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阿细支系是一个神秘的部落,阿细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服饰、礼仪、音乐、舞蹈、摔跤、斗牛、节日等民族文化,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红万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例,对彝族阿细文化保护的政策实践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彝族阿细支系;文化保护;政策实践;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0-01
彝族阿细支系总人数约78000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弥勒、泸西、石林、华宁等县,弥勒县是彝族阿细支系传统民族文化最为浓厚的区域,有73,900人聚居在该县。红万村处于阿细文化区域的核心,是数千年来唯一完整保留密枝祭祀和火神祭祀的村寨,这个村既是研究彝族阿细支系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又为研究彝族火文化及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的活史料。
一、彝族阿细支系传统民族文化
阿细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服饰、礼仪、音乐、舞蹈、摔跤、斗牛、节日等民族文化。一是“密枝节”。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由毕摩主持举行神圣的“阿细密枝节”祭神林活动,全村集体参加,按照古老的习俗进行祭祀祭拜活动,用鸡、猪、羊献祭,祭祀的目的是保佑全村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祭祀完毕全村会餐,期间还举行歌舞、摔跤比赛。二是“阿细祭火”。每年二月初三彝族阿细人举行祭火活动,又称为“木邓赛碌”,纪念发明钻木取火英雄木邓,通过钻木取火、火神游行、绘身祭火、赤足跳火、传统歌舞活动等把祭祀火神逐步推向高潮,祭火仪式返璞归真、粗狂奔放、激情四射、释放野性、充满欢乐,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又有视火为万物生灵神秘的祭祀,堪称“东方狂欢节”。三是“阿细跳月”。有老年舞和青年舞,老年舞弹小三弦,青年舞弹大三弦。大三弦音响洪亮、厚重稳沉、气势滂湃,加上琴码铁片的撞击声,使大三弦成为跳月中最富有魅力的乐器,风靡阿细人聚居的山山寨寨。
二、彝族阿细文化保护的政策实践
红万村阿细祭火节影响甚广,海内外重要媒体都作过报道,已成为彝族阿细文化的重要标志。2006年云南省政府把红万村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建设项目,投入资金623万元,实施了特色民居保护改造、特色产业培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民生改善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等工程。一是对315户民居墙体外观进行改造修缮,统一为红土色墙体和彝族土木结构式建筑风格,消除瓷砖等不协调性材料。对村内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型;二是在主街道旅游线路两侧墙体上创作以阿细祭火、阿细跳月、阿细劳作等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墙体画500幅,突出彝族阿细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三是改造祭火广场,对祭火广场坑洼不平、杂乱无章的场地进行平整,重新铺设石板,增加看台,使之能够容纳800—1000名游客;四是对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改造,既满足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又具备彝族阿细文化的展览功能;五是完成了彝族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组建一支既能传承阿细跳月、阿细祭火、阿细先基等文化,又能表演民族歌舞节目的演出队伍,配备必要的灯光、音响、服装、乐器等器材;六是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将原红万小学改造为可容纳60人住宿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此外,提升了红万村内道路、绿化带、垃圾房、公厕、安全饮水等旅游基础设施。通过系列项目的实施,保护了彝族阿细文化,调整了红万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优化了人居环境,探索出一条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彝族阿细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投入资金少。彝族阿细支系村寨大多处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普遍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中央安排每个村寨的项目资金仅有100万元,难以撬动足够的社会资本;二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落后。彝族阿细支系的村镇,大到水、电、路、环保设施,小到停车场、公厕、标示牌,都难以满足村镇加快发展的需要,企业感到投入大、收效慢,严重制约社会资本和人才流入;三是传承与建设的矛盾突出。在工業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彝族阿细支系传统民居被造价低廉的简易建筑取代,村镇格局和民居特色破坏严重。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规划设计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民族村寨的“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彝族阿细支系村镇产业落后、结构单一,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基层干部群众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高,还存在有“等、靠、要”的思想。五是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挖掘。由于资金和人才等原因,对彝族阿细文化发挖掘整理不够,传统饮食文化、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等缺乏宣传和包装,还没有真正形成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没有通过商业演出给群众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
四、对策建议
彝族阿细文化资源禀赋独特,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建议:一是继续完善建设规划,加强彝族阿细村镇民居的保护与建设,使民居更好的体现彝族阿细文化特色。二是围绕“阿细祭火”乡村旅游品牌,引入社会资本,策划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做到春观阿细祭火、夏赏阿细跳月、秋摘生态果蔬、冬补阿细美食。同时,引进资金加快彝族阿细村镇相关民族农产品、民族工艺品的精深加工,开发民族旅游商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加大彝族阿细文化的打造力度,对彝族阿细村镇群众分年龄进行彝族阿细文化、歌舞、特色餐饮等培训。四是提升彝族阿细民族歌舞表演队,进一步挖掘传承彝族阿细民间歌舞。在原有的基础上聘请老师进行指导与排练,排练出更具彝族阿细文化特色的展演歌舞节目。五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群众自建、集中居住、社区管理”的原则,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群众集中居住。六是培育特色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中发展的连环推进模式,为民族地区扎实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云发2013﹝14号﹞);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3〕101号)。
(原载:《人间》 2016年33期,直接文字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