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
作者 曲木铁西 2007-10-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凉山州双语教育的历史及其对凉山州教育的影响, 简要评析了凉山州双语教育的模式及其问题, 提出了凉山州双语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是:两类模式, 两次分流, 四级规划, 两次接轨, 二十年分三步走。
关键词:凉山 彝族 双语教育 模式

双语教育是一种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这种教育系统首先让学生学习母语(或第一语言) , 以使主要教学用语同学生的语言基础及当地社会的语言环境相吻合。教师用学生母语讲授知识, 表达思想, 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保证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让学生用母语(或第一语言) 思维, 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要求。教师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 又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教授第二语言, 实行双语教学, 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接受多元文化, 以适应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 还能为学生扩大成才和就业门路。因此, 双语教育是普及少数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 加速少数民族人才的成长, 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的历史不算太短, 双语教育的模式、类型也多种多样, 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独具特色, 本文就其模式及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评析。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实行双语教育回顾

凉山彝族自治州, 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有17个县(市) , 总人口3819132人(1996年) , 其中彝族1615887人(1996年)。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 凉山就已创办现代学校教育, 但即办即停, 由于经费、社会等原因始终未能形成规模。1950年至1952年, 凉山州重点发展了一批民族小学, 到1953年, 当时所辖的9个县除普雄、布拖、美姑等县外, 其他各县县城都办起了小学。教学语言全部用汉语汉文。从1952年10月开始, 学校加设一门彝语文课, 并适当用彝语进行辅助教学。为了加快凉山教育的发展, 政府从汉族地区派遣大批干部和教师来凉山开办了一大批学校。1957年, 凉山州的小学布点, 已延伸到部分区和乡政府所在地。这期间, 学校注意实际,注重实效, 实行双语教学, 让学生住校学习, 培养出了一批后来在凉山彝区各行各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彝族建设人才。1958年, 除美姑县外, 每县都有了中学, 每乡约有2―5所小学。实行彝语教学, 但彝文教材、彝文师资条件全都从零开始, 任务十分艰巨, 彝族地区教育规模又太小, 远远不能适应凉山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加快彝族教育的发展, 历史地提到了决策者们的面前。由于过高估计群众办学的热情, 盲目发展校点, 从汉族地区引进大量的教师, 乡乡办小学, 村村读书, 追求表面的高入学率, 而后相继宣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但到1958年以后的三年时间里就有许多学校自行停办, 学生大量流失。到1962年, 整个凉山彝区的教育又退回到50年代初的规模。这虽然有社会和工作方面的原因, 但只用汉文教学, 造成教学用语与当地学生语言环境相脱节, 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963年, 政府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提出了民族教育必须与当地群众的实际密切结合, 实行民族语文教学, 在教育经费上予以特殊的照顾。凉山州虽然没有实行彝语文教学, 但这期间也培养了一批彝族教师。大量的乡村汉族教师也逐渐粗通彝话, 并可以用彝语辅助教学。各彝区自编了部分辅助教材, 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 全州340个乡, 共有小学926所, 在校学生23644人。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革命”, 给凉山彝区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化革命”初期, 学校全面瘫痪。从1972年起, 由于不顾经济基础和师资校舍条件, 急于普及小学教育, 以学生数定教育经费基数来刺激办学, 一度达到村均小学115所, 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0% 以上。中学教育步伐太快, 办学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全搬汉族地区模式, 以致这种恶性发展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教育。直到1979年, 据四川省教育局当年的统计,凉山彝族自治州平均入学率达80% 左右, 但读到毕业的学生仅28% , 实际小学毕业程度的为数更少。这就使凉山教育事业一方面感到财力、人力、物力紧张, 另一方面是随之产生的办学效益极差, 浪费极大的现象, 并严重挫伤了彝族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0年代末80年代初, 凉山州总结了20多年来凉山教育的经验教训, 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坚持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原则, 根据彝区特点, 分类指导, 大幅度调整发展规模和速度。压缩小学布点, 逐步形成“乡设初小、区设完全小学、县设初、高中”的格局。并举办各种寄宿制彝族班、彝族学校。一批在凉山从教几十年的彝、汉族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在反思凉山大规模举办学校教育的历史过程时, 认识到完全用汉语教学曾促使过凉山教育的发展, 但发展成果难以巩固、教学质量普遍低下, 便积极给政府建议, 实行双语教育。政府于1978年秋, 决定把彝语文作为一门主科正式列入凉山州中小学的教学课程, 同时用彝文对全州彝族文盲进行大规模扫盲。结果, 学校教育和扫盲教育效果喜人。1984年, 正式确定改变过去完全用汉文教学的教育形式, 根据凉山彝族居住地区不同的语言环境, 实施两种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只有彝语环境的地区用彝语为教学用语进行教学, 并开设汉语文课;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定汉语环境和与汉族杂居的城镇、农村用汉语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同时开设彝语文课。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即在11个彝族聚居县选择了25个乡的64所小学新招收的一年级64个班, 2085名学生中试办了用彝语作为教学语言, 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 其他地区暂实行用汉语为教学语言, 同时开设彝语文课模式。并对双语教学的方针、规划、步骤以及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组建了四川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和教学研究机构, 开通了师资培养渠道。十几年来, 这两种双语教育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 1990年开办了初中, 1993年开办了高中。现在凉山州已初步建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双语教学体系。编译出版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科彝文教材, 初步建立起一支素质基本合格、数量基本适应现有规模的双语教师队伍。双语教育的开展推动着凉山基础教育正逐步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双语教育对凉山教育的影响

