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通安之行,主要是为了解通安镇“乌东德水电移民”的情况,顺带参观一下红色遗址皎平渡。
在皎平渡参观新复建的山洞时,人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地齐诵1935年毛主席写的诗词《七律.长征》,同唱《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有一个人暗下决心:新时代,以我最朴素的红心,发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艰苦奋斗,不怕苦与累,认真工作,乐观生活,心怀暖阳,竭力照亮自己,温暖他人……那个人便是我。
遥想86年前,中央红军近3万多人在皎平渡村37位船工的帮助下,用了7天7夜顺利渡过金沙江天险,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后来,毛主席追忆这段经历,写下“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句。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奇迹在这片土地书写。
采访皎平渡村书记龙桂权
据中武山皎平渡村委书记龙桂权介绍,全村库区淹没区域内的村民作为乌东德水库的移民,都积极支援乌东德水电建设,弘扬长征精神。大家举自己之力服务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281户1263名村民(原中武山村、小米地村、濛古村3个村)毅然离开故土,按时主动搬迁到彰冠镇富乐村半嵴地安置点和富乐九组安置点。如今,一座座粉墙黛瓦的移民新居在彰冠镇富乐半嵴地安置点和富乐九组安置点拔地而起。富乐半嵴地安置点34户 105人和富乐村九组安置点247户1263人,开启了异地搬迁后的幸福新生活。
采访中,皎平渡村龙支书说:我们没有搬迁的1700多村民,将继续留在皎平渡生活,依托现有全国红色旅游线路节点的丰富资源,配合全县红色旅游规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皎平渡移民半脊地安置新村幸福的老奶奶
走进半嵴地安置点时,我们眼前一亮。安置点34栋砖混结构住宅楼整齐矗立,错落有致,排列村道两旁,构成了似小集镇的一条新街,家家户户装修一新,好一派新农村美景!在彰冠镇汤主任的引领下,我们走进移民家中,与村移民群众亲切交谈,话家常,说变迁,了解他们的美好生活。
从皎坪村姜家梁子搬来的82岁姜大爷,一家共5口人 ,住的是120平米的楼房,老人家虽然年纪较大,仍闲不住,有勤俭持家的好作风。遇到姜大爷在自家房前晒石榴皮时,他说,石榴皮可以入药,晒干后有收购者来收,1元钱1斤,多少为家里积攒作零用。交谈中,姜大爷激动地说:“我家以前住在皎平渡姜家梁子,住的是土坯瓦房,若遇到连续几天下雨还会漏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如今我们举家搬迁到这里,交通便利,雨天也不用发愁,真是好极了。”
走访皎平渡移民半脊地安置新村
从通安镇中武山村搬迁到半嵴地安置点的单亲移民杨丽说:“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从山高路陡的偏远山村到今天的半嵴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出行道路、生产设施,还是教育、医疗条件都比老家好很多。虽然我要供两孩子上学,还要赡养老人,但我会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在采访中得知,过去半嵴地移民安置点外围山势陡峭,道路不通。为支持移民搬迁,镇政府进行了整体规划整治,现在,安置点可连接省道和国道,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安置点周边盛产的石榴、梨子、李子等经济作物也可以快速运输到周边各地。
与富乐九队安置点谢大爷交谈
走入富乐九队安置点谢大爷家,得知他家是从原皎坪村蒙姑十队搬迁来的移民,他家是两户,姑娘家和儿子家各居住150平方的楼房。谢大爷和老伴的身体都很硬朗。儿子、姑娘外出打工挣钱去了,两老便在家看屋,平时为孩子做饭,管理两家的孩子读书。说到移民搬迁,老人非常激动,他侃侃而谈:“我家原来在江边的老房子依山而建,一下大雨就担心得睡不着,生怕山体滑坡危及家人。而且交通条件极差,出行只有靠步行。想赶集也极不方便,要早早起床做饭吃,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通安集市上买自己想买的物品。现在,居住环境好,不仅住上了楼房,而且安置点环境也变得干净了,出门村里就有商店,购物方便快捷,道路通畅了,路灯也有了,日子过得这么舒坦,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
走访皎平渡移民富乐九队安置新村
此次采风,处处可见移民群众的居住房屋非常靓丽,生活井然有序,村民心态阳光,如门前生长的向日葵那样灿烂无比,移民新居的群众幸福荡漾在每户人的脸上,移民美好的安居生活,令人感到无比愉悦,真可谓是:“水电建设创大业,再造家园奔小康”。
作者简介:何宗林,彝族,1963年生,四川省会理市人,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在线网、中诗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平台、《诗文杂志》《微篇文学》《凉山日报》《西昌都市报》《凉山教育研究》《会理文艺》等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有作品入选书刊,有作品参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