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驻村干部与彝族孩子的“父子情
作者 陈地 兰宇 李倩 2019-08-30
原出处:新华社

8月28日,新华社刊发通稿《“我到凉山扶贫,你去广安上学”——一名驻村干部与彝族孩子的“父子情”》,生动讲述了援彝干部周翱翔帮助彝族孩子阿尔石布来广安上学的故事,体现了汉彝一家亲的“父子情”。
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6日,周翱翔又踏上了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征程。上周末,他因“家事”请了三天假,送他的彝族“儿子”阿尔石布“回广安”上小学。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0.jpg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月23日,刚到广安,周翱翔和阿尔石布一起卸行李。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翱翔是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的农技干部,目前是当地派驻凉山州昭觉县脱贫综合帮扶队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是他扶贫的第二年,也是阿尔石布到广安上学的第二年。尽管两人很少见面,却有着汉彝一家亲的“父子情”。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8年6月,周翱翔随广安区其他28名干部来到昭觉县后,他被分配到特布洛乡嗨列洼取村综合帮扶组。“180多个学生的村小,仅有4名教师,其中3名为代课老师,有一个代课老师小学都没毕业。”驻村走访中,周翱翔了解到,全村900多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占了1/5,“孩子多,教师少,教学质量难保证”。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嗨列洼取村,周翱翔认识了村民阿尔能土。阿尔能土有4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一定不能让孩子们辍学。”周翱翔对阿尔能土说,只有让孩子们多学习知识,才能走出贫困。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压力大得很哟!”阿尔能土说,村小的教学质量不好,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差,他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爱人是小学教师,孩子也读大学去了,不然你把老三阿尔石布送到广安读书,由我爱人带?”突然间一个念头在周翱翔脑中闪过,而且十分坚定。他对阿尔能土说,阿尔石布刚好在读小学,10岁的孩子应该也能很快适应外面的生活。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真的吗?那就这样定了哟!”阿尔能土很快便同意了,只上过3年小学的他,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深知读书的重要。“周翱翔是过来帮助我们的干部,夫妻俩都是文化人,孩子交给他们,我们应该可以放心。”阿尔能土对孩子妈妈说。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晚,周翱翔却睡不着了,这事他还没和妻子张雪梅商量。第二天天刚放亮,他便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妻子打电话。让老周意外的是,爱人竟没有一丝犹豫:“如果我们帮他这把,孩子今后能够考上大学,受益的将是他一家子。你做得好,你找机会把孩子带回家来吧!”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张雪梅深知农村孩子的不易。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去年8月中旬,阿尔石布第一次走出大凉山,来到广安区浓溪镇中心小学。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1.jpg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刚落座,张雪梅就检查阿尔石布的暑假作业。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变化不是一点呢!”张雪梅感慨地说,刚开始来时,阿尔石布不太爱说话,每当想起父母便哭鼻子,现在好多了,和她越来越亲,称呼也发生着变化,从张老师、张阿姨到现在的“张妈妈”,以前孩子不怎么注意清洁卫生,现在会主动打扫卫生、每天洗澡。聊着阿尔石布一年来的改变,张雪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让张雪梅欣慰的是,阿尔石布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五年级的孩子了,拼音写字还牛头不对马嘴。”张雪梅没有责怪,而是从最简单的声母、韵母教起,耐心为他补习。去年期末考试,阿尔石布的语文和数学都拿到了“优”。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尔石布明年小学毕业,我准备帮助他在广安一直读完高中。”周翱翔说,“大力发展教育才可能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我们扶贫干部只要尽心为老百姓出主意想办法,哪怕力量很微薄,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2.jpg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到广安,阿尔石布邀请爸爸阿尔能土吃一碗广安特色小面。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新华社  文图:陈地  兰宇  李倩 jw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曲比子拉 编辑: 曲比子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