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概况
作者 彝族人网工作室 2025-03-30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市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地处川滇交界处,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全市总面积4,527平方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330190919_023.jpg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红军长征途经地之一。2021年,会理撤县设市,成为凉山州首个县级市。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330190919_024.jpg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行政区划

会理市现辖3个街道、13个镇、4个乡: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街道:古城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鹿厂镇、黎溪镇、通安镇、太平镇、益门镇、绿水镇、新发镇、云甸镇、关河镇、彰冠镇、木古镇、富乐镇、小黑箐镇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乡:内东乡、外北乡、六华乡、新安傣族乡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口·民族

会理市总人口约39.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98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藏、回、傣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16.7%,其中彝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称号·荣誉

会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川滇锁钥”。会理市还获得了“全国石榴第一大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全省铜业第一大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沿革

会理市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会理市历史悠久,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会理市曾先后为郡、府、路、卫、州的领地。2021年,会理县正式更名为会理市。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理·交通

会理市地处横断山脉东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约1,800米。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城河、金沙江支流等。会理市距攀枝花市区102千米,距凉山州政府所在地西昌市185千米,距昆明市区300千米。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是川滇交通枢纽,G5京昆高速、108国道贯穿全境,成昆铁路复线(会理段)正在建设中,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交通便利性。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li4.jpg

会理高速公路(搜狐-look凉山)

民族文化

会理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会理市有“大号唢呐”“蹢脚舞”“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陶釉瓷品制作技艺”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理市的彝族文化、川滇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互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火把节、彝族年、毕摩文化等独具特色。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傣族文化:新安傣族乡是四川唯一的傣族聚居地,泼水节、孔雀舞等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色文化: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l5.jpg

会理彝族长号(人民网,李瑜)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气候·资源

会理市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阳光照射充足,年均气温15.1℃,冬暖无严寒,夏凉无酷暑,素有“小春城”之美称。会理市资源富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素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矿产资源:铜、铁、铅锌、煤等储量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业资源:盛产石榴、烤烟、核桃、芒果等,其中会理石榴享誉全国,种植面积达40万亩。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能资源:金沙江、城河等河流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水电开发。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旅游·美食

会理市旅游资源丰富,有会理古城、龙肘山、仙人湖等风景名胜。会理市的美食也别具特色,如羊肉汤锅、鸡火丝饵块、熨斗粑、稀豆粉等。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要景点

会理古城:四川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有钟鼓楼、科甲巷等历史建筑。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龙肘山:海拔3,585米,杜鹃花海、云海日出景观壮丽。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重要历史遗迹。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仙人湖:高山湖泊,风景秀丽,适宜休闲度假。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安傣族风情园:体验傣族文化、美食和泼水节活动。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特色美食

会理石榴:皮薄粒大、汁多味甜,远销国内外。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羊肉粉:汤鲜肉嫩,是当地代表性小吃。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鸡火丝饵块:云南风味小吃,软糯香辣。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铜火锅:采用本地铜器烹制,食材丰富,风味独特。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济实力

会理市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等“10+2”产业构架。会理市是全国石榴第一大县,会理石榴以其果大、色鲜、皮薄、粒饱、汁多、籽软、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而久负盛名。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理市经济以农业、矿业、旅游业为主: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业:石榴、烤烟、特色水果种植是支柱产业,会理石榴年产值超50亿元。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冶炼、能源产业占重要地位。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旅游业:依托古城、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3年,会理市GDP突破200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凉山州前列。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会理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富集、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会理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Z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会理市人民政府网;图片来源:方志四川,投资凉山《走进大凉山-会理》,图片具体拍摄者不详,欢迎提供信息。
【声明】本文的素材资料从公开的互联网平台搜集,并经过彝族人网综合整理,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相关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媒体,著作权人如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