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口弦的娓娓倾诉
作者 □阿克鸠射/文李焰川 2008-07-05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2008年7月4日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制作口弦的能手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是彝族人民身体的一部分,是抒情的嘴,是想象的羽翼,我们不能失去口弦,它已被我们的先辈传承了数千年,我们没有任何一点点理由,眼睁睁地看着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愿是一副小小的口弦,永远挂在你的胸襟上,紧紧贴着你的心房,滔滔把我的话儿诉说……”这是一首四川民间小歌,让人不能不留意到的是,歌词中那副口弦带来的惬意感觉――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童年记忆:口弦叮咚诉衷肠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是彝族人民在文化艺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簧乐器,是一种长约6至1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竹片或者铜片,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其音域宽广、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彝族男女几乎人人都有一副口弦,年轻人每人两三副口弦的也不鲜见。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的叫做“玛便”,铜制的叫做“图史荷合”,有3片到5片不等。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簧牙靠近嘴唇,右手弹动弦片,用气鼓动簧牙产生音响和弦片本身固定的音韵交织在一起,随着口形、气力变化音色,形成铮铮动听、柔和婉转、非常接近口语的音乐旋律,利用口腔共鸣吹奏出不同的声调,从而借以传递心声。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的家乡,也就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一个叫瓦洛觉迪的小山村,村里曾经所有男人都会打制铜质口弦,每个女人都会弹奏  各种调子的口弦。其中只有我的爷爷一个人会打制竹质口弦,是方圆百公里最后一个打制竹质口弦的老人。遗憾的是,2002年6月爷爷80高寿去世以后,家乡就再没有人会打制竹质口弦了,幸好我还保留了一张爷爷打制的竹质口弦的照片。我的父亲则打制铜质口弦,并且在我们村是打制得最好的一个,家乡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他那儿学习打制铜质口弦的技艺。父亲的学徒包括如今的口弦大匠某色里古和我的哥哥,某色里古天生悟性高,成了昭觉县打制口弦的大匠,我大哥只能排名第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大哥放弃了打制铜质口弦这门传统技艺,常年在外打工,只是彝族年和家里有急事才回来一趟。而父亲年事已高,眼睛不好,自从爷爷去世后也彻底放弃了打制口弦。如今,我的那些侄儿们都在学校读书,打制彝族铜质口弦这门传统技艺已经完完全全在我们家失传。其实,我参加工作之前的所有学费都是父亲和大哥用制作铜质口弦辛苦换来的,所以我对口弦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色的口弦大匠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月12日,踏着夏日的朝阳,我徒步走进了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村和沟洛村,看到了昔日曾被称为昭觉县口弦村的今非昔比。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憨厚而心灵,木纳而手巧。”这是凉山州出色的口弦匠――某色里古表哥给我的第一印象。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某色里古家住海拔3111米高的四开乡瓦洛觉迪村,父亲某色卓莫精于手工,是远近闻名的木匠。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幼年时,某色里古就对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五六岁时,他就能做出像模像样的汽车模型,七八岁时,制作捕鸟器捕鸟……从小过目不忘、信手拈来。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某色里古能走上制作口弦的路,缘于全村人打制铜质口弦的浓厚氛围。上世纪80年代末,四开乡乃托、沟洛两村共有600余人在打制铜质口弦,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11岁那年,某色里古就加入了这一行列。制作口弦的原材料是报废汽车水箱上的铜片、子弹壳。当时,较普遍的是采用水箱铜片,某色里古因人小剪不动厚厚的铜片,还要靠父亲帮忙剪切。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年后,某色里古打制口弦的技术日臻成熟,手艺明显比别人强。他打制一副四弦口弦能卖1.3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0.80元;现在,他的口弦可以卖到1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4元。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制口弦是件精细活,每道工序都很讲究:先把铜皮剪成块,打制成铜片,再剪切出口弦模型,用磨制器具磨平,再慢慢煨匀,加强坚硬度。然后划出舌片,挑出舌片,翻卷成型。最后进行剪头,功夫必须到家,火候必须到位,口弦头尾重量一定均衡,否则弹不出声音。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学打制口弦时很辛苦,手掌都要起血泡。由于用力过大,小拇指被磨制器具磨压出厚厚的老茧,会失去知觉。”某色里古说。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行阿克日呷说:“某色里古打制出的口弦,吹奏时手掌会有震颤感,有立体音,所以很抢手。我们很想学,他也在认真地教我们,但是,我们始终学不到位,原因是打制口弦主要靠的是个人悟性。”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某色里古一天能打制15副口弦,一个月能打制出400副,他以每副8元的价格,以一次三四百副的推销方法转给批发商,月收入可达2400多元。他的手工技巧也逐渐走出大山,被外界所认知,长期固定定货的就有5个批发商。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某色里古那天,恰巧彝族山鹰组合主唱吉克曲布也专门从北京慕名来到某色里古家,为即将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失落的口弦》量体裁衣。他对某色里古许诺说,以后打制出的各种口弦,他以每副10元包了,让某色里古一家高兴不已。刚送走吉克曲布,在昭觉采风的珠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导演于得水又从县城赶到某色里古家订制口弦,为即将在凉山拍摄的电影做准备。遗憾的是,吉克曲布刚把已打制好的口弦都收购走了,让于得水扑了个空。他约定某色里古下次一定要给他的电影剧组准备50副口弦。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打工浪潮席卷彝寨山村,四开乡打制彝族口弦的艺人从原来的600多人,锐减到了现在的4个人。这门技艺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失落的口弦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还在,然而让人感到失落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彝族人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彝族姑娘们悄然收起了她们惯常别在胸襟的口弦,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村、沟洛村,以及美姑县拉玛阿觉乡的口弦作坊也失去了往日的叮当声,陪伴了彝族人几千年的小小口弦似乎已经被人淡忘。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是彝族人民身体的一部分,是抒情的嘴,是想象的羽翼,我们不能失去口弦,它已被我们的先辈传承了数千年,我们没有任何一点点理由,眼睁睁地看着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爱吹弹口弦的彝家妇女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g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