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各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学中干、干中学,以开展主题教育和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激发出的热情干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彰显唯实求实务实的工作成效。城乡发展在实干中“向融而兴”,产业转型在实干中“向优而强”,改革创新在实干中“向深而立”,民生福祉在实干中“向好而行”,县域经济在实干中“向稳而进”,跑出了稳中快进的“牟定速度”,擦亮了生态优先的“牟定底色”,交出了民生殷实的“牟定答卷”。现在的牟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势头正劲,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2023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197元、16135元,分别增长4%、8%,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实践成效
(一)筑牢产业融合。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牟定县在美与富、新与特上作文章,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在规划引领、农民主体和市场导向上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撬动美丽村庄建设效果明显,实现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聚焦精准规划,培育增收产业。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思路,规划形成以粮油生产、现代烟草和八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提升粮油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6万亩以上、产量11万吨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为全县“米袋子”“菜篮子”提供安全有力保障。巩固提升现代烟草产业,围绕打造“楚雄州一流烟区”目标,主动融入打造“清香楚叶”品牌,完成烟叶生产任务603万公斤,均价36.01元居全州第一,烟农户均收入达13.46万元。种植粮食作物33.17万亩、产量11.03万吨,种植油菜7.57万亩,烟菜轮作种植特色蔬菜15.5万亩,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8万亩,玉米繁制种面积超2万亩居全州第一。制定“牛八条”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放养殖贷款2.68亿元,打造肉牛养殖专业村83个,新桥万头肉牛无疫养殖园区项目全速推进,年内肉牛存栏5.46万头,预计实现产值3.15亿元。着力打造八大特色产业,目前已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0万亩,持续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腐乳、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食用菌八大特色产业。二是聚焦新型工业,增强发展实力。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加快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强县与富民的有机统一。争取到位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专债资金1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成功引进涉重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世界领军企业鑫联环保科技、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湖南金荣集团等20户企业入驻园区投资兴业,园区10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37亿元。兴宏铜业破产重组、业胜公司破产重整有序推进,安益钒钛磁铁矿开发取得突破。中储粮20万吨粮食储备库即将建成投产运营,含硅废渣利用项目全面投产。实施总装机26.9万千瓦光伏项目9个,完成并网11.93万千瓦。三是聚焦经营主体,汇聚增收力量。引导百姓创家业,利用农村人、地、山、房、水“五不空闲”,全县共发展特色蔬菜种植10万亩,种植核桃、花椒、云南红梨等经济林果10.3万亩,实现年产值6亿元。发挥“匠人之乡”劳动力资源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余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多亿元。培育省、州、县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引入亿碗米、民致心等现代农业企业5户,迈康旺、天众等规模养殖场新增生猪产能10万头。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探索建立县级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平台。鼓励各类人才领办创办家庭农场。按照“发展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推动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增强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全力推进协会带动,采用“支部+协会+产业+农户”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化解市场风险手段多等优势,全县累计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让农民在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增收致富。扶持创业促增收,释放创业带动倍增效应,认真落实“贷免扶补”政策,5年来扶持自主创业2304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带动吸纳就业4867人。如共和镇军屯村委会围绕“烟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探索“烤烟+N”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军屯烟区综合体,是牟定县最大粮烟轮作种植区域。积极尝试农业“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和烟区产业融合发展,全村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入股、人头入股、现金入股”,实现全村2972亩耕地一次性全部入社,吸纳股金21.52万元。烟区综合体内年用工量达1.9万余人次,年支付工人工资213万余元,解决450户富余劳力务工机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军屯村委会小仓村是合作社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同时借助“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村里干部群众、企业老板纷纷捐资捐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筹集资金9.56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为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通过小仓屯村的示范带动,军屯村委会11个村民小组均开展了美丽村庄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富民产业强力支撑为重点,突出自然、协调、生态这个主调,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逐步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农村风貌。散花村委会双树村自筹资金,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双树亲子农耕文化园、特色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雏形,为“城里人”提供周末农耕体验的乡村旅游,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村集体收益反哺村庄建设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四是聚焦标准品牌,筑牢农特产品。标准化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保证。实施“品质革命”,推进农业标准化,从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执行严格的标准。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准规范生产,建立生产台账记录,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可追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督,加强农产品品质评价,确保品牌含金量。加大品牌营销推介,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培植沃柑、李子、红梨、特色蔬菜等一批产业基地和“三品一标”产品133个。