1、实行双语教育后的凉山教育初见成效

扫盲教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与普及初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初等教育是扫除文盲的前提条件, 扫盲教育又可推动初等教育的普及。几十年来, 凉山逐步建立了城乡教育网。但由于基础教育教学语言与当地语言相互脱节等原因, 造成了基础教育十分薄弱。彝语彝文不进入学校教育, 原来不懂汉语的彝族中小学毕业生的实际学业水平, 普遍要比汉族地区学生低几个学年。人们普遍反映,“普及小学十几年, 找一个生产队会计都难”。每年出现新文盲约25000人, 这是由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低所造成的。1979年彝语文进入学校教育课程、用彝文开始进行扫盲教育, 不到两个月, 喜德县联合乡, 成为全县第一个扫除文盲的乡。1980年,喜德县成为凉山州第一个扫除文盲的县。1982年, 昭觉县成为基本完成扫盲任务的县。二十年来, 凉山州12岁到40岁的146156万人中, 已有12816万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脱盲率占8511% , 其中有7个县, 318个乡镇近2000个村脱盲率达95% 以上。全州先后建立了1436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其中有296所乡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1134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扫盲教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对彝族农村普及初等教育和巩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提高彝族文化、发展彝族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文课作为一门主科进入凉山学校教育已有20年的历史, 到1997年, 开设彝语文课的小学有592所, 学生45825人; 初中76所, 学生14765人; 高中11所, 学生1643人。教学效果大大高于完全用汉文教学的彝族学校的平均水平, 积极地影响着农村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全州彝族儿童入学率达76134% , 彝族女童入学率达60127% , 在校彝族中小学生总数达1920293人。全州已有7个县基本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的教学模式, 始于1984年, 1993年在中小学开通。这在彝族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而意义深远的新篇章。1990年, 第一批小学毕业的995人, 经全州统一考试, 有775名升入9个县的9所中学11个初中班学习, 升学率为7719%; 1993年他们中初中毕业的401人, 经四川省统一考试, 有96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 178人考入昭觉县民族中学和喜德县民族中学的四个高中班学习, 升学率为6518%。1996年, 高中毕业的130人参加了国家统一升学考试, 结果有38人考入大学, 47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 升学率为6518%。到1997年, 凉山州有11个县的36个乡开办了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的小学130所, 有学生7010人; 初中8所, 学生947人; 高中2所, 学生386人。尽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间不长, 学校办学条件, 管理水平、师资素质, 教材质量、教学科研还远远不能与汉文教学相比, 但对凉山州的教育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过去凉山完全用汉文教育近30年, 只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现在用彝文教学还不到14年, 一个叫雀儿窝的小山村, 已考入大学、中等专业学校的达20人; 冕宁县彝海乡的一个村, 已有5人考入大学, 6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 喜德县贺波洛乡, 1958年创办第一所小学, 直到1984年的26年间,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却由于听不懂教学语言而只有5名学生勉强读到初中, 5人读到高中。1984年秋, 该乡推行用彝语为教学用语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 消除了教学语言上的障碍, 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不仅通过彝语学好各门课程, 而且汉语文、英语的学习成绩也令人满意。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0年小学毕业42人, 经过考试, 40人升入初中, 升学率达85%。1993年初中毕业生中有8人考人中等专业学校学习, 1996年在7名高中毕业学生中有5名考入大学, 开创了该乡彝族农民子弟上大学的先例。近13年来, 贺波洛乡在推行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课模式后已有7届毕业生, 小学生412人中有324人考入初中, 升学率8016% , 升入初中读到毕业并考入中专学校的35人。没有进一步再上学的学生回到农村以后, 与父辈们一起用以彝文学习的农业科技知识, 科学种植、养殖, 成为致富的能手。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凉山双语教育的发展是决定凉山能否普及基础教育的关键

