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寨新景满眼春
作者 陈娟 2012-09-19
原出处:越西周刊

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改造后的民居彰显浓郁彝族文化。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条洁净小路,一栋特色彝族民居,一口古朴火塘,一户山水人家,一屋欢声笑语……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越西县的彝家新寨随处可见。因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因为彝家新寨建设,地处老凉山深处的这些偏远小山村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改变。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路行来一路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鼓声正紧。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1年,是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全面实施之年。越西县委、县政府按照“新村寨、新民居、新生活”的要求,全力推动彝区综合扶贫开发,全县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尤以小相岭村彝寨让人赞叹不已。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年前,如今的越西小相岭村还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寂静荒滩;两年后,经过整体搬迁、综合改造,一座充满浓郁大凉山彝族风情的彝家新村寨展现在大家眼前。30户彝族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新生活。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村围绕“打造特色村寨、凸显彝族文化”,着力在“建筑色彩、房屋结构、外观装饰”上体现“彝族元素、彝族符号、彝族文化”,实施住房建设100户,同步配置了“六件套”现代生活用品,修建了远程教育站、农家书屋、篮球场、民俗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相岭村彝家新寨注重突出民族文化气息,从寨门到房屋的装饰,都尽量体现鲜明的彝族特色。在建设中,重点改造和提升住房功能,群众用上了水,用上了电;改造了厕所,旱厕变成了水冲式;改造了厨房,从过去的三锅庄变成了现在的灶台,每户建设了沼气池,彝族群众开始用沼气烧水、做饭;改造了圈舍,对家禽实行了圈养;建成了污水处理池,建设了直通每户的排水沟和排污沟,卫生状况焕然一新。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省委、省政府为群众赠送了储物柜、碗柜、煮食取暖炉、饭桌“四件套”,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彝区掀起“送板凳”工程,县委、县政府为一些困难群众赠送了电视机,小相岭彝族同胞的生活设施和用具用品不断完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建好后,为引导彝寨人民过上健康文明新生活,全县领导干部开展“一帮一”活动,教会群众叠衣、叠被,整齐摆放家具,收拾整理好厨房、餐具,引导群众养成了“勤洗脸、勤洗手、勤洗脚”、“坐上凳、吃上桌、睡上床”、“主动打扫庭院卫生、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主动美化周边环境”、“不乱放家禽、不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不乱搭晾衣物、不乱放杂物”的好习惯;开展守法星、孝爱星、致富星、洁美星、和谐星“五星家庭户”创建评选活动,文明、礼貌、勤劳、团结的现代文明新风吹遍了彝家新寨。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住上了漂亮的新房,过上了健康文明新生活,彝族同胞的致富之路也走的有声有色。利用退耕还林的独特条件,发展林下养殖;利用风格独特的彝家院落,办起了彝家乐,接待八方游客;更多的村民通过培训外出务工。现在的小相岭村,人均纯收入是整体搬迁以前的3倍多。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相岭村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配备了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了彝家活动广场,建成了共产党员示范村寨和“无毒无艾滋病村”。现在的小相岭村,良好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族风情,已经成为“文昌旅游文化走廊”的亮点。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在越西县深山峡谷之中,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彝家新寨宛若青山碧水间簇簇花团,正成为一道道新的靓丽风景。EE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蒋志聪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