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四中学子走进攀枝花三线博物馆研学
作者 ​杨正毅 2025-04-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为了让学生走出校园,探寻三线足迹,感受中华文明的民族多样性,激发民族大团结,热爱祖国之情,2025年3月31日——4月1日,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组织100多学生赴攀枝花三线博物馆、火红年华影视基地、迤沙拉考察学习。
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dec2308e69d4099915973cdd0aa6eb.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三线博物馆,了解攀枝花历史文化、中国三线建设文化、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功绩和“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解说员的讲解让研学学生知晓:三线精神作为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主要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工业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三线精神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三线精神所蕴含的重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共性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线精神,渗透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光辉,饱含着三线建设者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崇高集体主义精神。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40aebef910485eff8986aa07c33e53.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三线精神。三线建设值得铭记,三线建设精神气壮山河,需要弘扬。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acb751cb8072fe20cceb2c7c98ea.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火红年华影视基地,大家重温了三线建设的历史知识,了解到三个石头架口锅到象牙微雕的攀枝花建设历史。《火红年华》影视拍摄基地是依托2021年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热播的一部讲述三线建设故事的电视剧《火红年华》打造成型的展现“三线文化”的旅游文化项目。该剧在央视播出期间观影超5亿人次,收视率在2021年全国卫视近500部黄金时段电视剧中排名第7位;剧中的拍摄场次有224场在该拍摄基地完成。七年级学生沙马阿芝说:“没有看过电视剧《火红年华》,回去后在网络上收看电视剧《火红年华》进一步了解攀枝花建设历史,弘扬三线精神,发奋学习,为攀枝花的新辉煌而努力学习”。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354be6958c44cbe7f85c42e9516954.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迤沙拉同学们知晓:迤沙拉是我国彝族村,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驿站地位,以其处于金沙江畔我国两个较大的彝族自治州凉山和楚雄州的结合部的优越地理位置,从而成为我国西南驿道史、民族村镇史、彝汉交往史等一系列重大民族历史文化问题研究的理想的对象。迤沙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品种非常齐全,内涵更显深蕴,个案尤为典型。迤沙拉古村落必打卡点:游家大院,它是村子里面所有老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非遗院落,是村子中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地方,也是游客必到的一个打卡之地。酿酒院落,这里是饮酒爱好者最青睐的一个地方,隶属于张姓人家的院子。在整个院子中是集景观休闲、品酒饮酒、调酒教学、酒文化展示、拍照打卡于一体。有同学说:“我们彝族还有如此漂亮的民族村落,是我们彝族人的骄傲!”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6f19856510dbd771b9a8803fdf77fd.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感觉责任的重大,树立担当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增强学生感性认知,培养了良好的情操和意志。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b8a33300e8f19f534ed3def24676c7.jpg5X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