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学之凉山篇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2-11-24
原出处:《凉山日报》2002年09月24日

  彝族传唱文学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文学以传唱为主,内容分女声唱和男声唱。由男声演唱有《妈妈的幺儿子》,男女声二重唱有《明亮的阳光》、《云彩飘远方》、《陶醉的琴声》等。如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穿着红裙子的姑娘哟,你在坡上悠悠的走,倩影投山下;骑着飞马的阿哥哟,你的骏马从崖上过,雄姿映水中。”再有一首叫《情缘》的情歌唱道:“清晨露光太阳让我等待阿哥;夜中思表妹,月亮让我久盼。”写出了姑娘与小伙的依恋。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唱文学中,可称誉为绝唱的,要数《妈妈的女儿》、《阿依阿支》、《幺表妹》和《嘎莫阿妞》等。其中《妈妈的女儿》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叙事长诗,以传唱形式存留于民间。在彝乡彝寨只要听到有人朗诵、吟唱就会有人边听边不停留下眼泪的感人场面。《妈妈的女儿》以“女儿”的一生为主线,采用抒情的方式,详细记叙了一为女性从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开始,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在辛勤劳动中长大成人,后备评价道他乡,最后在逃婚途中被虎咬死的悲剧。长诗如叙述如泣,从抒发对母亲的依恋,追忆对童年的快乐生活。“妈妈的女儿哟,房前山坡是女儿走的地方,屋后小河是女儿洗涤的地方,女儿走了后,成为……”歌词中表达了女儿思母之情和恋乡之情,以生动的比喻、哀怨的悲唱,反映出彝族妇女的悲惨生活。这就是彝族魅力无穷的传唱文学。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斗唱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哲是彝族民间一种斗唱。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斗唱一直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和“创作”,具有口头性、灵活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抒发情感的克哲,又有叙述情节的克哲。婚嫁喜事多用抒情奔放的克哲诗,丧事多用吟唱情感悲伤的克哲。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哲一般分主客多在火塘边举行。婚嫁仪式上说的克哲,其形式一般是:主客双方各自选出代表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辩论,以抒发说者的感情与愿望。若双方在辩论中实力相当或难分胜负,旁者以酒劝住。若双方差距明显,则主动退让,礼貌退让。胜者可获大到牛、小到酒的奖品。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运用于丧事场合的克哲,语言必须委婉、含蓄,感情悲痛,或对死者寄托哀思,或思忆死者的一生,评介其功过,或教育子女化悲痛为力量。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