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与兰花烟
作者 蔚蓝 阿牛史日 沈海滨 俄木日布 2022-12-23
原出处:《人与自然》2012年06期
在彝人的眼中,兰花烟即是他们的魂魄。他们认为“烟源于天上的云雾,又终汇于天上的云雾”,只有代代吸烟,才能向上天表明:“本家有人吸烟,代代烟火不断”,日常生活、婚丧嫁娶都与烟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image.png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处四川省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仿佛颗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历史自然变迁中,被人们遗忘边缘的黑金。他们有许多奇特的风俗,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风味,如“火把节”“达体舞”“抢亲”等,这中间最具情趣和奇特的莫过于烟草文化。燃管兰花烟,烟雾婷婷袅袅飞向空中,象征着家家户户人丁兴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人们的生活平淡而宁静,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深处兰花烟

兰花烟起源何时,彝族史料记载很少,仅能从彝族的“克哲”即谚语中看到简单的记载。如彝族提亲时,媒人与主人的习惯用语中有:“所坐的地方,吸烟烟雾弥漫,酒雾飞扬”等,但都极其模糊。不过在《烟草》一书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些凉山彝族吸烟的记载。该书有:“陕甘盛产水烟,水烟又名青条烟。”《三国志》载,诸葛亮封“武乡侯”是在征“西南夷”的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封的,确切的南征时间是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这次南征,诸葛亮率众征讨的主要对象就是西南蛮,征讨的地方主要指的就是今凉山地区。“蛮”,是当时中原统治阶级对凉山彝族的蔑称,并说南征中,土兵因染上“瘴气之疾”,难以治愈,后得人指教,采“九叶云香草”,燃吸之方止。从其燃吸的情况看,“九叶云香草”当属烟草。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兰花烟”是一种彝族、纳西族、傈僳族人特别喜欢的草烟。燃一管兰花烟,烟雾婷婷袅袅飞上天空,象征着家家户户人丁兴旺。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记述了明正统六年到十四年(1441~1449年)明英宗派兵部尚书王骥率兵“三征麓川”,来过南中,他在军队中也曾使用烟草来避瘴气,而西南土人嗜烟成癖:“烟……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而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王骥同时代,一个叫兰茂的人著《滇南草本》,也有关于西南人用烟草治病的记载:“野烟,一名烟草,性温,味辛麻,有大毒。治疗毒疔疮、一切热毒疮;或吃牛马驴骡死肉,中此恶毒,唯用此可救。”这种“野烟”也许就是原生烟(兰花烟),当时般作为药物使用。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蜀军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兵士年老告退,有的留在四川,有的返回故土。山东的兖州,河南的邓县,是中国鼻烟的始祖,民间的传说和凉山民间的传说一致。他们的共同点都说“兰花烟”就是“云香草”,是诸葛亮发现并通过他的兵士传向全国的。凉山,兰花烟的天堂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世界上植物种属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第三纪以来形成的生物气候比较稳定的热带中心。这个中心与印度、印尼及太平洋岛屿连在一起,保存了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后裔和残遗种。在第四纪气候的多次寒暖交替过程中,一些特殊的地带成为植物迁徙保留的通道。这个热带中心形成时,包括了我国西南、华南及台湾等地在内,而这个中心的西南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成为许多植物的“再生地”和“避难所”。凉山州地处中国大西南地区,恰处在这个中心的北缘。兰花烟极有可能就是这些植物中的一种。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采摘后的兰花烟,要放在烈日下曝晒至半干后收拢一堆捂好,次日再晒至六七成干后,连梗带叶捶软切细,捂上一两天后才晒干。

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万物生长,攀西地区号称“植物宝库”。数千种植物中,兰花烟属其中一种。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凉山海拔高度在325m~5958m之间,年平均气温14℃~20℃,太阳总辐射量达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量800~1200mm,适宜种烟面积达150万亩以上。植物的产生都必须经过漫长的地区进化,具备可供生长的自然条件方可产生,凉山这种独特的小区气候为烟草原生创造了客观条件。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由于独特的地埋条件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幅员辽阔、成土复杂和丰富的土壤类型,加上处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生物气候区,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凉山经济地理》认为,由于地貌的复杂变化,境内的水、热状况很大程度上又被重新分配,从而使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也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区域性差异。因而州内不仅有黄壤、红壤这些适宜烟草生长的土壤,就是岩成土(如石灰土、紫色土)、水成土、半水成土等在州内也应有尽有,且森林覆盖率至今在28.6%以上,林地面积55.6%,约为336万公顷,这为各类植物的生长奠定了基础。目前州内查明尚存的各种植物就达6000多种,兰花烟即在其中占有席之地。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的烟俗烟事

凉山彝人好酒、嗜烟。他们吸烟的历史,从他们“烟为子孙烟”“伸手要烟不羞耻,伸手要酒不羞耻,伸手要饭才羞耻”“姻亲客人未了一杆烟,亲戚朋友来了一杆烟,见面问候一杆烟,吉祥如意杆烟”的谚语便可见—斑。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认为,烟是传宗接代的标志,烟源于天上的烟雾,又终汇于天上的烟雾。代代吸烟是向上天表明“本家有人吸烟,子孙不断”,否则会被天神视为“断根”;于是,人人吸烟,代代吸烟,从不间断,以至于众多妇女也在吸烟。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吸烟已从兰花烟慢慢向卷烟靠近。但丰富多彩的彝族烟草文化,仍是一道奇特的风景。

