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香营古镇和神奇的传说
作者 罗清玉 沙马加甲 2020-05-18
原出处:彝族人网 越西彝学

地处越西县越西河上游东岸、现大瑞镇辖区的柏香营,彝名叫“巴哈尔库”,有的也称为“巴哈街沙”。现代汉语词典对“营”字的解释,是古代军队驻扎的地方。柏香营古镇的历史已无从考证,据当地老人讲,三国时期,诸葛亮渡泸水征南蛮在此建兵营,以此地一片原始白蜡林(学名女贞树)为象征,柏香营地名由此而来。
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柏香营一条长700米、宽4米的独街贯穿南北,是古时候越西进苏姑、普雄的要塞,是军事要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有神奇的传说。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苏姑、普雄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经常越过柏香营进犯中所、城关等地,骚扰百姓,袭击官府。朝廷曾经在此筑城池,修衙门,设有天牢、地牢、水牢等刑室,系县衙派出机构。凉山末代大土司岭邦正先祖、邛部宣抚司岭峻翠,其先岭安盘,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投诚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在邛部柏香营,雍正末才移至新民大寨。县衙派出机构对逮捕的罪犯按其罪行轻重关进不同刑级的牢房。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朝廷平叛取胜,在街背后东面修有一座“得胜亭”以示纪念,该亭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毁于战火。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张献忠剿四川时,从湖广陆续迁来一些移民(包括驻军家属),在此屯垦戍边,开始开田造地,种粮养兵。初来乍到的移民住地插草为界。现在柏香营的何家堰子、林家堰子、张家堰子、吴家堰子等等,就是这些移民以自己的姓氏插草为界而得名。初建城池时的柏香营全是木架穿斗的板壁房。街的中部建有一座四楼一底的方形塔式钟鼓楼(木架结构),楼内塑有三个将军像,一楼大将军,二楼二将军,三楼三将军。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民国时期,柏香营已发展到300多家、1000多人口,街上开有客栈、酱盐日杂商铺、烟馆、赌馆等。尤以赌馆最兴旺,农闲及逢年过节,县内及周边各族赌徒都会集在柏香营赌博,赌馆老板供赌徒们吃住。街的东南角有一近千平方米的露天坝市场,供人们进行农副产品交易。东北角是一座七层楼的土墙碉堡,有两个班驻军防守。民国20年(1931年),靖边部司令邓秀廷委越西县大瑞瑞龙村人邓国光为营长,驻防柏香营。驻防柏香营期间,会彝语的邓国光与彝族头人交好,使驻地及中所坝一带彝汉相安。他还在柏香营建市场,每逢1、4、7为场期,普雄、苏姑等地彝族常往柏香营赶场。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柏香营漫山遍野都是白蜡树,蜡虫买卖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每年三月三的虫会,各地虫儿客(蜡虫商)云集柏香营,争相采购白蜡虫销往全国各地,每斤可卖到7.5个钢元,因此柏香营有“蜡虫之乡”的美称。过去有些大户一年的收入可达千两银子左右。蜡虫税也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源。20世纪50年代前,各地三教九流的人都爱聚到柏香营,柏香营是越西南乡仅次于中所的繁华之地。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时的柏香营有三座寺庙,即川主庙、关帝庙和地君庙。其中,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是川主庙(现瑞云小学西墙边),有三大殿,系四合院建筑。中间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天井,天井正中修一个水池,池中修有一座假山,塑有一条神蛇盘绕在假山上,蛇头蛇尾钉有两颗铁钉。三殿中塑有众多的菩萨。天井的北侧有棵千年古槐树,直径有3米左右,树高20多米,枝繁叶茂,几乎把整个天井都遮盖。树的底部有一个大窟窿,洞内可以安置一桌人就餐。大槐树枝上栖息有几十窝青桩白鹤。一到春暖季节,人们上树要捡到一兜多鸟蛋。庙内常年香客不断,逢年过节和三月三、六月十七两大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民国以前的和尚已无人知晓。民国时期有六七个和尚,主持是一位姓张的通明和尚。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川主庙被火烧后,通明和尚去了天皇寺,圆寂后葬于天皇寺外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上的柏香营灾难深重。远的不说,就说民国时期。