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悠久而灿烂的彝族文化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彝是继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之后的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彝书记载,彝族自称“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夷”为汉语转写彝音。《史记》是最早记录彝族历史的汉族文献,其中有记载:彝族为夷。1956年毛泽东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此后,“夷族”改为“彝族” 。彝族,有米有丝共兴旺。
彝族历史悠久,其来源说法不一,有东来,西来,南来,北来说,云南高原土主说等。就目前学术界大多看法,彝族为西北南下的氐羌部落抵达金沙江附近,融合了当地濮人为主的土著部落,而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民族。根据彝族文献记载,彝族有千年的历史,彝族先民的原始制度依次经历:哎哺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初期/三皇五帝时期)——尼能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希母遮(父系氏族和家族公社时期)。彝族的奴隶社会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彝族先民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西南绝大多数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其制度文化特征为代表领主封建制的土司制度。由此,南诏故里的大理巍山被认为是彝族人民的故里,这里的彝族自称“土族”,蒙舍诏的细奴逻被奉为土主神,世界各地彝族同胞每年会在二月八日汇聚巍宝山组织祭祖仪式。
彝族文化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属于本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最主要的包括毕摩文化,最早的古彝文文献,最早的河图洛书以及全面的解释,世界最先进的天文历法,先进的中医文化等,还有各种崇拜,土主崇拜,自然崇拜,以及形成文学音乐美术艺术绘画等等。
二、毕摩文化和彝族语言文字
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彝族文化的核心,毕摩,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是彝族社会中掌握文字,通晓历算,从事宗教和文化活动的男性祭司.毕摩主要以经书和祭仪为载体,以鬼神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他们知识丰富,熟悉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他们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毕摩是彝族文化和文字的传承者,毕摩整理和收集着大量彝族文字的文献,彝族文字语言才得以保留下来。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包括六大方言。而彝族故里的巍山属于藏缅语族中的云南西方语,其东山和西山语言又稍有差别。“彝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彝族自称(no su puma)"诺苏补玛"、"乃苏讼纳"。汉文史志称"爨文"、"韪书"、"夷文"、"銮字"等,又称“毕摩文”,是彝族毕摩长久使用的民族古文字,是一种划刻的表意的单音节文字,是世界表音文字始祖,其最早代表《彝族毕摩经》。古彝文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并且是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古文字。已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代表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且萨乌牛说:“彝文原本是创制于原始母系氏族哎哺时代的古老文字,当不晚于夏朝。”