凉山双语教育两种模式在部分地区已实行10多年, 在这些地区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其规模不大, 学生数量少。1997年凉山州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的中小学十二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只有8343人,仅占同年全州中小学彝族在校生总数190293人的413%。用汉语为教学语言同时开设彝语文课模式的中小学十二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只有622233人, 仅占同年全州中小学彝族在校生总数190293人的3217% , 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特别是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的规模实在太小, 与凉山彝族的语言环境实际不相符合。据80年代末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调查, 95%的彝族农民仍然不懂汉语, 就是在与汉族杂居的彝族农村, 也还有85% 的人不懂汉语。虽然又过了近10年的时间, 但其语言环境实际上还是没有多大的改观。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 双语教育两种模式实施如此谨小慎微, 就在规模如此之小的两种模式之间, 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学生人数又仅占用汉语为教学语言、同时开设彝语课模式学生人数的14% , 这不能不令人担扰。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教育在吸取近30年汉文教学的历史经验教训中, 从凉山的实际出发终于找到了一条与凉山语言环境实际相结合的教育路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十几年来其规模仍然很小, 甚至有的地区的规模作了缩小的调整。也就是说, 在凉山虽然实行了双语教育, 但绝大多数彝族中小学生的语言环境实际与教学语言相互脱节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真正解决凉山教育中教学语言与凉山语言环境实际的双语教学, 是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 这种模式仅占凉山中小学彝族学生总数的412% , 根本不可能达到规模效应。因而教学语言问题依然制约并影响着凉山教育的发展, 严重阻碍普及凉山基础教育, 也很难巩固普及凉山初等教育已取得的成果。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及基础教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工程。凉山已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即六年制义务教育) 的有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盐源、冕宁等7个县(市) 及其他县的部分乡镇,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镇31个。实现全州基本普及基础教育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就目前来看, 彝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6134% , 可以说很低。从1991至1996年间凉山州彝族小学各年级在校生情况表中可以看出, 小学各年级流失现象非常严重。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 同年不同级之间呈大幅递减趋势, 1991年入学人数为43370人, 到1996年毕业时, 只剩下12729人, 竟有30641人辍学, 流失率为71% , 毕业率仅为2913%。读到初中的不足1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诸如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学费、家中缺乏劳动力、重男轻女、师资素质较低等。但教学语言与当地语言环境相互脱节、教学内容脱离彝族生活实际是造成这种后果最重要的原因。教学语言与当地语言环境相互脱节问题, 长期严重地影响着凉山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教育只有大规模发展双语教育, 在聚居区实行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 实行素质教育, 并在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上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才能完成凉山普及基础教育的任务。凉山双语教育如果不再扩大地区规模, 中小学彝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无法实现教学语言同学生的交际语言相结合, 凉山不仅很难推广普及教育, 而且将把没有实行双语教育的彝族地区教育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历史的教训是非常惨痛而深刻的。究其原因: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 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交际功能。由于学生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很低, 教师用汉语传授的思想和知识, 学生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 反复翻译、讲解、收效甚微, 无法提高教育质量。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 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思维工具的功能。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只用汉语的条件下, 学生汉语水平因缺乏基础难以提高, 原有的彝语能力因不用于教学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两种语言受阻的结果是, 思维活动的运行, 缺乏熟练的语言工具, 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教学内容逐步加深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中长于死记, 短于分析推理, 文科成绩较好而理科成绩普遍较差。彝族地区老师们普遍反映, 原来不懂汉语的彝族学生在只用汉文教学的情况下, 学得最好的要到小学毕业时才能粗通汉语, 到初中毕业时才能把小学的内容完全消化, 而这时, 他们对前几年各科教学内容的掌握早已“债台高筑”, 难以弥补, 基础知识欠缺。除少数学习条件较好者外, 大多数学生将成倍地离开学校, 流入社会。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 学习中难以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 如感情、积极性、注意力、意志力等都是影响学习重要的因素。凉山彝族学生从小说彝语, 对彝语有感情, 不懂汉语, 初接触时有新鲜、好奇感, 但长期听不懂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要求低年级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讲课, 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也造成了彝族学生大量的流失。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严重影响了本民族教师的成长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在只有汉语文教学的情况下, 合格的彝族教师难于成长, 外来汉族教师又难于长期稳定, 大量的教学时间被用于解决教学中的语言障碍, 不能用在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本身, 使教学计划难以如期完成。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此, 如果凉山州语言环境没有产生根本性变化, 大面积继续只用汉语文教学的话, 以上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凉山彝族教育, 阻碍普及基础教育, 甚至已取得的普及初等教育成果也很难得到巩固。当然发展双语教育, 也不仅是普及凉山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宜之计, 而且是办好凉山彝族教育的一项根本大计。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凉山州的双语教育体制及其建设

