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山彝族土法造纸术
作者 探秘恐龙山 2019-03-05
原出处:禄丰在线

  造纸术: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造纸术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中华民族文字普及、流传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造纸术始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在蔡伦改进的基础上得于推广流传和发展,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土法造纸术实际上就是“蔡侯纸”的改进和传承。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渊源: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恐龙山彝族土法造纸主要流传于九渡村委会,据老人讲,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十分兴盛。但具体从何时传入,史书无记载,现已无从考证。十九世纪40年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和其助手张之毅来到九渡李珍庄,对当地土法造纸手工业的发展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由张之毅先生编写了著名的《易村手工业》。1990年,费老再度来到恐龙山李珍庄,看到改革开放这里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赞叹不已。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本工艺: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刚散叶的嫩竹剃枝、划破、扎成捆,加生石灰一起放入池子中沤制,沤制两个月左右,去渣、清洗,发酵,腐烂反复碾压直粉末状,然后倒入舀料池反复搅拌,捞出粗料,形成纸浆,用帘床舀制,通过烘、晒等形式制成,最后,将成品打包整理后,即可使用或上市。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意义: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恐龙山彝族土法造纸,是恐龙山人民对古老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地先人劳动智慧的象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虽然这一古老的造纸术由于整个造纸工艺流程多、细、繁、杂,季节性强、时间长,生产时空跨度大,且经济效益不高,但对探索和研究恐龙山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传承和保护。j9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