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彝族最早出现记录文字的是哎哺时代,彝族先民已经出现“心想知识,口讲知识,手写知识”“哎君不知年,纪年树上看,哺王不知月,纪月石上祭”。昆明金宝山出土距今1万年至1.2万年前的划刻文字可以佐证。彝族文字可以释读甲骨文。在各类考古的挖掘中遇到石刻文字,大多被毕摩用彝族文字获得解释,比如西安半坡,四川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划刻字符。而目前全球考古出土的600多个不同划刻字符,大多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彝文。甲骨文字符中大部分是古彝文,甚至有说法古彝文比甲骨文更早,古彝文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划刻方式是形成汉文字笔划的决定因素。古彝文向全世界传播促进了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字形成,甚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的文字也来源于古彝文。刘志一教授基于世界各地出土的古彝文字和实物为铁证,说明了‘古彝文-苏美尔文-拉丁文-英、德、法、俄文’的历史沿线”;斑远老先生将古彝文和苏美尔文对照研究后得出了古彝文是‘西欧六国文字鼻祖’的结论。西方学者也认为古彝文即苏美儿(楔)形文字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
彝族文字记载大量的彝族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文学神话等彝族文化。其中《勒俄特伊》、《指路经》和《万字归宗》等经典,堪称研究彝族文化的源头,是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融为一体。《土鲁窦吉》等详细阐释了河图洛书,阴阳八卦五行,十月太阳历法等内容。《玛木特依》是彝族传世教育佳著。为人们所熟知的彝族文献《西南彝志》是记叙彝族历史、风俗的,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
三、巍山彝族文化
1. 巍山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称巍山县),是古南诏王族发祥地,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巍山县北与大理市相连,东与弥渡县毗邻;南面与南涧、凤庆县相邻;西面与漾濞、昌宁县以漾濞江为界。巍山县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处在云岭山脉四大分支之一的乌蒙山起点处,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傈僳等六个主要民族,彝族人口最多。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全县七区一镇,以依山而居的传统,聚居于巍山坝子的东、西、南、北四面山坡,其中又多聚居于东山和西山,形成了巍山彝族的主要聚居区。西山彝族主要为黑彝,地位要比东山为白彝地位高,这也形成巍山西山和东山彝族两种主要彝族文化。
巍山古称“勐邪/蒙舍”、“勐邪龙/蒙舍龙”、“邪龙/舍龙”,属哀牢地。公元738年,“蒙舍”的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诏国”。巍山为南诏王室直属的蒙舍啖。巍山古城也称为南诏古城,是南诏文化的发源地。始建于元末明初,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县还拥有文献名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彝族祭祖圣地、中国彝族打歌之乡、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中国名小吃之乡、中国最佳旅游魅力名县等多项殊荣。“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是巍山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六张名片。
2. 巍山彝族
根据史书记载和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巍山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这些人类就是现今巍山彝族的先民。因此,巍山彝族是巍山的土著民族,主要属于氏羌系统的部落群体。《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自桐师以东,北至棵榆,名为离、昆明。"巍山彝族先民这时分化为嵩、昆明族部落群。西汉曾在昆明族部落群设置郡县,巍山就属于益州郡的邪龙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巍山彝族称为"叟"、"乌蛮"。隋、唐、五代、宋朝时期,巍山彝族称为"乌蛮"。在西南地区,"乌蛮"的分布面很广,大致可分为东部,西部,北部3大片,巍山彝族属于西部乌蛮。即洱海地区至永昌城(今保山)一带。到了元朝、明清时期,巍山彝族称为"罗罗"。《蒙化府志》∶罗罗,"土著之乌蛮也。"巍山彝族的称谓更细化为"腊罗"、"迷撒"、"蒙舍"、"摩察"、"土族"、"土家"、"土俚"等。现今巍山彝族有三个支系∶"腊罗"(腊鲁)支系、"迷撒"(摩察)支系和"格尼"支系。其中"腊罗"支系和"迷撒"支系的人数最多。