烟是凉山彝人的“见面礼”,无论在什么地方相见,他们都有互敬烟草的习惯,捏一撮刚好可装一袋的烟递给对方,用彝语说:“依嘟”(即吃烟)。如果与生疏的外来人在途中相遇,他们往往会问:“远方的客人,你要到哪里去7请到家里歇歇,吃一杆烟再走吧!”让客人感到温馨和愉快。被问者可用“咔沙沙”(谢谢)这简单的彝语表示感谢即可,不一定非要到其家中“做客”,也可敬上支香烟表示谢意。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是极讲究崇拜和信仰的民族,他们从古至今都认为传宗接代比任何事情都大,在葬礼上,如果逝者生前吸烟,他(她)的小儿子会在其披毡上系上编好的兰花烟,并为其点上,这就是彝人认为“烟是子孙烟”的来历。现在人们有时也将卷烟插在逝者的头上,代替以前那种古老的做法。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认为“火(烟)是人魂”,因此,在彝族祭祖、叫魂及转魂等仪式中火更不能少。在祭祖活动中,凉山彝人还把烟草作为“祭品”,死去的人如果生前吸烟,此后要在其尸体旁放好烟具、烟末等。彝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祖先那里,不带上足够的食品,不能到达目的地,会被祖先责怪或抛弃。因此,在人死后,各家各户不仅要帮助人家招待客人,还要向前来吊丧的客人主动敬烟敬酒。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人好烟,还有另外个原因是说烟能杀虫消毒。在高寒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彝人用烟灰止血,用兰花烟敷伤口等习惯,而且很见效。特别是在解放前,无论大人小孩,肚子痛了,彝人都用吸兰花烟来治疗。他们认为“肚子痛”是因虫咬所致,吸烟能“闷死”蛔虫。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大小凉山6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随时随地看到的都是很精致的烟袋。汉族称为烟锅。凉山彝人称烟袋为“则俄尔曲”,为黑白两色,也有用大理石磨制的带花纹的烟袋。形状大体分为长圆形和圆形两种,有种呈鸡蛋形用青石或白石磨制的“则俄尔曲”最为名贵,据说这种烟袋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还有些是用白钢或青钢(也有用铜、铁)打制的。彝族民谣里有:“要选带最名贵的烟袋哪里好?比尔拉达(现属喜德县境内)产的白钢烟袋最好”的说法。富裕人用的烟袋,烟竿上还包有银、全或钢片,烟斗上刻有细腻的花纹,并有精制的链条连接在身上。在装烟工具上,最为名贵的要数彝族男子佩带的“裹肚子”,彝语称为“欺溜朱别”,其中“欺溜”是“麂子”的意思,“朱别”是“烟包”的意思。这种“裹肚子”分为三层,是用野生动物“麂子”皮制成。其中第层装火镰、火石,第二层装兰花烟,第三层是钱夹,两头有的留有个小包,各头钉根带子,以便拴在身上,掉在小腹前。既是装饰品,又是实用工具。近来,由于禁止猎杀野生动物,这种“裹肚子”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些用牛、羊皮仿制的“假货”。传说真正的麂皮“裹肚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解放前,只有彝族中的统治阶级如奴隶主等才能拥有,一般老百姓是不能享用的。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明时节种烟草

凉山彝族好吸的主要是土烟。有“兰花烟”和“叶子烟”两种。兰花烟又名“茄叶烟”,属茄科,因其叶呈椭圆形,肥厚油重,与茄叶大小相似而得名。过去有种误传说“兰花烟”是因开“蓝花”而得名,其实不然,兰花烟开的并非“蓝花”,而是淡黄色,花呈锦簇状。至今在凉山17个县市的高寒山区,仍能看到它的踪影。笔者细心观察,其花均无蓝色,都是淡黄色。“叶子烟”又名“草烟”、“辫辫烟”。因其叶长条宽厚,阴干后编成辫子状而得名,其实就是晾晒烟。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兰花烟在每年清明节前播种。彝人常常把苗地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播种前要把地里的杂草收集起来,用火烧过后才下种,这是种既原始而又科学的消毒方法。播种后还要用树枝和蔷秆围护起来,以免人畜践踏,早晚各浇一次水。仲夏开始连花带嫩茎一并采摘。但必须注意采摘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花要全开而又不能萎蔫时采摘,这样才能确保质量。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摘后的兰花烟,要放在烈日下曝晒至半干后收拢一堆捂好,次日再晒至六七成干后,连梗带叶捶软切细,捂上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天后再晒干,这样制成的兰花烟,味浓纯正,清香扑鼻。叶子烟的播种时间和方法,大体与兰花烟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采摘和制作没有兰花烟复杂,只需在成熟后(叶面变黄)采下,放在避风避雨处阴干,并编成辫、圈成团即可。吸用时,切下约一寸长许,揉碎装入烟袋锅或用纸卷吸即可。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凉山彝人也不是一味强调“吸烟有利”的。他们中有少部分人就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如在彝族的训世诗《玛本特依》中,就有:“一户人家要富裕,使用三把锄头:一户人家要贫困,拥有三个烟袋”。这虽说暗指旧社会的鸦片烟,但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吸烟有害健康”早有认识。其实这也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凉山彝人吸烟已从兰花烟慢慢向卷烟靠近。但丰富多彩的彝族烟草文化,仍是一道奇特的风景。7i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人与自然》2012年06期;文字来源:文秘帮。
作者:撰文/蔚蓝;摄影/阿牛史日 沈海滨 俄木日布。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