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刺绣增色小凉山旅游
作者 四川旅游政务网 2010-10-15
原出处:四川旅游政务网

  头上扎起“英雄髻”,身上披着“察尔瓦”,肩上再挎个时髦的包,这不是电视上的“走秀”,而是小凉山彝族男子在自家门口向各位来宾展示彝族服饰刺绣。近日,为传承发扬彝族服饰刺绣艺术,为期一月的峨边彝族服饰刺绣培训在众多客商的赞叹和青睐声中结束。一件件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的包、帽、衣、裙等彝族服装、饰品刺绣赢得了来宾和客商的好评。峨边彝族服饰刺绣再次为建设小凉山彝族特色文化旅游县注入了其特有的内涵。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与现代结合,峨边彝族刺绣魅力十足 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业促进和扶贫解困是今年峨边“十大惠民行动”的两个重要内容,为让惠民行动落实到实处,进一步为广大农村彝族妇女提供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拓展农村彝族妇女致富渠道,促进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近日,峨边组织了160多名彝族妇女学习彝族服饰刺绣,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彝族服饰刺绣更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为充分发挥这次刺绣的影响力,峨边从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购买了各式各样的服饰样品,启迪开发接受培训的彝族妇女思维,注重设计样式的多元化,在裁剪中注入现代服饰潮流元素。经过学习与实践,彝族妇女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绣出了样式新颖、色彩鲜美,具有彝族服装特色的包、帽、衣、裙等服装、饰品刺绣。在刺绣展示现场,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发展彝族刺绣就是推动彝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刺绣一等奖得主捧着奖品,高兴地对笔者说,“我们在绣的时候,虽然手心出汗不好刺,但看见大家欢喜的劲儿,心里特别的满足,能为黑竹沟旅游出点力,是我们应该的,兹莫格尼。”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之前,峨边刺绣也曾吸引人们的眼球。那就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教育文化局职工宋方丽精心准备8年,用了近7年的时间绣成了《动物世界》和《56个民族服饰》两幅长卷。其中,《动物世界》长12米,宽1.2米,白底绿边,以国宝大熊猫为中心,绣出365种366个动物图。整个画面排列有序,动物形态生动,栩栩如生。而《56个民族服饰》长12.18米、宽1.68米,正中绣有天安门,上空飞翔着和平鸽,图象汇集了56个民族,其人物的头饰、服饰、耳饰、手饰、鞋饰别具匠心,意境悠远。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小凉山特色文化旅游县魅力初显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峨边抓住“甘嫫阿妞”这一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甘嫫阿妞彝族文化品牌,加大投入,鼓励歌师、舞师、毕摩等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开班办学,积极引导、鼓励和发动民间艺人开发彝族食品、服装、首饰、器乐等民族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在城区,塑起“甘嫫阿妞”像一座;在黑竹沟旅游沿线,建彝族风格建筑物;今年3月,成功推出了第一部彝族特色文化精品、大型民族音乐剧《甘嫫阿妞》,并在乐山成功首演和公演,充分展现了现代“甘嫫阿妞”的独特魅力,为黑竹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黑竹沟旅游在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后,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沟口景区开始对外接待游客,实现了景区从旅游资源到旅游市场的跨越,开始展示峨边旅游开发的美好前景,如今,“甘嫫阿妞”、黑竹沟已经成为峨边对外开放的两张文化“名片”。yY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