“牟定腐乳”成功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和国家“绿色食品牌”区域目录,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拓展内需市场,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线上销售、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五是聚焦彝绣园区,拓展增收集群。打造彝族服饰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彝绣园”,形成产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壮大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集聚,统筹规划建设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打造彝和园彝绣一条街、发科屯步行街彝族刺绣街和化湖印象彝绣园区为主的3个彝族刺绣集中经营展示区,吸纳各类刺绣企业入驻园区(街区)。彝族服饰亮相上海、米兰时装周。7乡镇全覆盖建立彝绣车间、彝绣坊,挂牌成立全州首家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规上彝绣企业5家,发展壮大彝绣企业165户,培育绣娘8800余名,彝和园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全县民族刺绣产业产值达4000多万元。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全县产品从原有的彝族传统服饰发展到办公用品、车内饰品、宾馆酒店用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30多个品种、100多种产品。石垭口、上茶村等6个庆丰湖美丽乡村休闲示范带建设项目和茅州古镇精品酒店即将投入运营。茅州古镇夜间经济示范作用逐步显现。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收入分别增长8.3%、14%、21.2%、25.6%,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9%。
(二)筑牢宜居宜业。2023年10月16日至17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楚雄州调研时,高度评价牟定县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牌坊村探索形成的人居环境治理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牟定县将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发力,加快补齐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短板。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全域整治,推动村庄从“一时干净”向“时时干净”,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形成。一是源头减量,全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收集处理模式,做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工作。开展农村分类垃圾,通过炉子烧掉、废品卖钱、积肥还田、填坑垫道、垃圾箱运走处理“5个一部分”实现源头减量。每个自然村设置废品收购站并适当补助,自然村全覆盖配备勾臂式智能垃圾箱,乡镇集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县垃圾处理场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县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7座,自然村建成废品收购站535个、配置智能垃圾箱727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率达100%。二是分类施策,全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沼气池改造、老旧旱厕改造、洗漱间改造、联户建设、选址新建“五个一批”模式,全面完成“十四五”农村卫生户厕改造。采取县城周边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一批、集镇周边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一批、环境敏感区投入设备处理一批、分户收集沉淀+集中厌氧发酵+生态氧化塘处理一批、分户三格化粪池氧化+资源化利用处理一批“五个一批”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污水治理。采取县级整合资源筹集一点、村组集体出一点、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省一点、农户投资投劳一点“四个一点”方式筹措资金,投入财政资金2.13亿元撬动8.7亿元的治理项目。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主体、职责要求,全县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牟定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域实现城乡卫生厕所全达标、农村污水全治理、农村垃圾全处置。整合资金2亿元,完成定远大道、元双公路过境段等6条主次干道亮化提升改造,建成城市口袋公园3个。金马山、观城山公园环城健身步道投入使用,化湖体育公园全面启动建设。改造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棚户区项目4个1074套、老旧小区2个42户。新建和改建燃气、城市雨污、供排水管网76.7公里,启动庆丰水厂及配套管网改扩建。三是典型引路,全域创建宜居美丽乡村。编制《牟定县美丽村庄建设指南》,推进全域创建美丽村庄,形成置“一名”、立“二约”、建“三园”、美“四旁”、清“五堆”、改“六小”的美丽村庄创建体系。选定15个自然村试点先行,建造特色小菜园,利用空地建小花园,平整硬化建小停车场,绘制主题墙体彩画,充分展示村源、村史、民俗文化。开展“我为家乡出把力”、“美丽庭院”、“百名美丽村庄”、“美丽村庄手机摄影大赛云上展”等活动。全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提升村60个、整治村148个,县级美丽村庄300个。打造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2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个。“全省最干净城乡”更加名副其实。在全省率先完成87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及备案审批,“三区三线”优化调整全面完成。如共和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典型经验,根据村庄的实际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按照一村一主题、一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的要求,共和镇成功打造了一批以大刺棚、南门外、东门外、发科屯为代表的“城中村示范点”,一批以习大河、丁家冲、邹城村、上金马、双树村为代表的城郊结合部美丽村庄,一批以稗子田、盛果村为代表的“山区少数民族宜居村”。今年,在前期启动3个特色美丽村庄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同步启动50个特色美丽村庄打造,全力冲刺全县100个美丽示范村庄评选活动,在牟定县4月举办的“百名美丽村庄”评比活动中,共和镇24个自然村在全县申报参加评比189个美丽村庄的角逐中,金马社区丁家冲等3个村获得示范村、清河稗子田村等8个村获得先进村、余丁盛果村等13个村获得达标村荣誉称号。目前,共和镇已有76个自然村启动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型,年内将基本实现美丽村庄全覆盖。四是立足生态,全域建设绿美产业园区。牟定产业园区在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中统筹考虑园区建设长期性、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务实有效推进园区绿化美化建设。首先是系统性谋划推进绿美园区建设。牟定产业园区2023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科学编制园区绿美规划,精心设计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高质量修订完善《云南牟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云南牟定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楚雄州关于支持牟定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园区的政策措施》已出台,正积极争取出台《云南省关于支持牟定县建设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若干意见》。大宗固废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庄三先进制造片区建设项目专债10亿元成功获批,并已发债4亿元。其次是高水平规划设计绿美园区建设。牟定产业园区管委会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调研论证,找准定位,结合园区实际高水平规划设计园区绿美工作。目前已确定了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86平方公里,由“一园四片区”组成,总体产业定位为“一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两辅(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产业体系。梳理储备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点位清单项目12个,估算投资5379.7万元。