"腊罗"支系是新石器时代最早进入巍山境内的居民,现今大多数居住在巍山坝子的东山,也有一部分居住在西山。"迷撒"支系是唐初贞观年间从永昌迁来的。《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蒙化府载∶"境内有摩察者,乃黑爨之别种也。传云,昔从蒙化细奴逻来徙居此"。"迷撒"就是唐代的蒙舍诏"乌蛮",哀牢部落的蒙氏于唐初迁入巍山后,借助当地力量,当了巍山南部(蒙舍诏)的部落酋长,后又获唐支持,统一六诏,建立了历时164年的南诏政权。后南诏政权灭亡以后,蒙氏"乌蛮"逃亡。今其后裔多数居住在巍山坝子的西边山上,也居住在他们先祖细奴逻耕牧地魏宝山山麓一带。"格尼"支系是六七代人前从今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白沙井迁来。现今居住在巍山坝子西边山上。
这三个彝族支系,都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如今,他们都自称"腊罗拔","腊"彝音为"龙","罗"彝音为"虎","拔"彝音指"民族"或"人","腊罗拔"连起来就是崇拜虎、龙的民族。
四、巍山彝族的崇拜
彝族人民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极低,对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自然界缺乏科学的认识,只能依靠最初的抽象思维能力来对自然界作直观的观察和与自身作简单的类比,于是,对自然界的一切作人格化的幻想、加工而产生了自然崇拜,认为天、地、日、月、雷、树、山、水等都有灵魂。随着这种对自然界普遍崇拜的发展和深化,又将自身集团的繁衍及凶吉祸福与活动区域内变化莫测的自然界联系起来,把受到长期崇拜的特定的动植物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或"亲族"观念,于是又产生了图腾崇拜。后来,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完善,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产品的丰富,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和掌握的能力也较前跨出了一大步。社会发展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改变了,人自身间的关系也在改变,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转变,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于是又产生了对人本身的崇拜,产生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形态。这种宗教意识形态在"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基础上,认为人也有灵魂,而且灵魂是永远不灭的,人死只是其灵魂离开了他的身体的表现,灵魂一旦离开了身体就变成了鬼。对祖先的"灵魂鬼"进行不断地祭祀,"灵魂鬼"就可以变为"神","神"就会保护和赐福于子孙后代,于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又虚构出了一种"祖先神"。对祖先神的崇拜就是土主崇拜,崇拜的结果产生了土主庙。
1. 土主崇拜
“土主”当地彝族过去自称“土主”,其祖祠称为“土主庙”。土主是人们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把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英雄人物作为保佑本地的神灵。
彝族故里,南诏发祥地之巍宝山,土主崇拜是其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巍山土主崇拜是从祖先崇拜发展而来,是原始宗教的信仰内容。巍山彝族的土主崇拜,从时间上来分,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两汉以前,彝族祭祖一般是在祖公树,祖公洞,祖公庙上摆上祖先牌位。最早的土主庙是在巍山县马鞍山区的紫金山土主庙,供奉巍山彝族最早的祖先“罗拜”。这一时期的土主崇拜没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主持人和一整套的祭祀仪式。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有认祖和祭祖的活动。
南诏国建立以后,由于南诏王室蒙氏家族的崛起,土主崇拜进入鼎盛时期,彝族先民逐渐对自己的祖先崇拜和南诏王作为民族祖先来崇拜,境内土主庙林立,南诏十三代王都成为土主。彝族土主神的活动活跃,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主持人和一整套的祭祀仪式。从此,土主崇拜成为巍山彝族一切宗教活动的中心。
现在位于现在巍宝山的巡天殿,是南诏王的孙子盛罗皮为了祭祀他爷爷最早建立的土主庙,巡天殿为南诏祖祠,细奴逻被奉为“巡山土主”,在巍宝山巡山保护彝族人民。传说正月十五是细奴逻的生日,每年农历这个时候这里要举行巡天殿祭祀活动,宰猪杀羊,举行打歌祭祖等宗教活动,这是当地保持千年的一种祭祖习俗。
