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的家庭,一般都没有成文的“条款式”家规家训,但不能因此说彝族人没有家规家训。彝族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日常生活化的,主要是一种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其中,父母的为人和祖辈传承下来的处世原则、处世经验是其重要来源,父母和长辈对子女、晚辈的教育和感化,更多来自于他们的人格力量、行为方式和给家庭营造的氛围和影响,以及他们从人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人处世之道。除此之外,《玛牧特依》是彝族人教育子孙后代,形成家风家规的重要依据和内容,是彝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来源。
一、《玛牧特依》里的谚语格言和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教育子孙后辈成长
《玛牧特依》(以下简称《玛牧》),是流存于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长篇训世箴言录。“玛”即“教育、教导教诲”,“牧”即“做”,“特依”即“书、经典”, 其意思就是“教人去做人”, 有人将其译为《教育经典》。它指导人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 待人接物, 它的宗旨和核心是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被评为凉山州省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玛牧》是一部通俗的“道德经”。
比如它教育人要虚心接受父母长辈的教育:“潘夺阿牧册罗几,嫫夺阿牧俄罗尕”(不听父训,走路多绕十条沟,不听母教育,走路多翻五座山,意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潘夺社克则,嫫夺玛杂依”(父言如钉子钉,母言如黑字写在白纸上,意即父母长辈教育人的都是经验之谈)。
比如它教育人活着要承担责任:“惹哲潘布咧席勇则措,潘哲惹潘布咧濮普嘎顶”(父亲的义务是让子女健康成长成家立业,子女的义务是给父母养老送终)。
比如他们教育我们重友情轻钱财:“措举穹赫咧穹果举,措举哲赫咧哲公则”(意即友情是长远的,而钱财是临时的东西,教育人钱财乃身外之物,人在交往中要以友情为重)。
彝族父母和长辈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和《玛牧特依》里格言谚语的熏陶,无形中在子女和后辈的内心里刻画下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一套行为准则,在子女和后辈内心里种下了追求真善美的种子,并且时时激烈着他们真诚待人、踏实做事、努力向上。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我们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并且不偷不抢、不做有损害于别人的事,只是凭自己的双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创造,勤劳致富,埋头打拼,实现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二、《玛牧》一书的道德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文明礼貌 尊老爱幼
《玛牧》训诫子孙:“世上的人们,要给子孙立规矩,莫给子孙破规矩。”“对待姻亲有礼节,姻亲来开亲;对待朋友有礼节,朋友来亲近。”“行为规范的人,所到之处都体面;言语美的人,所到之处朋友多。”“会处世的人,敌人也会和为友;不会处世者,亲家也会变仇人。”“莽汉到亲家,亲家变冤家;贤人到冤家,冤家变朋友;贤女到路旁,良言一路传;蛮女到路旁,吐痰在路边。”“君子说好话,自知讲礼貌;小人说坏话,自己不知丑。”《玛牧》阐明了彝族的处世之道在于“礼”,提倡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由此可以窥视彝族人的爱憎观及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
彝族对礼节的重视,促成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玛牧》教导子孙:“孝顺的子孙,要为父母行好。”“父母养儿苦,要照应父母,说话要和气,敬献软食物。”“所有的子孙,莫顶父母嘴,若顶父母嘴,行为在前面,后悔来不及。”“父下敬荣誉,母下献福气。”“与老人同行,老人应骑马,自己应走路;与老人同座,老人应坐上,自己应坐下。”古往今来,彝族人民牢牢遵循这些道德规范去赡养父母,提携晚辈,并形成纯朴善良的民风。任何殴打老人和欺侮小孩的行为都被视为不道德的,要受到舆论和习俗的指责。即使在历史上的冤家械斗中,也是采取先礼后兵,先派人劝说,若无效再进行械斗;后经德诂苏依劝解,通过通婚开亲等各种途径言归于好,让冤家变成亲家。其中“礼”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与人为善 忠诚老实
善,代表心地纯洁,对人没有恶意,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玛牧》教导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若无善报,没人作好事;恶若无恶报,恶事将成灾。”“不要做坏事,否则自伤身。”“黑心人子孙不发达,坏心人后代不聪明。”
《玛牧》指出“善”是一种高尚的美,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以善相处,并十分强调撒谎欺世的危害性。“妇女撒谎遭议论,姑娘撒谎不顺眼,小伙撒谎不体面。”“君失信君丢脸,臣失信臣失魂,小伙子失信就惹祸。”《玛牧》主张人生于世,应当心地善良,忠诚老实,乐意助人,以善行事,莫做坏事。吹牛撒谎,即使得逞一时,但害人也害己。一旦被人识破庐山真面目,更为世人所不齿,最终也落得个身败名裂,无颜见人。这在今天也是芸芸众生当引以为戒的准则。