1943年腊月初七,驻中所国民党292团在一个姓黄的团长和一个姓周的营长指挥下攻打苏姑五里的彝族。国民党兵死伤几十人后失败逃跑,彝族武装在追赶国民党兵时将大河乡(现马拖乡)及柏香营放火烧毁。1945年春,国民党24军第一次攻打普雄失败退回越西驻扎后,黑彝就大股出巢报复抢劫汉区,果基十三支彝人由上、中普雄率领彝族奴娃出来将越西南乡区交界地区大河、柏香营、挖补塘等处汉人村堡烧毁五百余户,抢去牛羊牲畜六百余头,杀死男女老幼数十人,掳去汉人八十余人。从此柏香营古建筑木架板壁房及寺庙荡然无存。“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又把满山的白蜡树全部砍光改土改田。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川主庙,有以下几个神奇的传说。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一:庙中大槐树体内藏有一对金马儿。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外国洋人进庙拜佛,用探测器探得金马,晚上留宿时将金马偷走,往南方而去。金马儿被盗这天,当晚庙中和尚和附近居民就仿佛听见有母马呼唤小马的嘶鸣声。第二天早上,方知金马儿被盗。不久大槐树就枯死,并朝南方倒下。后来,在庙南树尖的落地处长出另一棵槐树来,就是现在川主庙门南的大槐树,树干直径有1米左右,树高15米多。柏香营人已将这棵树作为古树加以保护,林业部门已登记在册。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二:塑在假山上的大蛇被供活。一个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蛇溜下山到池塘中洗澡,被庙中小和尚和香客发现,禀报主持和尚,蛇受惊爬回假山。为此,主持和尚就请有名的铁匠打了两颗铁钉,在庙中做了三天法事,将钉子分别钉在蛇头蛇尾上。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三:供奉于庙子正殿的韦陀菩萨是全国唯一的躬身站立佛,衣角上别有一根大针。那么,为何成这样呢?传说,这韦陀菩萨前世与天上的仙女是恋人,两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因王母娘娘阻挠未成眷属。仙女因触犯天规被打入凡间,投胎到柏香营一户人家,成年后长得眉清目秀,樱桃小口,柳条细腰,美如天仙。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一年三月三赶庙会,少女随母进庙拜佛烧香。跨进殿门刚要跪下,韦陀菩萨喜见前世恋人,躬身站起想去拥抱恋人,少女来不及下跪就含羞微笑离去。有人惊呼:“菩萨站起来了!”韦陀菩萨一惊再也坐不回原位。这就是柏香营川主庙内韦陀菩萨是躬身站佛而不是坐佛的来历。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女回家后当晚就梦见一个英俊小伙子随风从窗口飘入闺房和她谈情做爱。连续多日,天天如此,可醒来又无人影。觉得奇怪蹊跷的她就把梦中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就拿两根大针交给女儿,教女儿如此这般:如果今晚小伙再来,就用两根大针锥他。结果女儿没有按照妈妈的教法去做,与小伙前世有情,当晚只是悄悄地把一根大针别在小伙子的衣襟角上面。两人谈情做爱后,小伙子穿好衣服随风离去。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清早,少女的母亲到庙上去烧香,在叩拜时抬头看见韦陀菩萨的衣襟角上别有一根自己交给女儿的针,急忙回家找女儿问明情况,才知是韦陀菩萨与女儿幽会,他已被供活复原人性。这就是韦陀菩萨衣襟角上别有一根针的来历。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韦陀菩萨的衣角被别上大针后,再也没有去骚扰过少女,少女也因此再也梦不见前世恋人而忧虑成疾,一病不起慢慢死去。因她得的是相思病,按越西汉族习惯不能土埋,以免成精,只能用火烧以绝后患。她的家人请人将其抬上山用柴火化。火化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焚尸的青烟貌似一个少女的身形翩飘升天,恰似嫦娥奔月不见踪影。传说有时夜深人静时,从川主庙通往少女家遗址的路上,还能听见人走动的脚步声。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柏香营因人口众多,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街中部为界划分为两个生产大队,南部为瑞云大队,彝汉杂居,以汉族为主;北部为瑞香大队,汉族聚居。公社改乡、乡又改镇后,生产大队也改为村,现分别叫做瑞云村、瑞香村,两村共有650余户、2500多人口。2006年,柏香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由10名信佛居士带头投资投劳,在古川主庙旧址恢复重建了川主庙。2009年,庙内已塑了13尊菩萨,为和谐的柏香营建设又增加了一个亮点。9Q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