再次是绿美园区建设专业化种植管护。绿美园区建设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与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推进园区“投、融、招、建、管、营”一体化建设。建设主要以入园企业为载体,依托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由牟定县瑞霖林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华邦建投股份有限公司牟定县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总承包部作为施工单位)支持牟定县绿色工厂创建。截至目前,共计实施项目8个,投入资金1165.62万元。最后是绿美园区种植场所清单化管理。落实园区、企业绿化美化主体责任,加强对园区绿化美化的管护,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选择适应环境、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且对生产及人员不会造成危害的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在新桥大宗固废产业园区开展园区道路绿化补绿提质工程,种植湿地加松2400株,边坡撒播绿化34000㎡。目前已对入住园区企业云南溢美金属、恒瑞生物、宏丰农业科技、云南盛锦达公司投资863.37万元开展了厂区绿化提升改造,对庄三、黄龙山、新桥大宗固废产业园区进行生态修复8个项目。完成植树1473株,园区公共绿地绿化及道路绿化林荫树面积32016㎡、草皮36427㎡,企业厂区绿化48483㎡、草皮45773㎡。
(三)筑牢文明新风。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一是硬件建设。通过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农耕文化主题墙体彩画,宣传感恩党、热爱祖国、孝老爱亲正能量,展示村源、村史、民俗文化。坚持乡村治理中群众既是治理的客体更是治理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的思想问题,推动美丽村庄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如牟尼村委会习大河村“大手笔”整治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助推牟定美丽乡村建设的“火车头”。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习大河深挖传统民俗文化“六尺巷的故事”,挖出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的“让墙诗”,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当前习大河村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营造了邻里和睦互相谦让的气氛。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以美丽村庄建设为载体,采用清工找补的方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投技参加村庄建设,把积极参与建设美丽村庄和农村公共事务作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引导农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让文明乡风融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探索了适应本地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红九条”、人居环境“红黑榜”、“红白理事会制度”等村规民约,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软件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组建“党员先锋、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法律普及、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分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强化道德教化,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树立身边先进典型。以新民风制管理为抓手,教育引导群众传承优秀家风民风,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四)筑牢乡村善治。牟定县近7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初中以下的在校留守儿童高达学生总数的43.2%,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33%,“空心村”治安防控基础较为薄弱,基层矛盾化解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警力与任务远远不相适应,为破解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突出问题,做实“空心村”治安防控和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好空巢老人,关爱好留守儿童,推进乡村振兴,牟定县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农村民生警务新机制,划定警务圈,筑牢防控网,实现社区快警务,有效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防控重大难题,极大改善警民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抓改革。牟定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作为基层警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全州率先推出,高位推进警务助理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一村一警一助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业务工作同部署安排、同落实推进、同检查考核,形成党委统揽、政府负责、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的“大平安”工作格局。2022年1月,被楚雄州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级支撑项目”。二是抓投入。县政府每年预算警务助理工作经费8万元,同时整合综治、司法、交警、消防等工作经费,在全县89个村(居)委会建设规范警务室的基础上,为聘请的89名警务助理配备制服、警务装备、办公用品、工作台账资料等必要的工作装备,最大限度解决警务助理的待遇问题。对警务助理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业务培训,进一步增进警务助理对基层治理特别是平安建设工作的认知和认可,掌握开展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三是抓机制。制定完善《牟定县驻村民警工作职责》《牟定县驻村民警考核办法》和《牟定县村(社区)警务助理考评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对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管理,解决“兼而不专”问题。健全工作考核评估、定期监测、正负面清单通报和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激励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对优秀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由县公安局或推选到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四是抓服务。县委政法委、各乡(镇)综治部门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积极推动“大综治”格局建设,把“一村一警一助理”“贴心警务”“搬”到群众的“家门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暖心服务”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让全县村村寨寨由“空心村”变成“暖心村”。充分发挥驻村民警、警务助理人熟、地熟、事熟、情况熟“四熟”优势,积极履行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巡防员“六员”职责,在“第一道防线”上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稳控、社会治安防范、便民利民服务、法律政策宣传的职能作用,实现警务前移,触角延伸,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处,求助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围绕共建共治总要求,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妥善排查化解各类民间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 实现“人在格中巡,事在格中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县连续5年接警量持续下降、发案下降、破案上升及56个月“两抢”零发案,截至目前命案“零”发生。2021年全省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牟定县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州第一位,2022年上半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实现总体安全感满意度和执法满意度“双提升”。