随着南诏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土主崇拜也逐渐衰落,祭祀活动日渐式微。2002年政府对南诏土主庙进行改建,2007年南诏土主庙举行维修扩建工程竣工典礼及开光大典,之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祭祖活动,活动盛大、影响面广,是全国彝族同胞的寻根祭祖活动。祭祀由农历二月初一到二月十五,在巍宝山南诏土主庙里。庙有南诏十三代王等19尊神祗。土主崇拜由此进入全盛时期并延续至今。
巍宝山南诏土主庙的官方祭祀活动分十三步:鸣礼号,鸣礼炮——上香——奏乐(大乐、中乐、小乐)——敬茶、敬酒——敬献三牲——敬献果品——毕摩为来宾打醋汤诵《祭祖祈福经》——向南诏王敬献花篮——向南诏王敬献高香——诵《祭祖文》——向南诏王敬献《南诏奉圣乐》——向南诏王叩首行礼——礼毕,所有人敬香,叩首。所有程序都由专人有条不紊的负责进行。
巍宝山南诏土主庙的民间祭祀以前新村为主。每年祭祀都有组织者负责喂养当年祭祀用的猪并带领全村人祭祀,在正月十四和十五,各户备下香烛、纸钱、“表”等祭祀用品送到组织者家里。村里的组织者和掌事负责带领村里青年把祭祀物品送到庙里,并打扫庙宇,清点并摆放好物品。同时村里的主妇到庙里做斋吃素,帮忙做道禅超度灵魂。为以后几天的祭祀做准备。正月十六是主祭祀日,村里老少倾巢出动到南诏土主庙进行祭祀。青年在掌事老人的指挥下杀鸡宰猪祷告天地、先灵。然后到老君殿祭奠,把老君及所有的土主、土裔“请”到土主庙后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将贡品贡上神翕供桌之后,组织者命人鸣炮。接着师傅带领参加祭祀的人们跪拜念经。跪拜结束,再次鸣炮表示祭祀结束。接着有主持安排人们烧“表”和烧祖先灵牌。最后是参加祭祀的父老乡亲聚餐和打歌,人们围着火塘尽情打歌,通宵达旦。正月十七,村里的人在庙里吃了早饭,掌事的老人安排后续工作之后,整个祭祀活动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在多种崇拜中,彝族人民对祖先神本来就特别的虔诚,对祖先中的有功勋者,对起过重大作用的祖先,当然更要成为怀念和祈求的对象,于是从情绪上对南诏王产生了特殊的、浓厚的感情,除有亲切感外,还有神圣感,这就使他们更要不废其祀,以逾百代而不忘其祖了。
2. 自然崇拜
彝族属于原始宗教信仰,土主崇拜是最主要的,此外,还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也很普遍,多种崇拜并存。北斗星崇拜,黑色崇拜,太阳崇拜,鸟崇拜,葫芦崇拜等和当地道教的宗教信仰影响有关。而从本质上说,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还是河图洛书的体现。河图洛书是彝族文化的根源。
(1)火的崇拜
彝族是火的民族。火,彝文是 ,发音为“莫都”。"莫"意为"雷","都"为燃、引燃之意,"莫都"即火是雷引生、燃起的东西。彝族又称雷为"莫子",意即"响的火"。远古时候,雷电是最原始的、也是唯一的火源。
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天上坠下一个火球,掉在恩接介列山,燃起熊熊大火。九天烧到晚,九夜烧到亮。白天烧得黑烟滚滚,夜晚烧得火光闪闪。天是这样烧,地是这样烧,为了创造人类燃,为了诞生祖先烧。"彝族史诗《阿细人的先基》中说:"折了些小数枝,那出撬老数,撬着撬着,撬出火来了""人们有了火,会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彝族另一部史诗:“用火来御寒,用火来烧东西,生吃生果有生味,熟吃熟果味道美”这些史诗告诉我们火和彝族人民之间生命、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彝族火把节起源于天王恩梯古子到人间收租征税传说,人民不愿意纳税,天王就虫子吃光庄稼。在六月二十五晚上男女老少齐聚举起火把烧死了大部分天虫保护了庄稼获得丰收。火不仅可以消灭害虫,而且还可以驱除邪恶,可见,火带来威力,爱,守护。
彝族火塘文化是彝族灵魂观的体现,火塘不仅给生活在高山的彝族人带来安全温暖,更带来灵魂的归属感。彝族的《指路经》“日无魂难亮,月无魂不明,人无魂难活”“虽然身亡故,人魂确长存”而火塘是祖宗灵魂的化身,是彝族人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彝谚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彝族人死后是火葬。彝族人一生离不开火,彝族人是火的民族。
根据彝族的《土鲁窦吉》关于河洛和先天八卦表述,火的卦象是离卦,离卦代表天体是太阳,在五行中属于南方,代表颜色赤色,28星宿中为南方朱雀星宿,每到大暑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南方朱雀位置,太阳在北回归线,距离中国最近距离。对火的崇拜,对太阳的崇拜,对赤鸟崇拜由此而来。彝族人喜欢红色,喜欢鸟,喜欢太阳,喜欢火。巍山彝族服饰中的图腾图案中充分彰显这些,譬如西山彝族的服饰以红色的茶花作为图案,光鲜靓丽,充满阳光活力。建筑物的墙面上也有象征太阳的图案,古代瓦当上雕刻的太阳的图腾。巍山南诏博物馆里保护着一座道家的宫殿,叫太阳宫。
(2)其他崇拜:道教信仰,虎崇拜,龙崇拜,北斗崇拜,黑色崇拜,葫芦崇拜。
