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刍议
作者 崔利军 2021-10-29
原出处:《理论与当代》

image.png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 化 是 “ 一 个 国 家 、 一 个 民 族 的 灵魂。”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遗产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存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为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种;后者可分为宗教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八个方面。深入挖掘、保护、利用文化遗产资源,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对增强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兹以黔西南州为例,谈谈黔西南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几点看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黔西南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珠江水系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素有“三省通衢”“滇黔锁钥”和 “西南屏障”之称。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盛产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全州总人口350万人,州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侗、彝、仡佬、瑶、黎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2.47%,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南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黔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据2018年数据统计: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00多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2项18处、省级保护名录76项90处、州级保护名录244项、县级保护名录501项。有布依“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踩花节”,彝族 “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布依族“八音坐唱”(简称“布依八音”)、布依“铜鼓十二则”、布依“高台舞狮”、布依勒尤、布依戏、土法造纸和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主要代表。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黔西南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中 , 不 可 移 动 文 物 有12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16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3处,涵盖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多个门类。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移动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十分突出。全州建有11个博物馆(陈列馆),有馆藏文物1162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2件(套)、二级文物114件(套)、三级文物277件(套),代表性珍贵文物有东汉陶抚琴俑、东汉巴郡守丞铜鎏金印、战国至西汉羊角钮铜钟、战国至西汉一字格曲刃剑等。还有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历史文化街区、1个历史文化名村和 7个中国传统村落。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黔西南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一) 黔西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近年来,黔西南州为挖掘保护利用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紧紧围绕文化振兴做文章。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先后制定《黔西南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黔西南州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黔西南州传承人管理办法》《黔西南州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黔西南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振兴传统工艺计划实施方案》《黔西南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文化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积极开展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落实文物安全专项资金,增加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推进全州文物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巡查和安全检查,排出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加强文物保护方案编制与项目申报,加大在建文保项目工程监管力度。先后完成贞丰文昌宫保护修缮、兴仁寿福寺保护维修、安龙“明十八先生墓”保护维修、兴仁东岳庙保护维修、安龙兴义府试院保护维修、兴义何应钦街上暨风波湾故居维修、鲁屯牌坊群抢救性维修、安龙招堤保护维修、兴仁三家寨道场保护修缮、望谟“中共黔桂边区委旧址”搬迁、龙广袁祖铭旧居抢险维护、贞丰“马二元帅府”抢险加固、安龙莲花寺保护修缮、安龙兴义府试院、贞丰定边城墙(含观音庙、关帝庙)、晴隆盘江桥整体提升工程,兴义毛家坟石雕、发玉彝文碑、王伯群故居修缮工程,兴义刘氏庄园、安龙明十八先生墓防雷工程项目和普安松岿寺病虫害防治项目和黔西南州馆藏二、三级金属文物修复等 20多个文物保护修缮(修复)项目,确保了文物安全。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开展全州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州文化遗产底细,初步建立文化文物数据库。其次,组织召开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开发论坛会议,研究以 “布依族服饰文化”“铜鼓文化”“八音坐唱古乐文化”为主题的布依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第三,依托民族节日,开展大赛活动,成功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文化名片。第四,开展“百年收藏”“百年美食”“百年技艺”“百年故事”评选活动和黔西南古代文物精品展,展现黔西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第五、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谷艺神袍》《布依八音》《阿妹戚托》《饰韵》《绣花郎》《且且朵》《真爱无语》《指挥家的韵》《胡喜南祥》《习丫们》《布依三月三》《蝉歌》《峰林夕照》《呼天》《妈妈,你不要走》《蒿庵论语》等系列精品节目。第六,开播民族语言,悬挂文字函牌,弘扬布依族、苗族传统文化,树立布依族、苗族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第七,狠抓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完成《布法词典》《布依族摩经》《中国民间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工作。八是整理、出版布依族古歌、情歌、八音专题光盘,填补了布依音乐舞蹈无系统出版物的空白。第九,加强外宣工作,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等公共媒体对外推出黔西南文化遗产资源,展示民族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黔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对列入目录的项目,予以政策、资金扶持。依托兴义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古方红糖有限公司、正丽原生态土布染织作坊、尚兰民族服饰加工坊、兴仁苗族服饰传承基地、石氏面塑传承基地、苗族芦笙制作传承基地、普安鼎鑫石雕民族工艺厂等9家文化企业,大力发展皮纸、布依族勒尤、布依族糯食制品、古法制陶、靛染、布依族鸟笼、织绣、石砚等民族文化产业。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是加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举办培训班,选送专业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等方式,培训苗-汉、布依-汉双语教师、导游。加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积极扶持社会培训产业,目前,社会培训机构已发展到100余家,培养各类乡土文化人才3000 余人。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黔西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力度不够。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全州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478处文物点中,革命遗址有150处,其中,列保的仅30处,占全州列保文物点的6.3%。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革命遗址陈列馆(陈列室)规划和 “消防”“安防”“防雷”建设滞后,日常保养维护不够,红色文化研究不深入,与遵义、铜仁、毕节、黔东南等兄弟市州存在较大差距。全州革命遗址保存状况良好的有34 处,保存状况存一般的有56处,损坏或消失的达60处。损坏或消失的革命遗址占全部革命遗址的40%。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文化产业基础薄弱。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步统计,全州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单位(含个体工商户) 584个,从业人员 6742人,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占整个GDP 比重的0.6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企业少,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人才少,领军人才稀缺,相关配套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文化资源优势未转化为产业优势,自发性文化元素分散。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程度不够。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研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做好产品包装,展现景区形象等方面未实现深度融合,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文化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未充分发挥。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文宣工作格局未全面打开。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遗产宣传以报纸、电视、标语、宣传单、展板、展演等常规宣传方式为主,局限于法定宣传日,宣传展陈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强,一定程度制约影响了黔西南地区知名度的提高和地方经济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少数县市发展理念陈旧,未彻底摆脱经济发展认识误区,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重数量,轻质量”,重视“短平快”项目建设,对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深入挖掘利用认识不足,浅尝辄止,忽略了文化“软实力”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二是体制机制方面。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未建立健全,限制了文化工作者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制约了黔西南文化、体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文化传播方面。未建立和完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体系,文化传播力影响较小,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社会氛围未最终形成。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黔西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导原则与基本措施