五是抓成效。“一村一警一助理”的推行,为推进平安乡村民生警务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村一警一助理”新警务的推行实施,为推进平安乡村民生警务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有效破解了如何做好新时代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大课题,并形成了“联勤联动、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全县治安防控更加严密,治安局势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更加提升,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一村一警一助理”的推行,警力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警民关系更和谐。充分依托警务助理人熟、事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挥其“红袖标”领头羊的作用,与其他群防群治力量、平安志愿者邮寄结合,形成合力,联防联动,大幅提升了农村(社区)的见警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警民关系更和谐;“一村一警一助理”的推行,增强了干群关系,警民关系更和谐。警务助理集党务、村务、警务于一身,新机制使警务助理的职责更加明确,履职更加规范,宣传发动更加有力,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间架起了友谊之桥梁,确保社情民意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党委政府,使群众真正体会到了民生警务带来的实惠,警民关系更和谐;“一村一警一助理”的推行,实现了治安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对接。驻村民警的警务圈与村级管理网格有机结合,使网格化管理力量更充足,并能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并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一村一警一助理”的推行,使服务群众更加快捷高效,警民关系更和谐。驻村民警、警助理针对平时掌握留守老人、儿童情况,主动上门服务,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使民生警务走到了田间地角,遍及千家万户,并通过走访慰问和贴心服务,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把“暖心警务”变成党的群众工作的“暖心工程”,深得民心,警民关系更和谐。
(五)筑牢基层组织。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根本保证。牟定县坚持把党建“主业”与乡村振兴“主责”相统一,建强村级党组织“堡垒”。加强队伍建设,把好村干部入口关,坚持从后备干部中“推”,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中“引”,让热爱基层、心系群众、乐于奉献、敢为善为的人才进村“两委”班子。为破解村级后继乏人问题,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确保每个村至少有3名以上村“两委”储备后备干部。围绕班子队伍、履职尽责、工作实绩、群众口碑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摸排督查,全面了解掌握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和“两委”干部履职能力情况,促使村班子的各项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破解群众诉求难问题,在全县89个村(居)建立了村级信访代理制,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难题。
二、经验启示
对以上这些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最重要的是牟定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并用以指导牟定县美丽乡村建设。
(一)坚持政治先导,运用系统方法。构建以思想政治引领为先导的工作方法体系,促进干部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提升。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系统论”,善于运用系统方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多元选择中找到最优解、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点;把握好“矛盾论”,坚持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好“主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坚持产业发展,提升强农富民。突出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推进腐乳、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8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风情小镇和特色美丽村庄。突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办法,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三)坚持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继续实施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点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土坯房改造,分类推进农民新居、彝家新寨等建设,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到2023年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提升村60个、整治村148个,县级美丽村庄300个。打造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2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个。注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培训学校,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牟定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域实现城乡卫生厕所全达标、农村污水全治理、农村垃圾全处置。
(四)坚持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继续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全国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圆满完成,省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稳步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国有文艺院团等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县检验检测所成功取得计量授权证书法定资质,成为10县市第一家取得计量检定工作能力和资质的单位。扎实推进基层综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7乡镇全面推进“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实现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投入、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等职能,强化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牵头协调、决策参谋、调查研究、推动落实等职能。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坚决贯彻县总负责、乡镇抓落实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在培养、配备、管理、使用上着力,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先选派熟悉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进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向全县所有行政村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基础上,再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简介:李振华,1968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党员,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云南省牟定县人,参加工作至今: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电话15808787909。
图片来源:搜狐网-牟定在线,图片摄影:李书信!特此向本文文章作者和图片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