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蒙自彝族尼苏民间传统习俗“祭龙节”。“龙虎”是彝族尼苏民间图腾。“龙”为龙马精神,东方巨龙。“虎”为虎虎生威。“龙虎”意为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彝族尼苏民间世代相传着“龙树”是“龙”的化身,保佑着彝族尼苏人的生产、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安居乐业和国泰民安等。为此,彝族尼苏村寨对“龙树”怀有赤诚的信仰和崇拜,在蒙自市的现有彝族尼苏村寨都有着自己本村的“龙树”。
笔者出生在蒙自长桥海边的彝族尼苏村寨,对彝族尼苏民间传统文化习俗“祭龙节”和“火把节”多次深入其境,感触至深。
据说永宁村的“龙树”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一颗高大的攀枝花树和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清香树为在中间,四周长满成百上千的清香树围绕。葱茏的清香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龙树”林园,郁郁葱葱、生机蓬勃。永宁村民随时清扫保持着“龙树”园内的清洁卫生,清香树的郁郁清香远在百米之外距也能感受到。
在蒙自市内永宁“龙树”独一无二,在红河州内享盛名。二月二的永宁祭龙节,早已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农户积极集资,以村组为单位进行组组杀猪、家家杀鸡,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抬着早已准备好的粑粑、糖果等祭祀用品拥向“龙树”园。在本村属龙长者的主持下,有序地把各家各户的祭祀用品逐一摆放在龙树脚下的大石桌上,村民按照各村各组的先后到来有序站立,认真聆听德高望重的彝族尼苏毕摩主持口念: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等等。
通过一系列祭龙仪式活动后,毕摩慎重公布《村规民约》,全体人员跟随毕摩一起诵读。内容为: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要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不打架斗殴、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不偷不盗、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等民风、村风、家风村规民约。随后,家有新婚夫妇的自已单独进香,担水浇龙树,祈求早生贵子,家庭兴旺。
有新儿的家庭背着娃娃祭拜龙树祈求健健康康,学业有成。全休村民在毕摩的主持下拴戴吉祥纳福红线等等。最后,组织开展彝族民间习俗技艺展演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
永宁彝族“祭龙节”活动,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民风活动,寓教于乐地传承和保护弘扬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教化彝族儿女要崇善科学、注重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社会有用人材。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信,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乡风文明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