(一) 指导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深入挖掘保护黔西南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对地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遵循辩证取舍原则、尊重差异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全面动员与有序推进相结合原则、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原则和党政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基本措施

1. 以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为重点,传承发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以兴义威舍红军战斗遗址、兴仁红军中央军委纵队指挥部旧址、贞丰白层战斗遗址、白岩关战斗遗址、安龙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安龙中央红军总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为重点,加大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力度,完成全州革命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培育打造以兴义威舍、贞丰白层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加强兴义窦氏民居、兴仁曾明辉故居、册亨牙美元旧居、贞丰李晓炎故居、安龙王宪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保护维修,提高历史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水平,弘扬黔西南历史文化。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加强黔西南地方文献、民族文献整理研究,编纂乡土教材,开展以布依族、苗族、彝族为主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推动双语教学,传承弘扬黔西南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加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加强黔西南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组织机构创新。采取“外引内联” 方式,引进外来龙头文化企业落地发展,扶持本土文化社团和小微文化企业,组建文化产业开发合作社,实现机构整合,激发产品研发合力。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产品创新。加大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族食品等民族文化产品和历史文化复制品、抗战文化产品、红色文化纪念品等文博创意产品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本土产品品牌化、规模化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产业结构创新。结合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把布依族、苗族等安置点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当地传统优势种养业、文化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依托黔西南州民族民间文化优势,培育民族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易地移民安置点打造不同类型的产业创业园区、民族风情社区、特色商品小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助推脱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工作,不断增强文化氛围,扩大黔西南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一个地区亦然。因此,加强和改进黔西南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手段、方法既是必需的,更是必要的。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融常规宣传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为一体,宣传黔西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群众干事创业激情。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利用4D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博物馆(陈列馆)展陈方式,开展博物馆(陈列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发挥博物馆(陈列馆)社会教育功能。完善馆校合作体系,加强博物馆(陈列馆)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互补,推进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研究。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围绕贞丰纳孔村、兴仁百卡村卡嘎布依寨、兴义南龙古寨、册亨板万村等重点民族村寨和兴义万峰林、贞丰双乳峰、晴隆“二十四道拐”等景区,深入挖掘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民族村寨、景区标志性建构物及其附属设施,融入展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建筑文化或民俗文化元素,规划打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体验区。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依托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办好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二月二”“八月八”“踩花 节 ” , 彝 族 “ 火 把 节 ” “ 祭 祖 节 ” 等民 族 节 日 , 开 展 “ 安 龙 武 术 ” “ 麻 山 绝技”“高台舞狮”等民族竞技活动,“阿妹戚托”“布依八音”“嗨马舞”“布依戏”“削肖贯”“板凳舞”“转场舞”“竹鼓舞”等民族曲艺展演和民族服饰、民族食品、民族工艺展示,实现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与山地旅游融合发展。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强化人才支撑,加快文化队伍建设。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加强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人员培训;二是加强州内外文化人才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文化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三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中的指导作用。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和督查检查制度,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到实处。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要之,黔西南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合理利用黔西南文化遗产宝藏,充分发挥文化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需从指导原则、保护规划、文化产业、文化宣传、文体旅融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V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崔利军,机构地区黔西南州文物局。
原载:《理论与当代》2020年第3期。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