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山非遗文化——彝族葫芦笙舞
作者 映象文山 2020-06-12
原出处:映象文山

《葫芦笙舞》因其舞姿独特,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葫芦笙舞》属民间传统舞蹈,以集体性为主,无特定的传承人传授和编创,主要是通过节庆活动,由长辈们自然承传。全村共有3个业余文艺队,参加舞蹈活动的有婆媳、妯娌、姐妹、母女等。业余文艺队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年龄15岁,也有6、7岁的小女孩在场边上模仿逗趣,文艺活动主要由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化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钟天珍老人及扬应军老人(葫芦笙吹奏者)领头组织。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jpg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jpg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笙舞》除在荞菜节举行活动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十五这几天,全村男女老幼都会自发聚于村中场院上尽兴歌舞,舞蹈共分七路,每一路都有固定的舞曲。舞蹈的特点是: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来带动腰肢、胸部和下颚部,呈“S"形前后自然曲动,节奏缓慢,动作有一种下垂感。内容主要表现从种棉到纺棉织布等一般生产劳动的过程。舞蹈由一男双手持葫芦笙吹笙领舞,边吹边跳、时而跺脚、时而踢腿、时而俯身、时而翘首、时而旋转横扫,古老悠扬的旋律在他的十指间流出。众女则和着葫芦笙的旋律摆腰、翘臀、耸肩、颔首,双手做着种棉、收棉、纺棉、搓麻、织布等动作。舞者时而慢跳着向四周散开,时而快速涌向吹葫芦笙者,高喊出“喔—喔—喔”的声音。“S”形前后曲动的舞姿动态贯穿始终,保留了远古时代原始舞蹈的遗风。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jpg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倮人的舞蹈、服饰、生活习俗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每当节庆活动,周边的汉族、苗族等村民都会赶来观看,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1987年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到此地收集过素材,并称赞曼竜花倮人的舞蹈是“中国式的迪斯科”。花倮人的舞蹈曾被抽调到州、县参加过演出,《云南旅游》杂志2001年第11期还专为曼竜花倮民族的歌、舞、民风民俗作了宣传报导。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jpg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肖敏 编辑: 肖敏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文山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