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委统战部精准帮扶宜安拉村脱贫
作者 李绍德 2020-02-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走进武定县万德镇宜安拉村,沿途给笔者的感觉除了高山,还是高山。然而,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一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在云南省广电网络公司、中国银行楚雄分行、武定县统战部及镇村干部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取得了全面胜利,全村于2018年底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13%降至2.35%。全村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jpg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措并举力拔“穷根”。贫困人口分布情况、“挂包帮”基本对象、脱贫攻坚目标、产业发展规划……村委会墙上的各种规划表、作战图格外醒目。数据显示,2018年要实现脱贫136户489人,贫困发生率54.13%降至2.35%。面对如期脱贫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云南省广电网络、中国银行楚雄分行、县委统战部、镇、村干部建立扶贫攻坚机制,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庆军是万德镇的第一书记,在统筹抓好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对宜安拉村的脱贫摘帽工作丝毫没有放松,派出一名副部长担任第一书记,2名干部驻村,部里7名干部挂包31户。144户贫困户33名干部挂包,个人联系,挂图作战,压紧压实责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抓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紧扣“脱贫、摘帽、增收”目标,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培植优势产业,补齐“三农”短板,水、电、路、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发展。成立烤烟和种养殖合作社两个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大唐生猪养殖基地和冷库仓储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生猪养殖、烟叶种植,林果经济。全村优植优管烟叶种植1350亩共18.25万公斤,涉及烟农165户,其中88户贫困户种植烤烟,实现产值547.5万元,烟农户均增收3.32万元,人均增收8295.45元,151户种植核桃734亩、176户种植花椒1428亩。积极培育农户发展畜禽养殖产业,贫困户重点发展生猪、肉牛养殖,养猪大户4户,带动25 户养殖,其中贫困户21户。烤买小锅酒10户,其中贫困户5户。小额信贷65户,以建设好的冷冻库项目为基础,种植600亩韩国油辣,推动实施投入10万元的500亩长寿仁碗豆种植项目,推动投资1400多万元大唐集团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成立的“万德镇老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50元。顺利实现脱贫。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目前,宜安拉已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目前宜安拉村挂包单位、驻村工作队脱贫不脱钩,持续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当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联络员,当好扶贫措施引导员,做好党委、政府的政策宣传员,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为宜安拉村巩固脱贫成果出谋划策,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引进技术,劳务输出,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原载于《彝族人网》   作者:李绍德J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