1、凉山州的双语教育体制

凉山州的双语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两类模式, 两次分流, 四级规划, 两次接轨, 二十年分三步走。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类模式: 通常把根据语言环境, 群众意愿和师资条件, 用彝语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的模式称为1类模式。在1类模式教学活动中要加强汉语文课的教学。用汉语为教学语言同时开彝语文课的模式, 称为2类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的ê 类模式要加强彝语文教学。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次分流: 即根据学生的意愿,1 类模式的学生小学、中学毕业时一部分可直接升入é 类模式的中学、中专和大学, 一部分也可升入1类模式或完全用汉文教学的中学、中专和大学; 1类模式的学生小学、中学毕业时, 一部分升入2类模式和完全用汉文教学的中学、中专、大学, 一部分也可升入1 类模式的中学、中专和大学。拓宽两类模式学生升学就业使用双语的渠道。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级规划: 指对两类模式的规划、发展。乡政府规划小学, 县政府规划初中, 州政府规划高中, 省政府规划大学。现在凉山已初步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彝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学的接轨通车。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次接轨: 指制定1类模式升学与全国统一考试的接轨政策。1类模式高中毕业升学参加全国统考, 从单独命题、单独划分数线、单独录取。到本世纪末对译全国考题单独划分数线单独录取; 到2005年, 对译全国统一考题统一划分数线统一录取, 分两次与全国统一的考试录取制度接轨。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年分三步走: 用80年代的10年时间做好打牢双语教学基础的各项工作, 在师资、教材、生源、校舍、设备等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积极做好两类模式双语教学的宣传、组织、规划、试点工作。然后, 用6年的时间, 即到1996年, 便可初步建成用彝语为教学语言的模式,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线通车”的路子。最后, 用5年或稍长的时间巩固、完善、提高、推广成功的经验, 扩大效益和影响, 尽快建成具有凉山特色的完善的彝族教育双语教学体制。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实施凉山双语教育体制不能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

