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州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议案办理工作会上获悉: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张泽洪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张钦为越西“文昌故里” 提供历史文献依据。
文昌帝君又称为梓潼神、梓潼帝君、梓潼真君,是道教吸收民间信仰而尊奉的科举之神。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他最初仅是一颇有灵验的民间神灵,在宋代道教对民间信仰的改造中,始将梓潼神张亚子纳入道教的神仙体系,并逐渐确立了文昌帝君文化神的神格地位。关于张亚子的出生地,历史上有出生于吴会间(现江浙地区)、越嶲、梓潼的不同说法。而张亚子出生于越嶲说,在各种传说中最有根据和影响力。
早在宋代西南的民间社会中,已有张亚子显化于越嶲的传说。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二《陷河神》条说:“陷河神者,嶲州嶲县有张翁夫妇,老而无子。”《太平广记》记载由蛇化生的陷河神,就是梓潼神张亚子的原型,而嶲州嶲县的张翁夫妇,就是当代越西民间传说的中所芦林沟张老夫妇。
大致进入明代社会以后,梓潼神张亚子出生于越嶲,已经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认可。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八十四《会议厘正神祀》,载梓潼神张亚子说:“其先越嶲人,因报母之仇,徙居梓潼之七曲山。”明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一《梓橦帝君》,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九《神祗》,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二十八《礼部祠祭上》,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三十九,都有与《礼部志稿》相同的记载。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七十九《神仙记第九》专门考察文昌神事迹,也说文昌神张亚子在西晋末降生于越嶲。在明清时期文昌帝君信仰的话语系统中,文士们都宣称“东晋越嶲张亚子”,这已经是有相当认同力的说法。
道教经书宣称文昌帝君应世化生,道教神仙为教化民众而化生的观念,是道教神仙思想与民间神话结合的产物,因此道教的神仙化生说蕴涵特殊的宗教意义。《清河内传》说梓潼帝君历经七十三化,《梓潼帝君化书》说梓潼帝君历经九十七化,屡次化生为不同历史人物,下降人间拯救世上苦难。南宋时期成书的道经《清河内传》,最早记载张亚子出生于越嶲。宋末元初道经《梓潼帝君化书》(又称为《文昌化书》),载晋武帝太康八年(公元287年)二月三日,张亚子七十一化而生于越嶲,并明确说“两越之间有金马山,胜景清绝”。宋元道教经典说张亚子出生在越嶲金马山,而明清史籍、地方志更有明确的记载。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十四载越嶲卫邛都长官司:“南十五里金马山,文昌帝君降生地。”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二十四载越嶲卫:“金马山,在越嶲卫南十里,相传文昌显化处。”越嶲金马山是梓潼神张亚子的出生地,因此金马山有文昌宫及诸多文昌胜迹。
梓潼神张亚子出生于越嶲,是明清社会占主流的说法。明清时期的史籍、地方志,都明确记载张亚子出生于越嶲,而道教经书有关张亚子的仙话,也声称张亚子出生于越嶲,这些文献记载和仙话传说可视为族群的历史记忆。张亚子出生于越嶲金马山虽然是民间传说而见载于史籍,但这种传说反映的族群记忆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张亚子出生地在越嶲,有大量历史文献的支撑,可以说是符合学理的正确推论。
清代文昌帝君被列入国家祀典,清王朝颁布祭祀乐章,升格文昌帝君为中祀,地位几乎与孔子并尊。道教的文昌和儒教的孔子,成为天下士人的精神主宰,每逢科举考试之年,士人无不膜拜祈祷。历史上文昌宫和孔庙遍布全国各地,至今台湾主祀文昌帝君的庙宇还有29座,而陪祀文昌帝君的关帝庙则有400多座,文昌帝君仍然是台湾、东南亚香火旺盛的神祗。
两位教授认为,越西筹划打造文昌故里正是时机。凉山州和越西县应当积极争取省和国家立项,列成大项目进行招商,作为国家级的文化旅游大品牌来打造,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来打造。在《文昌帝君张亚子出生于越西县确有历史文献依据》一文中,两位教授指出:文昌帝君信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梓潼神张亚子出生地的越西,有保存弘扬文昌文化的神圣职责。文昌帝君信仰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宗教功能,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越西利用张亚子出生地的人文资源,经过合理布局和精心打造,有可能建设成当代文昌文化的中心,从而推动越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