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幅神像分别是良渚神像、兵辟太岁戈上的神像和现今彝族巫师传承的彝族上古君王和战神支格阿龙神像(各学者有不同译名如:支嘎阿鲁、支格阿尔、注嘎阿鲁、杰驰格阿洛、阿鲁举热等等,都为音译名,实则都指同一人)。
良渚神像:余杭良渚反山12号墓大玉琮上刻绘的良渚神徽。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为良渚文化。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余杭县和德清县境内。2019年7月6日被列入世遗产名录。是虞朝文化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华夏文明早期文化类型。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考古发现的良渚神像诸多,但神韵基本一致。
兵辟太岁戈:1963年出土于荆门车桥大坝一座小型战国墓中,正反两面都铸有相同的神像。长21.9厘米、内长8厘米、宽6.5厘米。据专家考证可能是古人用来进行预卜发兵吉凶和避开太岁星的法器,带有巫术性质。但直到今天专家们仍未停止对其研究,其身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迷。本文图中中间图就是兵辟太岁戈上的神像。兵辟太岁戈是战国的青铜器,现收藏于荆州博物馆。
支格阿龙:是彝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创世英雄和君王,是全体彝族人民认同的英雄。根据彝族民间记载和传说,支格阿龙应是上古时期的人物,曾带领族人开疆拓土,取得许多辉煌,后来星落滇池。为了记念或记住他,彝族人民口语相伟传了许多其英雄故事,特别是彝族的老巫师们还在传承其画像(如图)。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他存在的年代和伟绩,同时也反映了许多彝族人民的历史。以下是几则关于支格阿龙的传说和典故。
出生
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支格阿龙﹥》中记载:在远古的时候,神鹰滴下三滴血,滴在屋檐下织布的濮嫫妮伊(汉译:濮氏长女)身上,而孕上阿龙。于龙年龙月龙日生。但出生后,不食母乳,不肯母抱,不穿母衣,被母弃之悬崖。谁料,悬崖是龙的家园,阿龙能听龙语,能食龙食,被龙养大。其从小喜欢骑射,誓言要为百姓挣一片天地。
当然在其他地区也有不同传说,说在支格阿龙出生后,整天大哭,惊扰天界。于是天神派食人魔王来捉母子。当母子被捉到空中时,母亲抛出阿龙落到龙宫,被龙养大。
功绩
在《勒俄特依﹤射日月﹥》中记载:在支格阿龙的年代,天上有六个太阳,七个月亮。弄得民不聊生,阿龙为民谋福,经过努力射下了五个太阳,六个月亮。但地上还怪兽。蛇如田埂,蛙如大石,蝇如狡兔、蚁如飞鸽,蝗虫如牛。支格阿龙为民除害,将蛇打如手指,蛙打如手掌,蝇打成双羽,蚁打弯腰,蝗虫打成曲腿。将动物都打缩小了。我不知道恐龙与蜥蜴是否也是这样。
在彝族老人中却有异样的传说。说在支格阿龙前期,人世间是女在上男下。所以,男人要打扮自己,女人则不打扮,女人不嫁给男人,而是选男人走婚。男人们打扮时一般是在头上戴(插)华丽的羽毛,每耳还穿三个眼,分别戴上三串耳环,胸上戴虎狼犬齿(以示威武),并在女人周围舞蹈,供女人挑选。女人聪明于男人,因此,看家理政都是女人们的专权。后来因支格阿龙的兴起,推翻了母系政权,才改变了这一切。他将打扮的事宜交给了女人,而男子只在左耳戴环,以示记念(至今如此)。支格阿龙还用太阳金轮和妇规条缝在头帕(帽)上,让女人实时戴在头上,以示男在上女在下和相映相衬。同时也兴起了婚丧嫁娶,以及祭祖事宜。
关于支格阿龙的传说在彝区有很多。不仅是《勒俄特依》中有章节,《彝族源流》中也有章节。专门整理成书的有贵州版的《支嘎阿鲁王》和《支嘎阿鲁传》;四川的有彝文版《支格阿鲁》和汉语版《支格阿龙》;云南版的有《阿鲁举热》等等。其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如:一是战天斗地射日月;二是斩妖除魔,即擒食人魔“塔博阿嫫”、捉厉鬼“殴惹乌基”;三是捉怪除害,即斩巨蟒、射鱼精,还有制服食人马、杀人牛、食人孔雀,决战雕王、鹰王等等。总之,功劳甚大。
