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郎镇位于南涧县西南部,有13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是南涧县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在汉族文化向少数民族传播的同时,回族清真餐饮、彝族歌舞等文化传统也已融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各种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公郎镇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公郎镇曾被称为南涧的“小香港”,文化成为推进民族和谐与团结的重要纽带,把全镇的13个民族融合成了团结和谐的“一家人”。
每天清晨或傍晚,公郎镇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到处是打歌的人群,这一来自彝族的文化体育活动,已经吸引了全镇汉族、白族、苗族、布朗族等几百名爱好者,并建立了自己的协会,打歌已经成为流行公郎的全民健身运动。
构建和谐生活,关键要让民族文化深入生活,打造和谐文化。公郎镇立足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大力推广普及,先后举办推出了二月八哑神节、火把节、回族圣诞节系列文化活动。
本着群众喜欢什么,就把什么搬上舞台、赛场的原则,该镇多方面鼓励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一方面,该镇在南涧县文体局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18万元新建了文化站、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建公郎镇文体活动中心,在文体活动中心安置了全民健身路径,在回营的清真寺附近修建了篮球场,在所有的清真寺里配备乒乓球球台等体育活动设施,将清真寺建设成为回族同胞宗教活动和文体活动的双中心,让回族同胞从事宗教活动和开展健身活动两不误。另一方面常年开展百场电影进社区、健身操进社区、民族歌舞进机关进社区、三下乡、职业技术教育进清真寺等活动,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该镇还以文明南涧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涌现了李正林、张发奎等一批道德模范,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龙进品等。鼓励引导镇村两级建立秧歌队、打歌队、龙灯队、唢呐队、老年文化艺术团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组织,全面推进了民族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依托文化活动创造了一个邻里团结、社会安定、人心思上的和谐生活氛围。
让民族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富裕生活。为让民族文化更广泛地深入经济生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民族文化经济。近年来,公郎镇立足于南涧旅游发展规划,先后投资280多万元,对全镇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综合规划。依托过境祥临公路、盖瓦洒二月八哑神节,对镇内的澜沧江畔的独树成林、公郎石箭、罗伯克、黑龙潭万亩生态茶园等景点资源进行包装整合,修建了公郎镇至盖瓦洒弹石路面,黑龙潭、罗伯克万亩生态茶区水泥卫生路面,借助罗伯克与下关茶厂联姻打造茶叶旅游文化品牌,借助新农村建设对公郎镇老街道进行维修改造,力争形成了公郎文化旅游区。
同时,该镇还充分利用镇内回族同胞聚集,穆斯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南涧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新建穆斯林茶叶加工厂,开发了沱茶、饼茶等多种具有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扩建了辐射滇西的公郎茶叶交易市场,全镇有60多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涌现了左红云、龙克斌、马秉龙、锁加康等一批州内享有盛誉的少数民族企业家,促进了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形成了一个年交易额过2400万元的茶叶交易大市场,一步步把民族文化资源变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