虎,龙崇拜,这些在彝族文献中也能找到根源,根源来自二十八星宿四个方位的划分,西方星宿属于金,代表动物是老虎,东方星宿属于木,代表动物是龙,当地彝族人民熟悉“左青龙右白虎”说法。彝族原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象征着自身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彝族也有称“罗罗”,罗代表虎,女性称“罗罗莫”,母虎。山海经的西王母,道教的王母娘娘来源此。包括十三代国王的名字是父子连名制,每个人名字都带着一个字罗。彝族十月太阳历法又叫十兽历,十兽历以黑虎为首。巍山县古时候叫“邪龙”,邪是喜欢,邪龙是喜欢龙。巍山一些村子会定期举办祭龙的节日。因此彝族文化随处可见鸟,老虎,龙这些动物。有理论认为“天文是文化”的根源是道理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彝族文化,能更透彻一些。
道教在彝族信仰普遍,道教崇尚北斗星,崇拜黑色,崇拜葫芦。根据彝族世界起源说与河图洛书,认为世界由阴阳二气,公母构成,太极图一阴一阳,阳代表男性,阴代表女性,道家崇尚玄,玄牝是黑色的,代表孕育万物的母体,根据彝族五行五色观,黑色在五行中属于水,代表方位北方,代表的卦象为坎卦。从彝族的“彝”构字可见,绞丝形,玄,代表黑。十月太阳历的十个象征动物都以黑来命名,黑色象征尊严权威,巍山西山的黑彝要比东山白彝地位高,彝族喜欢穿黑色和青色衣服。水代表的方位是北方,北斗星本身也是代表水的,五行中代表水的动物是猪和牛,尤其是猪,猪本身也代表北斗。在南诏博物馆展出春秋时期的猪身牛角的青铜牛,祭祖节日杀猪祭祀,星回火把节,其实本质表达的是河洛中的天一生水和北斗的崇拜。彝族即崇拜五行中的火相,也崇拜五行中的水相,坎离相交,水火既齐,体现了中国道家阴阳平衡思想。葫芦崇拜和黑色崇拜一样,葫芦也象征孕育万物的母体,葫芦也寓意多子多孙,根据彝族的传说,史前大洪水是葫芦救了彝族人,彝族人从葫芦中繁衍生息,彝族人死了也会回到葫芦当中。道家叫“壶天”。葫芦也是道家吉祥物,不少彝族的建筑顶上会安置一个葫芦。
五、巍山彝族的民俗文化
1.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据有关史料载,彝族的火把节原为六月二十四日,后来演变为二十五日。火把节又有一个叫法,叫星回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白族和纳西族等和彝族火把节不同,火把上没有任何装饰,彝族火把节上会放着很多东西。从形式看的出彝族火把节更具有典型性。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而巍山作为彝族发源地,巍山彝族火把节更具有代表性。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说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火把节的真实来由应当是火的崇拜,河图洛书。火把节六月二十五号,这天按照彝族河图洛书和十月历法刚好是前半年结束后半年开始,是一个阴阳转换的关键时间。此时,恰好北斗星柄指向南方,相当于北斗星柄在天空上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所以火把节又叫星回节,星就是北斗星,回指的是回归原点,所以这一年对于彝族来说寓意一切从新开始。对于火的崇拜,让彝族人民认为是新生命新生活开始象征而火带来了勇气希望激情。北斗星指向的南方按照彝族看法,南方五行属于火,这一天夏至日,最热的节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巍山在北回归线上附近距离太阳最近,因此这一天也是巍山彝族举办火把节最佳时机。
火把节那天,城区四周的彝族村庄,在村边路口竖大火把,各家各户在门前竖小火把,火把顶为升斗形纸扎的“火把头”,升斗装有火炮、高升、亮条等烟火,火把中部捆着干柴,上面插上花纸做的彩旗、糖果,小粑粑,火把梨等水果,“火把头”和插在火把间的小彩旗上写着“清吉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寿年丰”、“四季发财”等吉祥语。黄昏时,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爆竹声声,高升窜天,恰似五彩缤纷的世界。家中杀鸡宰羊,备办丰盛的饭菜,祭献祖先,嫁出的女儿必须要回娘家过节。晚上人们举着小火把,见人就往双脚下撒松香面,火焰“突”地向上腾起,表示向对方祝福。家里四周也撒小火把,意为驱走邪魔鬼怪,全家老小可以免灾除病。然后,全村人手拿火把,成群结队到田间地头,烧火把,撒香面,祈求丰收,有的村寨打歌打到天明。
2. 二月八祭祖节
云南巍山县彝族人民以农历二月八日为年节。彝族年节,彝语叫"库施",是新年的意思。彝族年节的日期是根据传统的彝族十月太阳历计算的。《蒙化志稿•人类志》记载,巍山彝族“以二月八为年,是日必将道路拦塞,祀密枯。各村皆置密枯树。祀时以黄牛绳系于旁,祝讫,一人持利斧劈牛首,后按人数分剖而归。”
相传古时候,彝族和另一民族因土地问题发生战争;在二月八日这天,彝族部队被包围,情况十分紧急,这时彝族头领急中生智,指挥士兵在山顶、路口烧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组织大家围着火堆尽情唱、跳。有如千军万马,声震四方。这样跳了一个通宵。外族兵误以为是彝族援兵从天而降,就匆匆撤退了。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人们把二月八日定为自己的年节。每到这天晚上,就燃起熊熊篝火,载歌载舞,代代相传,形成固定的节日。这天,男女青年都要认真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借机谈情说爱。清晨开始,彝山上人山人海,小伙子弹着月琴、吹着芦笙,在草坪上跳着欢快的哆嗦舞;姑娘们则吹着口弦,寻机和正在跳舞中的小伙子搭话。中午,摔跤场上鞭炮、火铣齐鸣,开始传统的摔政活动。这项活动从年龄小的开始,依次进行,最后是能手比赛。晚上举行踏歌活动,又称"打歌",据说是为了纪念先人智斗异族强兵的胜利。这一带彝族过年节时,许多村寨有拦塞道路祭密枯的习俗。村寨多置有密枯树。祭时将一黄牛绳系于树旁,祭把密枯树后,一人持利斧劈牛首,后按人数分割带回家。