3、相互尊重 团结友爱
《玛牧》提倡团结友爱,强调“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它告诫人们:“朋友多为好,百友不算多,独敌不算少。”“树上一天敌,招致十天敌;树上十天敌,招致一生敌。”“钱财只有一天,友谊是一生。”“人们紧盯着钱财,钱财像流水般消失;人们重视友谊,朋友之情永存。”“有人便有财,财富出于人手;宁亏一日之财,不伤一生之交。”“团结一心,耕牧一致,放牧成功,耕种也成功。”“一双竹筷易断,十双竹筷难断。”
《玛牧》明确提出无论什么人,在生活中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于世上,既不可能与世无争,也不可能与人无求,人与人之间总是处于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互有所求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是一切成败的关键。
4、光明正大 勤俭富家
《玛牧》主张光明正大,强调道义,“莫做伤心的坏事,莫踏伤腿的脚蹬,莫打伤臂的拳。”对偷鸡摸狗、招摇撞骗、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之流深恶痛绝。《玛牧》在强调道义、教导人们莫做不义之事的同时,极力倡导勤俭富家:“人类勤俭好,勤俭会致富;牧畜喂盐好,盐会长成膘;土地施肥好,肥会变成粮。”“一人要富裕,手握长锄头,田地周围转;一人要贫穷,游手又好闲,房前屋后转。”“莫睡民莫睡,民若贪睡了,地荒羊乱散;民若不贪睡,农牧都兴旺。”
5、谦虚谨慎 勤奋好学
《玛牧》的倡导人人都应“从师”:“君新临政,求教于师和臣;臣新判案,求教于老案例;师新学祭祀,求教于经典;匠新学艺,求教于他人手迹;民新学耕牧,求教于老农手人。”《玛牧》向世人揭示了人类知识智慧源于社会实践和学习的真理,提倡勤奋学习,强调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玛牧》还强调了正确的求学态度:“好汉不骄傲,江水无嘈声。”“见友莫夸口,见敌莫抄手。”教导人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踏踏实实,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玛牧》告诫前人的学习经验,也是当今社会所大力倡导的。
三、新时代,彝族家风家规因为现代化教育的介入有了补充和扬弃
在旧社会,彝区因为很少有学校教育,所以彝族人知识的传授、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者主要是父母、长辈、兄长、毕摩(祭师)、德古(民事调解师),内容主要来自于彝文典籍、经书,靠的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的方式。进入新中国时期以后,彝族社会“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性质的社会阶段跨过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彝族人也进入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别是到了新时期,彝族孩子普遍进入学校接受现代化教育。由此,放养式教育、家庭教育、家风家规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由占据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而让学校教育、正规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占据了主要地位。于是,以家风家规、家长和长辈的学识教育为主的家庭教育、放养式彝族教育类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彝族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专业化教育。在了当下,彝区重视教育的程度空前,甚至出现了教育质量高的“城市学校”“好学校”学生爆满、无法插入的情况。家长的角色由以前的“口耳传授”和不得不自己勉力而为,变为了督促孩子“听老师的话”“接受学校管理”的“监督者”,家长的主要“任务”只是提供和创造孩子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认真学习,辅导孩子学习,而不再是家长、师长“一岗双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都有封建性的糟粕的观念和教育内容自然地受到了抵触和摒弃。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冲击着传统教育。不可置疑的是,一些封建思想和道德教育模式、内容是应该摒弃,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矫枉过正,把所有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一刀切地丢掉。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包括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是应该回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来。我们可以预见也应该提倡,作为新时代的彝族人,我们也可以“试着”创立和形成“明文规定的”自己的家规家风和家训。以我本人为例,前几年,我就为子女们立下了“勤俭、谦和、向上、尊严”的家训。并且,家风家规家训不一定是“死的”和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我认为,我们的家风家规家训也可以并且应该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和使之发扬光大的。
(2014年4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