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华:对南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村新村村民小组的调查
作者 普金华 2024-03-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前言:这是本文作者2006年调研撰写的一篇文章。先后被2006年4月17日《楚雄日报》“调研之页”刊载;被收入《2006中国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选编》;被收入2009年5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政工之歌——全国优秀政工论文选集》等刊物。

e78e70e08b1c76cdd54ca8b38971ac91_1705409056461280.jpgHp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华县沙桥镇新村村民小组共有50户197人,全部为彝族;有耕地面积275.8亩,人均1.4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洋芋、大白芸豆、萝卜、包谷种植和猪、羊养殖为主。2003年,该村被列为南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村。
Hp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狠抓基础建设,打牢发展基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大搞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通过30多年苦干,至2005年底,建成总长2500米的灌溉沟渠2条、总容量为497.3立方的中型水池3个、容量为10立方的小水池45个、蓄水量5万立方的小坝塘1个。全村275.8亩旱地有184亩实现坡改梯,占66.7%;有235亩实现水浇,占85.2%。实现了人均1亩高产、稳产农田的目标。二是狠抓科技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各级帮助支持下,加强农业适用科技培训,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种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洋芋、大白芸豆等产业。通过包谷良种推广和育苗定向密植移栽,包谷亩产从200公斤增长到400多公斤;采用外地引进和异地交换的办法,改良洋芋品种,大力推广“会—2” “合作88” “紫花大西洋”等优质高产品种,特别是1998年以来,大力种植早洋芋并配套进行水浇和地膜覆盖,增产增收效果极为明显,每年仅洋芋收入每户就突破万元。三是狠抓生态保护,促进环境优化。新村有山林面积达5000多亩,比较适宜野生菌尤其是松茸的生长。由于过去对森林及林下资源保护不够,进行掠夺式开发后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农户收入急剧减少。该村实行轮户巡山制后,森林资源尤其是全村赖以生存的水源林区得到了有效保护。2000年以后,进一步完善林下资源保护措施,采用联户竞价承包和对外承包的方式,对出产松茸等野生菌的山林实行承包管护、科学采摘,彻底杜绝乱挖乱采等破坏林下资源的行为,去年全村实现野生菌收入17.5万元,户均3500元,经济效益是未承包管护前的11倍。四是狠抓基础教育,培养后备人才。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拿出部分集体资金,适当奖励考取高中、中专和大学的学生,去年共奖励2名学生1000元。五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1996年以来,先后建起文化活动室,添置书柜、图书、桌椅和电视等设备,成立青年民兵之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六是狠抓村容村风,改善人居环境。抓住实施温饱示范村和小康水利建设的机遇,新建公厕6个,改造畜厩45间,全部实现人畜分离,改变了以往人畜混居的落后状况;铺筑村间弹石路2072.5米,实现户户通弹石路;对人畜饮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保障群众喝上清洁安全的卫生饮用水;对村中环境实行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定期清扫,保持村内清洁卫生。同时还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群众自觉抵制打架斗殴、偷盗等不良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民族传统道德风尚;积极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健全治保调解小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全村平安。七是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十星级村民小组"创评活动。Hp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主要成效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该村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村风村貌不断改善,村民致富能力不断增强,精神面貌显著变化,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逐步走上了和谐发展的小康之路。1992年,该村被州委、州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1998年,被楚雄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创建文明村(镇)"示范村,2003年,被列为南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村。2005年,全村经济收入达6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纯收入达2403元,比上年增长17.2%;全村拥有电视机50台、摩托车41辆、农用拖拉机29辆、移动电话31部,太阳能配套卫生间6户,43户新建了砖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示范作用。Hp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下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加大治水改土力度,实行坡改梯并配套建设小水池,使现有275.8亩旱地全部实现水浇地;积极争取支持,建设1个蓄水5万立方的小坝塘,缓解灌溉用水不足。二是以村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修建篮球场1个,多形式开展农村文体活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争取在2010年前全部完成旧房改造;对村间道路进行改直加宽,铺建水泥路面。三是培强支柱产业。巩固洋芋、萝卜、大白芸豆三个名优产品,加大良种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继续发展养殖业,力争达到年人均出售一头肥猪;坚持"封山育茸",实行承包管护和科学采摘,确保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力争每年举办4期以上培训班,使每位村民掌握二项以上适用科学技术。五是加强民主建设和村风建设。完善和规范村民一事一议制度;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继续开展平安村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Hp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