说法二是源于巍山彝族的土主崇拜。彝族是最早生活在巍山的土著民族,两汉时就在巍山定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有"章帝建初元年(76年)邪龙县昆明夷"的记载。649年,蒙氏部落首领细奴逻当上蒙舍诏诏主,建立大蒙国,因地处六诏之南,故又名南诏。738年,第四代王皮逻阁"奉大唐为正溯",在唐王朝的帮助下,统一了六诏。巍山成为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李隆基恩准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为其祖父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盖庙塑金身的请求,下旨盖庙,并敕封细奴逻为巡山大土主。此后,南诏在各地纷纷建盖供奉南诏诏主的土主庙,到南诏中后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凡南诏势力到达的地方都建盖有供奉南诏十三代王的土主庙。自第一座土主庙盖好后这里便有了彝族祭祀祖先的活动,1200多年来从未间断。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是彝族人民的盛大节日——"祭祖节",成千上万的彝族同胞纷纷来到巍宝山土主庙"寻根"祭祖。巍宝山是中华彝族祭祖寻根圣地。
3. 巍山小吃节和茶马古道
与二月八相关联的一个节日是有名的巍山小吃节。
巍山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名小吃之乡”的美誉。又有“魅力巍山,小吃天堂”的说法。从2011年开始,巍山每年都举办巍山小吃节。届时,巍山小吃节将集中展示大理州各市县特色小吃、特色旅游商品和大理特色烧烤,荟萃了大理州内各地的名、特、优小吃和旅游商品。扒肉饵丝、一根面、蜜饯、青豆小糕、喜洲粑粑、鹤庆米糕 、大理生皮、凉鸡米线 、烤饵块、凉粉、牛干巴等不胜枚举的云南美食。
尤其是一根面,还有扒肉饵丝是巍山的两道名菜。此外还有巍山三道茶。三道茶是回族开发的,但也是巍山一个有名茶文化。
扒肉肉饵丝就是其中的一份很独特的小吃。历史上,皮逻阁还曾经在唐朝使臣来访时特意推荐,从那以后便被传承开来,一度打响了南诏故地的特色饮食品牌,即便是在如今依然是南诏古街上最具特色的名小吃。相传杷肉饵丝起源于唐代,而且就是起源于巍山。据说是蒙舍诏时,宫殿建在罐屿图山上,每年冬至节的时候,诏主都要宴请大将们过节吃饵丝。有一年冬至节的头两天天下大雨,冬雷滚滚,到冬至节那天,阳瓜江水暴涨,在河东春制好的饵丝不能按时送到罐屿图山上,厨师们左等右等不见饵丝送到,无奈的撤去柴火,将大火改为微火煮肉。到第二天早上饵丝才渡过江水,运到罐屿图山上。当大厨师讲用微火煮了一夜的阉鸡肉、猪肉汤锅揭开时,一股浓烈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金殿,尝之味道美极了。于是赶紧把手工切制的饵丝烫好后,铺上香喷喷的烟肉,先端给诏主品尝,诏主吃后,连声称赞∶"太好吃了,太好吃了,今天的把肉真是肥而不减、把而不烂。"并命大厨们快叫大将们来品尝把肉饵丝,众人吃后,赞不绝口。据说那年的冬雷打过之后,次年蒙舍诏就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起了南诏政权。
采茶、制茶、喝茶是在宋朝时期普及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产物。翻阅《续资治通鉴》后可查询到相关记录∶在南宋时期,到泸州经商的大理国族人所带的交易商品中就有茶叶。土僚蛮是滇东北地区的族人,他们所生计方式之一便是采蒸枝,通过贩茶为生。巍山的饮食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的交流与其经过的地区产生了互动。
4. 打歌文化
彝族打歌也称“踏歌”,是云南省巍山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普及的一种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歌”当时已广为流传,除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人们都会彻夜踏跳。
彝族打歌多在晚上进行,开始时先在舞场中央点燃篝火,人们以火为圆心,自然围成一圈或数圈,踏地为节,舞蹈歌唱。如是在白天打歌,则无需点火。芦笙和笛子是打歌不可缺少的乐器,活动进行时,圈内一人或数人吹芦笙,称为“歌头”;另有一人吹笛子,一至二人舞刀弄棍。除芦笙和笛子以外,有的地方还以三弦和月琴作为陪衬乐器。在巍山地区,西山一带的打歌多为男半圈女半圈,如此一圈一圈层层围拢,展开活动;东山一带则多为男一对女一对,如此数十对逆时针舞动,边唱边跳,逐渐形成圆圈,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喉。舞蹈动作以腰、腿为律动,队形变化不多,人数只能成双,手扣手,肩搭肩。
