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简称镇沅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东北部,东靠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毗邻,西隔澜沧江与临沧市临翔区相望,南连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北与景东彝族自治县、双柏县接壤。全县总面积4148平方千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镇远县城鸟瞰,来源:镇沅县人民政府网)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辖8个镇、1个乡,分别是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九甲镇、振太镇、古城镇、和平镇和田坝乡。县政府驻恩乐镇。
(镇沅县城新貌,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79503人。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3101人,占总人口的58.03%。居住着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回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和谐共居,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交融景象。
(民族团结共荣,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称号·荣誉
镇沅县被誉为“世界茶树王之乡”“中国黑古茶之乡”“中国千家寨之乡”。此外,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云南省平安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云南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镇远县城新貌,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地理·交通
镇沅县地处哀牢山、无量山之间,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7%,海拔高差在774米至3137.6米之间。县内交通便利,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截至2004年底,境内公路里程为3455.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墨临高速公路,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历史沿革
镇沅历史悠久,西汉属哀牢夷地,东汉属永昌郡。唐南诏时为柳追和城,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属威楚府。元代为远干州。明代置镇沅府。清雍正五年(1727)置恩乐县,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镇沅直隶州,道光二十年(1840)改镇沅直隶厅。1913年为镇沅县,属迤南道。1949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宁洱专区。1951年属普洱专区。1955年属思茅专区。1990年撤销镇沅县,设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2003年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属地级思茅市。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属地级普洱市。
(千家寨庄园,来源:百家号-冯生走天涯)
(50年前镇沅县影像,来源:普洱日报)
民族文化
镇沅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陀螺、射弩、秋千、丢包等。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如“三跺脚”“羊四打”等20余种。九甲乡的铩戏是国内稀少的剧种。歌曲有传说歌、情歌、挽歌等,民间乐器有三弦、芦笙、箫等。
(镇沅老乌山春茶开采仪式,来源:镇沅县政府网)
气候·资源
镇沅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分属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5℃。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铝、钼、镍、锑等,其中镇沅金矿是滇西南黄金储量最多的金矿,已探明黄金远景储量达100吨,居云南省第一、全国第五位。此外,盐矿储量为4.2亿吨,煤矿储量为1232万吨。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江河190余条,水资源总量28.38亿立方米。
(镇沅山水风光,来源:镇沅县政府网)
(镇沅县绿美建设,来源:镇沅县政府网)
旅游·美食
镇沅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家寨风景名胜区、大雪锅风景区、湾河景区、茶马古道、飞来寺景区等。此外,镇沅县还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如彝族的烤乳猪、哈尼族的竹筒饭、拉祜族的烤肉等,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美食。
(镇沅金山丫囗风光,来源:搜狐网,刘庆明 摄)
(振太紫马街传统古村落大景,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林昌云 摄)
(田坝瓢鸡宴,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林昌云 摄)
经济实力
2018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3.64亿元。近年来,镇沅县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镇沅县城鸟瞰,来源:搜狐号-i亭医,夏向锋摄)
镇沅县凭借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正逐步成为普洱市乃至云南省的重要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