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胡绍山 摄影报道) 盛夏的水城,初秋凉爽,阳光明媚,山峦云绿。8月15日,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在野玉海彝族文化园九重宫殿隆重开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彝学会原会长禄文斌,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彝学会顾问禄智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农委正厅级副主任安金黎,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毕节市、六盘水市、水城县的有关领导及嘉宾代表出席开馆仪式。
开馆仪式现场
开馆仪式上,禄文斌宣布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开馆;禄文斌、禄智明等有关领导为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剪彩;水城县政协主席谢如宪致辞并为捐赠藏品单位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颁发证书。开馆仪式由水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龙挺主持。
嘉宾为博物馆作开馆剪彩
据介绍,水城县总人口94万人,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彝族人口10万人,境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传承氛围浓厚。苗族跳花节、芦笙艺术节、彝族火把节、布衣风情节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水城农民画多次荣获国内国际大奖,20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收藏,相继被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热情的敬酒
近年来,水城县抢抓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海坪彝族文化园、龙场白族文化园、陡箐苗族文化园、米箩布依族文化园相继建成,野玉海山地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建设日臻完善,百车河景区、世界鞭陀文化博物馆、艾兰酒店、半方塘水上乐园、云端酒店、北盘江第一高桥、龙场茶叶小镇、海坪彝寨等相继投入运营,使养在深闺的民族文化风情、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在世人的期待中渐次揭开神秘的面纱,显露真容,展现芳姿,推动了水城县对外开放交流,催生了更加多元的文化产业,促进了水城县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水城县野玉海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贵州省彝学会、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及野玉海分院、北京九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的帮助下,耗时2年完成建设和展陈的各项工作任务。馆内设有军事馆、生产生活馆、历史文化馆、天人合一厅、文化传习馆等布局,共展出藏经阁彝文古籍1208件,文物藏品861件。
嘉宾在博物馆内观看展品
谢如宪在开馆致辞中指出,海坪彝族文化园地处水城县玉舍镇,历史悠久,野玉海核心区坐落于此,更是助推海坪小镇迅速发展。一年一度的传统“海坪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六盘水市知名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文化节庆活动,野玉海景区响亮地成为水城县的旅游文化名片。
藏经阁内景
谢如宪指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彝族是中华民族兄中的一个伟大民族,在上下七千年的民族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了许多珍藏。修建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对历史的敬重、对文化的敬仰、对祖先的敬奉,体现了对彝族根脉传承的历史担当。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段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民族的积淀,是一个文明的诠释,必将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永恒记忆。对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展示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博物馆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重要需求。水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博物馆内认真学习的彝族青年
谢如宪说,心彝族历史文化是一个“源”和“流”的结合体,“源”的辉煌已由彝族的祖先所以创造,“流”的灿烂还有待我们继续开拓。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开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还很漫长,由衷的希望水城县野玉海管委会及水城县文广局认真做好文物研究和开发工作。深化与彝族学术界的合作,强强联合,精心挖掘,加强服务,广泛宣传,全方位展示彝族文化的精华与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保护传承彝族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迫切希望水城县全县旅游、文化、教育、民族、统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博物馆开馆为契机,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积极作为,完成各项建设,以文化事业、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助推水城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殷切地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水城县,帮助和指导水城县文化事业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繁荣进步。
取火归来前往祭祀大典的路途
另悉,开馆当日,水城县还在海平彝族文化园希幕遮广场举行彝族始祖希幕遮祭祀大典,表达了彝族儿女对彝族始祖希幕遮的敬仰之情。
开馆仪式前的表演
贵州民族大学、桂林旅游学院以及来自全国27家彝学会代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新浪、搜狐、多彩贵州网等网络媒体、新媒体代表参加开馆仪式及祭祀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