打歌调曲调众多,主要有喜事打歌调、节日打歌调、忧事打歌调、善事庙会打歌调、平常打歌调等。曲调旋律优美,风格独特,曲调进行平稳,音程跳动起伏不大,多为上下句或四句乐段结构。一首曲调可根据舞者情绪的变化和需要,可快可慢,反复加花使用,并能加进自我风格。其歌词形式可分为四句式、六句式、八句式、十句式、十二句式、奇数式等多种,句式则包括五言、六言、七言和长短句等形式。
打歌在巍山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地彝族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飘梁竖柱等重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歌舞乐三者合一的打歌中积淀了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打歌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保护。
2008年6月7日,彝族打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其他艺术民俗文化
扎染艺术
巍山被誉为扎染之乡,扎染用的原料是板蓝根涂染,不会生虫子,防蚊虫,皮肤接触也不会感染。以青色为主,朴实无华又充满美感。五行之中青属木为东方生气,《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巍山彝族崇尚道教信仰,而道家喜生恶死最爱生气,所以常服是青色。同时青色在道教还有生气的寓意。再者从历史来看中国古代“尚青”的传统。青色是“平民色”,道士日常穿青衣也有简单朴素的意味,青色在古代不是道士的专利,民间和汉传佛教中都有喜欢穿青衣的。因此,在扎染里蓝印扎染是最受欢迎,也是最著名的。
巍山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彝族语言本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族,而巍山彝族语言又属于藏缅语族中的云南西方语,巍山东山和西山语言稍有区别但大同小异,语尾和名词略微不同,比如巍山西山彝语的“毕摩”,东山叫“尼伯”。考察的幼儿园得知现在很少有人会学习彝语,甚至彝族语言也不会说了,更别提文字。目前巍山县彝语用的多在彝族村等彝族集聚地,
为了保留这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国家通过了彝族语言规范,并且在凉山彝族地区试行,如今国家不断在彝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推广彝族文字。巍山东山和西山语言稍有区别但大同小异,语尾和名词略微不同,比如巍山西山彝语的“毕摩”,东山叫“尼伯”。彝族语言和文字正面临消失的状态,巍山一些村落只有彝族语言已经没有彝族文字,而如今掌握彝族语言主要是一些老人,尤其是毕摩这一些,青少年已经逐渐以汉语为主,彝族语言渐渐远离生活,至于儿童几乎大部分汉化。好的是巍山古城附近依旧有彝族人保持彝族语言的交流。世界银行项目中也有了针对学前儿童的双语绘图,这表明国家和世界都在关注彝族文化,古老悠久的彝族文化是民族也是国家的也是人类的。
6. 巍山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彝族语言本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族,而巍山彝族语言又属于藏缅语族中的云南西方语,巍山东山和西山语言稍有区别但大同小异,语尾和名词略微不同,比如巍山西山彝语的“毕摩”,东山叫“尼伯”。考察的幼儿园得知现在很少有人会学习彝语,甚至彝族语言也不会说了,更别提文字。目前巍山县彝语用的多在彝族村等彝族集聚地,
为了保留这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国家通过了彝族语言规范,并且在凉山彝族地区试行,如今国家不断在彝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推广彝族文字。巍山东山和西山语言稍有区别但大同小异,语尾和名词略微不同,比如巍山西山彝语的“毕摩”,东山叫“尼伯”。彝族语言和文字正面临消失的状态,巍山一些村落只有彝族语言已经没有彝族文字,而如今掌握彝族语言主要是一些老人,尤其是毕摩这一些,青少年已经逐渐以汉语为主,彝族语言渐渐远离生活,至于儿童几乎大部分汉化。好的是巍山古城附近依旧有彝族人保持彝族语言的交流。世界银行项目中也有了针对学前儿童的双语绘图,这表明国家和世界都在关注彝族文化,古老悠久的彝族文化是民族也是国家的也是人类的。
