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 郭舒曼 钟玉成 2019-10-26
原出处:凉山日报全媒体

未标题-10.jpg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颁奖晚会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新闻网讯 当前,凉山各地“树新风 助脱贫”巾帼行动如火如荼。在凉山520万的总人口中,妇女就有248.3万,而这其中,又有近10万贫困妇女。受文化程度低的制约与传统习俗的影响,贫困妇女增收门路狭窄,脱贫致富困难重重。如何走出困境帮助更多妇女脱贫?是凉山州委、州政府,以及凉山州妇联一直思考解决的问题。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1.jpg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巧手编织幸福生活。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结合凉山州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把这璀璨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手艺转化为脱贫奔康的“敲门砖”,助力凉山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州妇联创新建立了“凉山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与传统优势手工业联动发展”的妇女发展模式。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2016年到2019年连续举办的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便是“突破口”。通过在全州开展手工编织系列活动和比赛,帮扶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失地失业妇女、残疾妇女等贫困弱势群体就业创业,让更多妇女走向自信的同时,积极助推产业脱贫进程。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基地、搭平台、强培训、聚资源、拓市场、创品牌。一条生机勃勃的凉山妇女产业发展之路,延伸在“五彩凉山”的美好蓝图中。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赛事促发展 活动搭平台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9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凉山州妇联主办的“巧手编织五彩凉山”——2019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在西昌火把广场展开。两天的时间里,全州17个县市推选的68名优秀绣娘,发挥设计、创意天赋,穿针引线,共赛技艺,展现了绝美的“针尖艺术”。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2.jpg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今年设计的刺绣作品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德昌傈僳族的刺绣是在手工制成的火草麻布上进行编织。”“冕宁挑花绣的精髓是双面绣,今年我准备绣一幅双面绣作品。”……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比赛区内,绣娘们各展其长的场面虽不算紧张激烈、分秒必争,但一针一线的穿梭间,绣娘们也正悄无声息地在将自己多年的技艺与全新的创意编织在纺布上。线绣、挑绣、贴布绣、双面绣……随着针尖的流动,平淡无奇的布匹上生机勃勃。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彝绣为主的民族手工编织刺绣,在我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民族妇女从小就会的手艺。更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3.jpg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2016年始,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一届赛事,都积极地将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展现地淋漓尽致。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特别是今年,大赛组委会还特别增设了非遗技艺展示展演区。在紧张比赛的同时,还能向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凉山手工技艺和古老传承的制作流程。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自木里县东朗乡的藏族妇女打珍拥宗,有着一套祖辈传下来的藏式手工羊毛毯制作手艺。比赛现场,她正用古老的纺织工具,按照手工刷毛、搓线、水蒸、上色、牵制、编制、提花、锁边、洗晒等工序,用心制作着一张藏族风情满满的手工毯。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4.jpg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参赛选手作品评分。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背着娃绣着花,养活孩子养活家。”在场的州妇联主席马燕灵介绍说,举办这样的赛事,目的是让更多妇女能通过这样灵活的方式,在帮助更多的女性能找到自信实现梦想助力妇女脱贫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州“绣娘”技艺水平及创新能力,活跃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及手工艺品市场,助推凉山妇女手工编织产业多元化发展。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妇联领发展 妇女迎机遇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11月,在西昌举办“巧手绣彩、创业脱贫—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及工艺品展”,以作品参展、时装表演、现场展播解说等形式,展示各级妇联引领妇女创新创业成果,分享全州创新创业生动故事;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7年12月25日,州妇联、州委统战部一行前往北京,与北京市致公党、依文集团、北京服装学院、唐人坊等单位和企业、高校就凉山彝绣产业项目扶贫进行沟通和联系;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重点推进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妇女技能培训提升,依托妇字号基地、“妇女之家”、妇女夜校等阵地,多方争取项目经费,采取自办、联办的方式,定期不定期举办绣娘培训班。近几年来,培训绣娘达到2000多人次;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请进来,走出去”行业专家及专业团队讲学,组织优秀绣娘赴贵州、云南等地学习考察的培训方式,提升绣娘技艺水平,提高创新销售能力;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为增强产品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提升彝绣“绣娘”技艺水平及创新能力,州妇联组织了各县市45名学员“老中青”妇女学员,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绣·出彝区彝绣研发设计培训班”;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产品种类多、丰富而精致,是妇女自主创业、居家灵活就业的最佳途径。为把传统文化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州妇联将发展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特色产业作为落实脱贫攻坚目标的抓手,以“培养一名绣娘,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妇女”的目标,强化绣娘人才培训,激活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热情,搭建彝绣产业供销平台,以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州妇联的努力下,从2010年至今,已建立以妇女为主的专合组织20个,建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12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2个,妇女手工编织示范基地3个,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88个,为凉山下岗妇女再就业、大学生创业就业、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圆梦舞台。此外还开设了酒店管理、家政服务、电子电器、电脑基础、病患陪护等培训项目,让更多的女性掌握实在技能,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特色亮发展 县市齐开花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闲时节,彝家妇女聚在一起刺绣,针尖熟练地在绣布上跳跃。间隙,大家凑拢,指指你的绣布,谈谈我的针法……一片欢乐地笑声回响在村落。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刺绣是彝家妇女喜欢的一项活动;如今,每套纯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颇受市场欢迎。彝绣,已成为凉山彝家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渠道。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一县一产业、宜绣则绣、宜编则编的思路,突出重点打造妇女手工编织特色品牌产业。”在如何助推县级层面的手工编织产业发展上,我州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母语之乡喜德,便将彝绣技能培训确定为县里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2015年9月,由喜德县总工会牵头,县妇联协办,对该县200名农村妇女和下岗职工进行为期30天的培训。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后的2016年11月16日,喜德县参加的第一届巧手绣彩·创业脱贫——2016大凉山妇女手工编织大赛上,就收获了7件工艺品入围参赛的好成绩,该县选派的参赛选手海勒伍呷莫制作的《彝族圣咋手工服饰》还荣获了一等奖。 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喜德县妇联还积极与州内彝族服饰公司对接,联合举办了喜德县2018年民间绣娘技艺大比拼活动。活动结束后,该公司现场与喜德县15名绣娘签订了聘用合同。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巧手能致富,让妇女们有了更足的发展底气。与喜德县相邻的越西县,彝绣的传承与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越西县普雄镇呷古村的彝绣远近闻名,该村以236名绣娘的数量,成为了普雄镇绣娘最多的“彝绣产业村”。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呷古村已建立起了彝绣合作社,并成功吸呐了普雄镇上的17家服饰店和越西县及西昌等地开设的41家店彝族服饰店。目前,该合作社有778名绣娘,其中建卡立档成员70人。每个绣娘在农闲时靠绣工来每月可增收500百以上。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4月,呷古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与国内购物平台“唯品会”达成合作,由知名设计师创新设计彝族元素服饰,再交由绣娘们制作,产品刚一上线,便抢购一空。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借助发展的平台,呷古村有着更大的愿景:传承发展服饰文化、民族习俗、文化院坝,带动乡村旅游,实现第三产业新突破。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手工编织,已站在了更大的发展舞台上。激励凉山女性走向自信,走向成功,实现梦想,凉山妇联人一直在路上。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记者 郭舒曼 图/记者 钟玉成)4A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