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甘洛县,居住着彝、汉、回、藏、苗、傣等14个民族,全县18.6万人口中彝族占65.3%。1956年民主改革后建县,由于境内地理位置特殊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气候条件特别加之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断层,21世纪的今天仍旧还有相当部分的彝族群众人均有粮不足600市斤,人平收入不到500元。居住条件就如到过甘洛的人士所说:“三块石头支口锅,三张竹笆修个窝,猪马牛羊共一屋,蓄粪人便难下足,苍蝇飞罢蚊子歌。”生活的贫困有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苦干实干、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帮扶,脱贫致富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疾病的威胁让人心惊胆颤谈病变色。
拥挤的门诊
到医院吧条件有限且拥挤不堪,到成都吧有320公里,到州府西昌虽然近也有237公里,在百般无奈之下彝族人民只得秉袭老祖宗留下来的药方――求助于神灵 ,由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只有等死 。
彝族上层人士、县政协67岁的老委员麻卡羊日,在病床上向中纪委扶贫甘洛的陈国仕同志述说着山里人的就医难。
21世纪 2005年的今天,全县除18.6万土著外,加上进山开矿经商的外来人口有5万多,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瀑布沟电站上马有2万余人,总共25万多人的生死病痛维系于1958年修建起来就靠修修补补的22814.05平米,其中已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6618.65平米,仅有编制床位135张的县医院。
为解决病人住院难只好在过道上加床
自治州政府早就关注着,但苦于衣长袖短。求助于省政府吧主管部门的“公仆”理论数据一套套的,居然坐着演讲一点也不嫌腰疼。他们就象陶翁笔下久居桃花园的人不知天下还有春夏秋冬,“你一个县有那麽多的乡卫生院,县城2万多人按2―5张床位/千人计,县医院的床位多多有剩还修啥?”他们哪里知道,高原凉山的乡间卫生院职在防疫保健和处理一些伤风感冒的小病,其余的病症因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只能依靠县医院。然而县医院又多年失修,起码的病房都不能满足,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离甘洛彝族人民太遥远。因为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就是患了重病也没床位,只好三个病人围着一根输液架坐着。
五、六十年代门建造的门诊部修修补补仍然使用着
病房内又挤又热孩子叫个不停,无奈之下只好父举瓶母抱孩到室外树阴下继续着输液
(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甘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