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流分布
宾川彝族以"腊罗"支系为主,明清时,有少部分"诺苏"支系迁入宾川,散居各地。彝语自称"腊罗拔"和"诺苏拔",他称倮倮、土家、大肋巴等,建国后定名为彝族。境内彝族,主要分布 在炼洞甸头、力角鱼棚、平川朱苦拉、钟英西山、乔甸雄鲁么、州城小龙潭以及古底、拉乌等 8 乡 138 个自然村。居住相对集中于山区、河谷地带,姓氏有李、杞、褚、蔡、子、罗、郑、杨、海、兰、赵等。
二、语言文化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西部方言。境内彝语又称土家话,其语音、语法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统一习用汉字。历史上曾有"爨文"、"韪书"等,但未推广。 彝族文化教育较汉族落后,擅长泥、木、石等工艺,匠人较多,善制作毡条、耍龙舞狮、打跳、唱调子、弹响篾、吹芦笙、弹三弦等。
三、生活方式
1 、服 饰
宾川各地彝族服饰大致相同。 1949 年前,土司、头人多穿长衫、马褂、戴毡帽,面料以绸缎居多;贫苦人家穿麻布、火草布衣服和草鞋。男女劳作均不离羊皮褂、皮上留尾 作装饰。男子多着短褐,有大面巾和小面巾,布疙瘩纽扣。裤短而宽,称"二马居",颜色以蓝、黑为主。妇女衣着亦喜蓝、黑。头饰圆形大包头布巾,长数丈,边上镶银饰物,未许配的姑娘一路银边一朵花,许配而未婚 者镶二路银边二朵花。已婚者三路银边三朵花。衣服常饰各种颜色,上衣前短后长,系围裙,裙长盈脚。 1950 年后,服饰逐步接近汉族。
2 、饮 食
山区彝族日食三餐,以荞、麦、豆、玉米、马铃薯为主食 ,肉食 以牛、羊、猪、鸡为主,杂以野味,并有食鼠肉习惯。男女均嗜烟酒茶,酒常自己酿用,以高粱、玉米酒为主,喜大碗喝,长时醉;喜用土罐烤浓酽茶喝。每家堂屋均置火塘,用吊壶、吊锅烧水煮饭。喜 在塘边烤包谷洋芋、喝茶,可代餐饭。好客。
3 、居 住
住房可分四类:一是瓦房,式样多为一高一低主房和藏头房,无大四合院;二是茅草房;三是垛木房,用圆木相叠作木墙,茅草盖顶;四是土掌房和闪片房,土掌房屋顶用土粘,闪片房屋顶用松木薄片铺制而成,状如鱼鳞。建房时,破土、破木、均要祭告 天地神灵。竖柱前举行送木神仪式,上梁 时礼仪繁多,客宴隆重。新居落成,多举行"安龙、奠土"仪式。
四、节 日
火把节特别隆重。
五、婚姻家庭
家庭大致与汉族同,小家庭制居多。男子强悍,善狩猎;女子勤苦,善纺织,性情通达直爽,殷勤好客。鄙视偷盗,崇尚"道不拾遗"古风。 一夫一妻制,氏族外婚姻。 1949 年前个别纳妾。盛行早婚早育多育,十二三岁即进入"婚龄",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 1950 年后,基本实现自由婚恋。男女择偶、相爱,多采用吹口弦(或树叶)、唱山歌、对调子、打跳等方式。双方议定后男家托媒说亲程序与汉族相仿,聘礼稍轻,但以含"六"为吉 , 酒、茶不可少。迎亲时,开怀吃喝,举行篝火晚会,尽情打跳 。
六、丧 葬
习俗多与汉人同。死者坟头栽一丛草,预示死者子孙兴旺发达。守孝期 一至三年,其间不贴 大红春联(可贴绿黄蓝白),禁着红衣、猜拳行令、打跳、坐高板凳。三个月内不理发,清明节及阴历七月戴孝,十月上坟烧钱纸祭祀。
七、禁 忌
家人亡故,或新婚 不满 7 天者,不能进别家门。非正常死亡如上吊、溺水、雷击者,不入祖坟。产妇不满 7 天,不进灶房,出外时须戴斗笠。厨房内不煮狗肉,脚不能蹬灶门,污水、污柴不入灶。近年已不十分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