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东邻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及金口河区,南接美姑、越西两县,西连雅安市石棉县,北毗雅安市汉源县。县人民政府驻新市坝镇,距西昌市237公里,北距省会成都320公里。
行政区划
甘洛县全县幅员面积2155.94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末,辖7个镇(新市坝镇、田坝镇、玉田镇、海棠镇、普昌镇、吉米镇、斯觉镇),2个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21个乡,227个行政村。
甘洛县总人口约24.66万人,居住着彝、汉、藏、回、苗等14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32%,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地形地貌
甘洛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全境皆为山地,岭高谷深,河谷地带间有台地斜坝与河边小坝,西部有较大的高山间狭长斜坝。境内东部有连绵数十里的特克哄哄山,由8座4000多米和60多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中部最高峰马鞍山,海拔4288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高山重叠与凉山中部大山相接,额颇阿莫山高3905米;西部横亘着3922米的碧鸡山以及大药山、小药山等山。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0米。
气候条件
甘洛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雨热同季,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但降水分布不均。年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970.4毫米,常年平均日照1385.5小时。由于地形地貌特点,境内形成从高山到河谷、从高温到低温、从潮湿到干燥的典型农业气候。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322.62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0.01万亩,森林面积171.99万亩,草场面积42.11万亩,森林覆盖率46.49%。
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9种,矿产地117处,其中铅锌矿储量大、品质高,是甘洛县的优势矿种。
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95万千瓦,可开发量55.62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7.68万千瓦。
温泉资源:已查明的温泉有6处,其中一号温泉位于苏雄乡埃岱村,年产水373万立方米,水温31℃,已建有国营渔场。
交通条件
境内交通便利,有出境公路三条,成昆铁路由北向南纵贯县境62.5公里,设有7个火车站。
历史文化
甘洛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期曾设灵官道,北周设邛部县,元代设邛部川安抚招讨使,明代改越西卫。1956年12月建县时名为呷洛,1959年更名为甘洛。县内有彝族传说中的神山吉日波和德布洛莫森林,有古西南丝绸之路的灵关古道,还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
旅游资源
甘洛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险峻的大渡河大峡谷,有彝族传说中的神山吉日波和德布洛莫森林,有古西南丝绸之路的灵关古道,还有国家大型水电工程瀑布沟电站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