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民族文化的四件瑰宝
作者 毕节日报 2017-09-06
原出处:罗德显 杨文斌 周春荣 蒋凤

  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毕节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

  毕节现有的黔西观音洞古人类遗址、赫章可乐古夜郎文化遗址、大方奢香博物馆、七星关区大屯土司庄园、织金古建筑群、金沙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等,无不展示着毕节历史文化的辉煌。

  而以彝族古戏“撮泰吉”、铃铛舞“恳合呗”,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等非物质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风情,更是令人陶醉——

  1.彝族古戏“撮泰吉”

  “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今天,彝族“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倮嘎村走向各地彝族村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初期,“撮泰吉”被发现挖掘出来,至今已有30余年。2006年5月20日,“撮泰吉”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知识,保存祖先取得的劳动经验。其内容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吻合了 “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

  “撮泰吉”是彝语音译,演出时间是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其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彝汉语言释义翻译, “撮”为“人”,“泰”为“进化”、“变化”,“吉”为“玩耍”、“游戏”、“表演”。从整个演出内容看,“撮泰吉”应翻译成“人类变化(进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

  “撮泰吉”演出台词中描述当时“撮泰”的形象和生活状况是:“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哈哲早,省蒙足姆组,周吐一姆夺,省土补姆偎,撮斗戳叟斗,撮菊戳叟菊。”翻译为“远古直眼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水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

  《西南彝志·创世志·天地进化论》载:“古时的人类,人与兽相随,人的模样像猿猴,吃的是野果,穿的是树叶。”《查姆》是彝族讲述万事万物起源的一部创世史诗,它独特的想象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拉爹”(独眼人)、“拉拖”(直眼、纵目人)、“拉文”(横眼人)三个时代。四川凉山彝文古籍《勒俄特依》也描述了古人类的特征:“古时的人类,形状虽像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查姆》、《物始纪略·撮泰的蓑衣草》、《西南彝志·撮泰扛耙》、《实妁糯摩赠(实妁做猴斋)》等彝文古籍对古人类的描写和“撮泰吉”刻画“撮泰”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结合彝文古籍记载和从“撮泰吉”粗犷的面具、行动艰难的罗圈腿步伐以及用抽气声带发音,并发出猿猴般的叫声看,“撮泰吉”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从树上下到地面正练习直立行走时期的生活,也就是从“直眼(纵目)人”向“横眼人”过度的阶段。

  “撮泰吉”产生于何年何月?彝文古籍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撮泰吉”作为彝族远古部落实妁时期丧祭活动的产物是可以成立的。彝文古籍记载:人类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哎哺”、“尼能”、“实妁”、“米靡”、“举偶”、“六祖”等时代。“哎哺”传90代后尼能部族出现,实妁也紧随其后而产生,尼能兴起婚姻,实妁兴起祭祀。有关专家对彝族父子连名谱系进行研讨后,有的认为“撮泰吉”的产生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则认为有八千年以上历史。总而言之,“撮泰吉”的产生较为久远。

  “撮泰吉”面具与其它傩戏面具不同,“撮泰吉”面具主要以长脸、高鼻梁、高眉骨、深眼窝为造型,轮廓突出。造型粗犷古朴,色彩单调无华,极少雕琢装饰,黑底白纹为其显著特色。面具上用粉笔或石灰画出白色各式线条,象征人物高龄的皱纹。

  2.彝族铃铛舞“恳合呗”

  彝族铃铛舞“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乌蒙山区的彝族同胞聚居区。铃铛舞连歌载舞,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起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动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一走一停,缓急有序。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几千年的迁徙历史中,发生了很多战争,为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并为其灵魂回归祖地踏平道路,铲除荆棘,踩死毛虫,于是产生了彝族祭祀礼仪中的“恳合呗”铃铛舞。

  铃铛舞一般由两组男人(最少四人)起跳,舞者边跳边唱,歌词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动作反映彝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虎豹,然后男耕女织生息繁衍的壮阔画面。同时也给死灵开出一条沿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回归祖地的路,好让死灵一路上让开荆棘和毛虫的阻挠,顺利到达祖地,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

  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现在由于观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内容逐渐丰富,场景也不再受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表演风格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姿、酣畅淋漓。彝族“铃铛舞”不仅是彝族民间的舞蹈,更是展现彝族同胞民间习俗及歌舞艺术的历史画卷。

  2008年6月7日,彝族铃铛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铃铛舞”已走入当地的中小学校,被列入部分校园的“大课间操”进行传承。

  3.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一般在年节、喜庆、民族节日或农闲时节表演。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进行舞蹈技巧表演。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滚山珠”曾获得全国民族舞蹈表演金奖和世界民族民间艺术最高奖——“金山杖”奖。此后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引起极大轰动。

  2005年12月,“滚山珠”商标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6年5月20日,“滚山珠”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探究“滚山珠”的起源,绕不开苗族先民的迁徙。

  传说,在远古时期,在大迁徙途中,遍地荆棘拦住了苗族先民的脚步,英勇的苗族青年就用身躯从荆棘丛中滚出一条道路,让迁徙队伍顺利通过,到达现在居住的地方安家落户。

  为了铭记迁徙途中的艰辛,苗族后裔模仿先辈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佐以芦笙伴奏,自创了名叫“地龙滚荆”的舞蹈。之后,“地龙滚荆”更名为“滚山珠”,表演的地方也一步步从坡前坎后转到大雅之堂。

  “滚山珠”一人或数人皆可表演。

  其表演特色是:不管动作多么高难,表演者都要手持芦笙,口吹芦笙,芦笙不离口,吹奏不停顿。舞蹈与芦笙吹奏自始至终协调配合,同时体现“步要轻、转要圆、踢要直、力要稳、跨要开、体要快、蹬要轻”等多个要领。

  另外,“滚山珠”还有一些炫技性的高难度表演,诸如旋仰击鼓、刀丛滚身、倒挂金钩等。

  1989年, 纳雍县组织“滚山珠”舞蹈队配合贵州省少数民族歌舞团远赴广州演出,“滚山珠”一时轰动羊城。1990年,北京亚运会,“滚山珠”连演28场,7分钟节目赢得18次掌声。1991年,受文化部公派,“滚山珠”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汇演,港澳同胞齐声称赞。1992年,“滚山珠”表演队远赴荷兰参加第37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巡演于荷兰、挪威、法国、比利时、丹麦、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4.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迎火。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由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是火把节的高潮。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拥向同一个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