进音乐创新,提炼雷波县彝族民歌的深层价值等,从多个方面着手促进这朵奇葩的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袁艳,西昌学院艺术学院。
原载:《艺术品鉴》2021年2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四川经济日报,江泽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