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石屏彝族三道红乡村婚礼
作者 肖育文 2021-01-26
原出处:红河文旅

居住在石屏北部山区的彝族分为两个支系,尼苏和三道红。哨冲和龙武镇的称为尼苏人,就是因电影《花腰新娘》被更多人知道的花腰彝,其音乐特征就是阿哩——尼苏调的总称,跳跃性和舞蹈性极强,大多由五言诗的长诗篇构成。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片而龙朋镇的三道红才是产生电影里真正海菜腔部分的那个族群,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也就来自龙朋,其唱腔起伏很大,音高,洪亮,可听性极强。 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了石屏县城往北,公路就像一条小河,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车窗外,天高峰秀,桃红柳绿,心情也跟着雀跃起来。不知不觉公路顺山势爬升,到了山脊,眼前豁然开朗,千峰万壑沐浴在晨光中,浑厚的大山一重接着一重,一直铺到云霞深处,让人豪气顿生。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人的村寨,零零散散依山而建在这云山雾海中。车行数十公里之后,就到了风景秀美的龙朋镇。这次去是为了到桃源村参加一好友婚礼,同时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传承人施万横老师。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道红和尼苏人的服饰差别很大但婚俗很相似,“恋爱自由,婚姻包办”,婚后“三年不归家”是这里彝族婚俗最显著的特点。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们的婚俗总体来讲共分十道程序:1、喝订婚酒。2、敬请亲朋。3、大闹陪郎。4、教嫁。5、窝作左。6、撑伞护身。7、讨糍粑。8、吃半鸡。9、眯呢。10、认亲。具体内容我就不多叙了。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远离都市的山寨火塘前,烤洋芋的香味,包谷粥的甘甜,还有那香腊肉,彝家的好客常使外来的游客留连忘返。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更让人难忘的是那布满星辰的夜空,寂静旷野里燃烧着的通红篝火。此时,月琴、二胡、三弦合奏的弦乐声响了起来,从“哟瑟!哟瑟!……”呼声里,彝族和谐快乐的烟盒舞又在“赶蚂蚱调”中拉开维幕。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姑娘、小伙们的歌声也在空中彼此起伏:男:妹哟!开天辟地分阴阳,一个葫芦分两瓣,你我今生难分开。女:哥啊!世间有天必有地,世间男女不能少,没你小妹就无法过。甜美的歌声,让人们沉静在烟盒舞之乡的浓浓情调里。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x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红河文旅
文图:肖育文;原媒体责编:段段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