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濒危”语言子君语令人担忧
作者 马克·麦金农 2010-11-13
原出处:加拿大《环球邮报》

  郭春泉(音)拒绝对孙子们讲普通话。他要确保他们学会他自己从小到大所说的语言:子君语,即便他们只能对彼此说这种语言。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语曾在云南的几个小城占统治地位。但今天,仍在讲这种语言的人却寥寥可数,而且都年过四十。即便在子君语诞生的地方子君村,只有在郭春泉和几个退休老人打麻将时才能听到这种语言。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推行普通话50年后,子君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中国濒危语言之一。但是,当中国本月开始人口普查时,无论是18个问题的短表和45个问题的长表都没有要求公民们回答他们认为自己的母语是什么。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对于是否把语言问题纳入普查有过争论,但最后认定这条信息“无关紧要”。鉴于普查人员问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从教育程度到家里有几个房间,略掉语言问题让担心一些中国语言将要消息的人感到困惑。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专家陈锡周说:“他们没有问我们确实需要了解的问题,倒是问你有多少套房子,几室几厅。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北京视为国家统一工具的普通话在中小学占统治地位,但中国有众多方言和语言仍在使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说两种语言:在公众场合说普通话,跟家人说地方话。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语是彝语的一支,彝语属于藏缅语族,有自己的文字。彝语目前约有200万使用者,似乎还没有灭绝的危险。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子君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危”语言,10年前已知会讲子君语的人只剩下100个。这个数字现在肯定更小,尽管不会有任何人口普查数据予以证实。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原文题为《中国“濒危语言”消失令人担忧》,刊载于2010年11月11日《参考消息》。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延伸阅读:关于子君村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距乡政府所在地1.50 公里,到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8 公里。辖4 个村民小组。截止2006年底,有农户1290 户,有乡村人口3300人,其中农业人口3300人,劳动力228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73人。全村国土面积1.94 平方公里,海拔 1,896.00米,年平均气温13.84 ℃,年降水量800.00 毫米。全村耕地面积1,705.50 亩,林地1,200.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808.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809.00 元。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290 户,共乡村人口3300人,其中男性1600人,女性1700人。其中农业人口3300人,劳动力2286人。该村以彝族为主,其中 彝族2650人,汉族35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0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5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7个。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专著:《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是昆明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居民。他们勤劳智慧,纯朴善良,积极进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对国家对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子君人先民属于滇池地区最早的土著人。早在先秦时期,滇池周围地区已邑聚着“滇”、“劳浸”、“靡莫”等部落,“君长什数”,“同姓相扶”,“滇王”是滇池地区数十个君长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滇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已“耕田有邑聚”,“肥饶数千里。”据子君当地故老口碑相传,其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即居住于“提味苴”(子君语“狐狸箐”),也就是今跑马山至呈贡天子庙一带,并筑有土城。唐宋时期,“徒莫祗蛮”始见于史载,子君人先民“撒摩都”(些么徒)为其一支;南诏末有所谓“乌蛮三十七部”,些么徒莫祗蛮(撒摩都)分治河阳(今澄江)郡地,占据强宗部(今阳宗)、休制部(今玉溪)、步雄部(今江川)一带。南宋时期,在今罗平、师宗、邱北、泸西、弥勒一带以彝族先民为主建立了“自杞国”地方政权,自杞国在善阐府(今昆明附近),子君人先民为其主要居民。明清及至民国,“撒马都”、“洒摩”、“些门”、“自杞”、“子肩”、“子精”、“子荆”、“子间”等称呼不绝于史载,实皆为“子君”的自称或同音异写。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杨成志、江应梁先生调查,“子君”散居于昆明县属珥琮镇、义路乡、大耳村、普自乡、羊甫头诸地,约一千二百余户,五千余人。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汉夷分治现象无存以及汉化教育的推广,子君人汉化程度日深。新中国建立后,只有大耳村(子君村)是滇池东岸迄今仍保存“乌蛮撒摩都”(子君人)这一族称的唯一聚居地。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又是一个地名,她是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政府下辖的子君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子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子君村过去有许多建筑设施,“三山六塘桥七座,一阁四坡祠十三”,仿佛其历史状貌依稀可辨;护国寺、古墓群遗址、历代碑刻等文物古迹,既可证子君历史的源远流长,又可窥子君文化的沧桑巨变;土特产向以茭瓜、荸荠、苎麻、黄豆等出名,特别是“子君饵块”享誉四方。近百年来,出过不少工匠和名医;历史上还涌现了一些文人武将,尤以有“云南近代经济掌门人”之称的缪云台最为著名。缪先生祖籍大耳村,族属为彝族子君人这一迷团近年才被揭开,作为近现代知名人士,缪云台不仅是子君人的骄傲,也是全体彝族人民的骄傲。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君人有自己的语言,民俗文化底蕴厚重。跑马节、火把节、跑佛、求雨节、祭祖节……,以及民歌童谣、传说故事、民间游艺等,绚丽多姿,丰富多彩;音乐舞蹈古朴简约,风格鲜明,子君人的传统器乐“阿乌”,据说比周代乐器“埙”还为古老;民间舞蹈婀娜多姿,风趣优雅。这一切,都曾记忆、传承着子君人历代先民的聪明才智,传递出色彩斑斓的乡土民俗文化气息。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编写子君村村史,是子君几代人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能清楚本民族的历史及发展变化,能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所有子君彝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在区委、区政府、矣六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子君村委会的领导积极行动,于2005年8月组建写作班子,正式实施村史写作。编写组由毕双才、杨林、郭贵、郭春泉、李绍增、李文忠、毕加贵、毕加祥、龚李华、董加贵、洪健、王正华、白兴发等人组成。在近两年的编写当中,他们一面认真挖掘、搜集材料,一面到市、区和有关大专院校图书馆查阅文献记录,还赴昆明附近有关州、县彝族村寨进行调研,并找到有关人士座谈访问。写出初稿后,最后交由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的博士、博士后白兴发教授统稿主编。之后,在初稿基础上又进行多次修改,并分送区、乡有关领导及有关彝族老领导和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审阅。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将于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30万字,图文并茂,照片50余幅,附地形地貌图。印刷3000册,全部为精装本。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书正文分为十个部分:(一)族源、族称,(二)村落、人口,(三)经济社会发展,(四)教育、卫生,(五)语言,(六)风俗习尚,(七)宗教信仰,(八)文学艺术,(九)文物古迹,(十)人物。有序言、附录、大事记、参考文献及后记。本书对子君彝族族源作了考证研究,综合性地记述了子君村历史、地理、语言、婚丧、宗教、人物、特产、文学艺术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诸方面的情况;通过文物图片、实物照片再现子君彝族的古老历史,通过对古老的民歌民谣的搜集整理,反映子君文化的源远流长。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的出版问世,向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君、认识子君的机会;也是顺应城市化发展。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q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