在《彝族源流》支嘎阿鲁源流中有这样描述:在支嘎阿鲁时代,天上策举祖派人访寻地上能做天子的人,找到支嘎阿鲁。天臣依旨意给他取名,相他的头,头上有日月之光;相他的腹,左右生着龙虎;相他的双臂,臂上栖着一对雄鹰;相他的双膝,两脚踏着青色和红色;相他的双唇,红花与绿穗交映。
星落滇池
在彝语中滇池叫“滇帕梳诺”(滇帕指天地分开,梳诺指深海或黑海。喻指滇池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古海)。在彝族传说中支格阿龙最后是掉落滇池而亡。至今四川凉山彝族都还诅咒这个地方(称此地为“达布洛莫”即:荨麻盆谷。指昆明市西山和滇池区域,当地彝族称为“德本洛木”)。他们说自从支格阿龙坠海后,达布洛莫这个地方“青蛙要咬人,荨麻(彝族为达布)要蜇人,厉鬼要害人等等”,所以离开了此地,到现在凉山许多彝族人家在做法事时还在诅咒这个地方——达布洛莫。
关于支格阿龙的死因据《支格阿鲁》中为:一天,支格阿龙的母亲在织布时红针断了,怎么也接不上,喻示要一根九庹九尺长的头发,但被海魔王用青、赤二石压在滇池海底,支格阿龙在下海取长发时,恰巧解救了同被压在石下的青、赤二仙女,青女和赤女(许多彝族学者译为红女、绿女,我认为译得不够准确,所以将其译为青女和赤女,我认为这才是原本)就主动要嫁绘阿龙。在此期间吃人魔王害死了阿龙母亲。返回葬母后,阿龙取了青女和赤女,分别安在滇池的两边居住,约定每处住13天。因阿龙经常忙于为民除害,难以按时回家,二女心生猜忌。都为了多留住阿龙,于是每次阿龙骑飞马来时,各自都悄悄剪了一只马翅膀。使阿龙在飞越滇池时飞马无力,落入滇池而亡。
青、赤二仙在汉语神化中,青女是掌管霜雪的女神,借指霜雪,喻指白发,是吴刚之妹吴洁;赤女是赤帝之女(炎帝之女,即祝融掌南方),名瑶姬,未嫁而卒,葬于湖北云梦巫山之阳,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护佑楚人。
有的学者说,支格阿龙与后羿是同一人,彝族和楚人是一脉相承的种族等等。我想古代到现在,历史变迁无数,也有可能,但需要大家抽丝剥茧、实事求是的去发现。
从以上三幅图看,它们之间有一种神韵,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对支格阿龙的传说分析,我认为这三幅图片,均是支格阿龙在不同时期的画风。再则,小时候我曾经看见过一位彝族老巫师(罗格阿古)在做法事时画过第一幅图,即:良渚神像。当时他在泥板上画时,嘴上还念到:“天地的四方,星星做眼睛,生着水牛鼻,嘴上长磨齿,头上戴羽冠,身披云铠甲,左手握太阳,右手持月亮,骑着红云马,支格阿鲁子是也”。当时我在旁边看时觉得有些疑惑,就刻意问过完他,这头上是发光的吗?他说不是光是鸟的羽毛。我又问红云马在哪里?他说那根横线就是。我说没有头脚,不怎么像。他说上一辈巫师们就是这么画的。
今天,彝学者们在研究彝族古代历史文化时谈到彝族和殷商有关联,彝族和楚人是一家,彝族和印第安人有渊源,三星堆文化是彝族留下的等等。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许多考古发现的符号或文字,特别是殷商甲骨文与古彝文字十分相似(据统计,到目前国内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古彝文刻画符号);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彝族口语相传的典故、传说中能找到相应的元素。
其实最大的因素我认为应该是在5000年以前,中国的大多数民族都是同宗同源的。因此不管是古代神化传说,还是今天的基因测序都具有相似相近性。今天每当考古发现与民间传说擦出火花时,我真的感慨历史的沧海桑田和斗转星移。一切都是因为时空的分隔让后续事物都变了样。
有一句话说得对,研究彝族历史时“不能小看今天,因为今天彝族很弱小,分散在不同行政区域,至今连文字都尚未统一;也不能低估过去,因为国内各地都发现了古彝文刻符”。我们必需要有跳出局限思维看问题的能力,并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不然在研究彝族古代历史或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先秦时期或以前的文化时会陷入迷宫。要么是急于求成而囫囵吞枣,要么是居功自傲去胡乱圈点,或者是先入为主的去搞一些大统论,最后仍然没有还原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