六、《河图》《洛书》和十月太阳历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源自天上星宿,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银河。二十八星宿也是从银河里面出来的,“河出图”不是黄河出图,而是星宿从星河里出来。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河图洛书的来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河图洛书”最早收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物始纪略》彝族文献,在哎哺时代已有“描绘九星野,画天上星图”“写卷卷天文,成千的天文,上万的地理”。在彝族毕摩文献中有河图洛书和八卦太极等记载,在天台山发现了古彝文字的河图洛书的石刻文物。在彝族传说中, 汉族出于伏羲氏这一支, 而彝族则出于伏羲氏母亲那一支, 彝汉两个民族在远古时期原本就是亲戚, 所以在文化本源上有着一致性。阴阳、图书 、八卦 、五行 、干支,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几大基石, 汉族经典里均有涉及, 但东鳞西爪, 缺乏系统解释。但在彝族《土鲁窦吉》、《宇宙源流》、《宇宙人文》等文献里, 却像一条项链一样完整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不仅有河洛之图,还有河洛之数,更有河洛之解释,而且没有神龟,河马神话附会之说。这些对于研究源远流长的易学文化极为珍贵。
譬如《土鲁窦吉》《宇宙人文论》是彝族先民关于天地万物形成、天体运行、人与天体关系认识的记述。文本在对这种认识里把“鲁素”即洛书翻译为“龙书”称为“十生五成”解释从无到有的宇宙演化;把“付拖”即河图,翻译为“联姻”,称为“五生十成”解释了后天从有到无的演化,并将这二者视为天地运行的根本。彝族的河图洛书和汉族的有个不同就是洛书在河图之前,放在第一位,彝族从洛书中推到出了“十月太阳历”,应用于夏朝,从河图中推到出“十二月历”,应用于商周及以后。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由年 、季、月 、日 、节气与过年日六大元素所组成。一年分五季 、十月、20 个节气, 过一大一小两个年;以五行论五季, 以十天干论月序, 以阴阳论奇数月与偶数月, 以十二属相论日, 大小年独立于月之外 。由此,彝族不仅具有太阴历,太阳历,阴阳历外,还有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兼顾到二十八星宿和北斗星的因素。以北斗星的斗柄指上下两个指向确定寒暑。北斗星斗柄正下指与北方玄武七星宿时为大寒, 正上指于南方朱雀七星宿为大暑。大暑, 是彝族的星回节,巍山县正是在每年六月二十五举行火把节,听当地人说,巍山古城举行火把节活动的时候,地点就定在“拱辰楼”和“星拱楼”之间的北街。这里“辰”指的就是“北斗”。这里的“星”主要是围绕北斗的二十八星宿。道教的《北斗经》:“老君曰。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主宰。”
全国道教圣地之一的巍宝山,山下的十月历法广场就是纪念此历法的。彝族文化和道家的文化关系紧密,彝族的宗教信仰中也有道家崇拜。每年二月八全国乃至世界彝族人民前来祭祖,纪念南诏王细奴逻,相传,道家始祖太上老君曾在巍宝山这里点化过细奴逻,保佑他创建南诏国传位十三代。彝族的河图洛书以及天文历法是彝族宗教崇拜习俗的文化源头。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夷人的“十月太阳历”用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十二兽纪日,“十月兽历”的十兽(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豹、四脚蛇)纪日。埃及、巴比伦、印度也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与古夷(彝)的历法相比,埃及、巴比伦历与夷(彝)十兽相同的有蛇、猿、羊、牛、鳄,与十二兽相同的有蛇、猿、羊、牛。印度的十二兽,几乎是古夷(彝)的十二兽的照搬,只是把“虎”换成“狮”。受古夷历法影响的迹象明显。
“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那是从炎黄时代算起的。现在我们知道,炎黄只是古夷(彝)族群中的两个部落,准确的说,是漫长的古夷部落发展史上,最后在中原地区形成的两个较大的部落。一个民族的文明史该从何算起?自然当从文字创始算起,有了文字,又有了天文历法,说明畜牧农耕已进入到了一个较为发达的阶段。古夷的刻划文字、地下出土文物证明,已有万年以上历史。古夷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也可追溯到万年前的畜牧农耕的初期,说中国有万年文明史,并不夸张。中国与西方的交往历史,过去人们总是要提到“丝绸之路”,其实在汉代以前中国就与西方有了经济和文化的交往。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中国排最后。考古资料证明:埃及,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到青铜时代,其象形文字的创造,测定为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是在苏美尔人之后,由塞姆人、阿摩利人于公元前1800年创建的。印度,其文明的创建大体定在公元前2350年至前1750年之间,三个文明古国的历史,比起我国的古夷文明可追溯的历史要晚得多。中国文明,用梁启超的话,可毫不愧言地称做是“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