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昆明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5-03-17
原出处:彝族人网

  历史:有民族学家认为,“昆明”是彝族语的音译,意为生活在滇池周围的人。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元764年,南诏国在这一地区修筑了“拓东城”,这是昆明正式建城的开始。元朝灭宋,忽必烈攻陷大理,公元1254年元势力进入民明地区,设置了“昆明千户所”,第一次正式以昆明作为地名。公元1274年,置昆明县,昆明开始成为云南省的首府。1922年,正式将昆明设为市。昆明一直是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云南省的省会。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朝末年,国外势力纷纷进入中国,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势力范围的瓜分,远在西南边疆的云南并未能免于此劫。一个叫奥古斯特?弗兰索瓦的法国人,远涉重洋代表法国政府为划分势力范围来到云南,他的职务是法国驻云南府的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法国人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方苏雅。一百年后,这个名字连同一批百年前的玻璃底片重新回到了昆明,像一枚被引爆的炸弹。生性平和的昆明人被百年前“一个法国人眼中的昆明”激动了。他们涌到市中心的省博物馆内,那里正在展出的是这座城市已经消失的旧貌:宫邸民宅、人头涌动的市井生活、雍容的贵妇、拘谨的富家千斤、面部麻木的卖柴人、即刻行刑的死囚……那是照相技术刚刚诞生的年代,方苏雅用这种写实的艺术记录了百年前这座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刻,重新勾起了这座城市居民们对过去的记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04年,方苏雅任满回国。直到1935年去世,他始终生活在法国乡间,一个被他按中国风格建造并取名为"小中国"的庭院里,过着隐居生活。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5年,在庭院的地窖里,这批在云南拍摄的玻璃底片被发现,此外还有一些日记。法国出版商出版了画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购买了照片的版权。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7年,两个云南人殷晓俊和罗庆昌买下了这批照片的中国境内使用权,这批照片也成为云南历史最珍贵的一部分。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座城市拥有如此全面、详细而又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不能不说是昆明的幸运。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方苏雅不是用猎奇的目光记录一切,也没有用这一切去衬托西方的“先进与文明”,这是他特别值得尊敬的地方。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理:在地理学上,昆明被称作盆地,但昆明人把这里称作“坝子”。昆明是一片北高南低中间隆起的高原坝子。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昆明地区海拔在1500-2800米之间,市中心海拔为1891米,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西南部,属于盆地地形,当地人将这种地形称为坝子。昆明地势为北高南低,具有溶岩地质特征,分布着丰富的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其中石林和九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喀斯持溶洞地貌景观。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气候:四季如春是对全年气温的总体评价,一天有四季是变化无常的天气的总结。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昆明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5℃,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最高气温不超过31.5℃,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6℃-8℃,历史最低气温为-5.4℃。打个夸张的比方,夏季的某一天,昆明的气温如果达到30℃,昆明人就会奔走相告,那种情形有点像北京的夏天到了40℃。而冬季如果天降瑞雪,昆明人会倾城出动到郊外看雪景,拍照留念。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谓的“一天有四季”,说的就是昆明气温昼夜温差大:早上起来看着窗外一片阴霾,甚至有下雨的迹象,于是穿上了羊毛衫,还要加上一件外套;到了中午,明日当空照,不论春夏只要是走在太阳下面,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得一件件地往下减衣服;但太阳一落山,天气马上又重新凉下来。这样的气温变化在春秋两季尤其明显,而春秋天气在昆明长达300多天,这一季到昆明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轻意加减衣服,"勤带衣服,饱带干粮"是对昆明特殊气候的总结,也是一种提醒。雨伞和遮阳帽子在昆明的商场内一年四季都有一席之地,原因就是这两样东西都具有遮阳的作用,所以,到昆明的女性不要忘记带防晒霜。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年的大部分降水都集中在5-10月,而其余月份略为干燥。在于燥的季节,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是最有效的充水方法,而且昆明的水果蔬菜品种繁多。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艺术――调子会:这是"老昆明"自发的歌咏比赛,原汁原味的昆明地方小调。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歌手多为昆明周边地区农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曲调没有一定之规,歌词也是即兴而来,有独唱、男女对唱、互答式,形式也不固定。有别于花灯。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六月十九和八月十六。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池西岸的观音山和西山桃源乡的红石岩是两处传统的调子会地点。在市区的工人文化宫广场、翠湖公园、篆塘公园内,也不时能看到。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灯:花灯是有情节的“调子会”。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灯产生于清朝时期,比滇剧的形成要晚一些。现在,花灯只在春节期间的一些农村地区才能看到,这种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对白为地方方言的演出正在被现代的流行歌曲所代替。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甚至对花灯没有任何极念,对于昆明来说,花灯如果真的消失了,多少是一种损失,因为这是一种能代表昆明的特色文化。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彝族是昆明地区居住和分布最广的一种少数民族,主要的居住地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支。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礼仪和禁忌:虎是彝族的图腾。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家里都有一个火塘,大多在堂屋的中间位置。火塘的锅庄石和三脚架是最重要的地方,做客彝家应坐在火塘右上方,不能用脚踩踏或从火塘上方跨过,也不能往里吐吐沫。白天不允许点着火把到处走动,不能与毕摩(男性祭师,是彝族视为神的代言人和执行神判的主持人)嬉笑打闹。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石林地区的彝族有"拜干亲"的习俗。如果孩子在一岁以前,体弱多病多灾而且夜哭,大人就择一吉日带着孩子等在某条小路上,在路中用树枝搭座小桥,拜第一个经过这里的人为干爹、干妈,如果第一个经过的也是个孩子,那么就认他的父母做干爹干妈,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能拒绝。然后要举行仪式,干爹干妈必须当场给孩子取名和送礼物,礼物不分贵贱。仪式结束后,干爹干妈要到孩子家认门,以便今后保持来往。hK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