凉山教育通过总结用汉文教学的历史经验教训实行双语教学, 是一种科学而明智的选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制定出完善的双语教育体制, 如何科学而大胆地实施双语教育才是凉山双语教育的关键。凉山双语教育体制是既适应凉山的不同语言环境实际, 又符合语言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教育体系。但整个体系或多或少受到了以应付升学考试, 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表现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上离彝族生活实际太远, 教材单一, 强调统一性和为升学服务的课程, 忽视为凉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教学上注意升学考试; 在实施双语教育过程中, 谨慎有余; 在管理上, 重视不够、不规范, 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及时, 没有健全管理、督导和评估机构。只在很小一部分彝族中小学中实行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 在整个凉山州仍然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 绝大多数彝族中小学生仍然没有解决教学语言这一难题, 造成彝族中小学生先天遗传素质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更不能让彝族中小学生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教育质量仍然长期得不到提高。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教育培养的人才, 主要还是为本地服务。凉山教育的发展应根据这一定位来发展自己。双语教育是一项与实际相符合的教育工程。凉山彝族中小学生只能依靠彝语才能正常地获得知识和思想, 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和思想, 用彝语或彝汉双语的形式服务于凉山社会。因而, 在评估凉山教育时不能以汉语文水平掌握的程度来判断凉山教育的成败得失。汉语文课教学在汉族中小学校中也还存着教材、教法、教师、考试等许多问题, 有“应试教育”的影响, 也有汉语文课本身的问题。如何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这是凉山教育的任务, 要完成这一任务, 改变长期以来教育低下的面貌, 就得大面积实施双语教育。只有通过母语教育, 才能有效地提高近20万彝族中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使其成为凉山新型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从而推动凉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凉山双语教育体制中的教材建设问题

凉山双语教育体制中的教材包括彝文教材、汉文教材和辅助教材。这里主要指彝文教材。凉山州于1978年组建彝语文教材编译组, 于1984年成立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 编译教材以全国统一教材为蓝本, 进行翻译,只有语文教材加了一部分彝文创作课文。1989年编译出版了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史地、自然及初中各种教材; 1994年, 编译出版了高中各科教材和部分中等师范教材。现已出齐300种。1991年成立四川省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以来, 已审定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各科教材。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教材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保证了凉山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发展至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诸如教学参考书不配套、翻译质量有待提高、课外读物奇缺, 教材出版亏损需补贴等等,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彝文教材是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翻译的教材, 由于统编教材几十年来没有作过修改, 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整套教材只重视学科建设, 忽视实际应用, 模式单一, 统一性较强, 灵活性、多样性差, 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彝文教材的编译出版也应及时作出反映, 纠正完全对译全国统编教材的做法, 从凉山的实际出发, 摆正凉山和全国的关系, 多编出符合彝族地区的、反映彝族生活实际的、适应彝族学生发展的教材, 有效地为凉山双语教学体制服务。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凉山双语教育体制中的师资建设问题

这里主要谈彝文教师的师资建设问题。凉山州彝文教师的培养, 主要靠中师、师专和内地高校。在在职彝文教师的培训提高方面, 小学教师由县负责, 初中教师由州负责, 高中教师由省负责。采取正规学校培养和在职转化培训提高两条渠道相结合的办法, 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依托凉山民族师范学校、西昌师范学校、西南民族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举办彝文师资班, 培养彝文师资; 另一方面, 省、州、县各级教育部门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在职彝文教师进行彝文教材教法的培训。现在用彝语文为教学语言并开设汉语文课模式的专职彝文教师有367人, 其中小学218人, 中学149人; 用汉语为教学语言同时开设彝语文课模式的专职彝语文课教师有920人, 其中小学612人, 中学308人。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双语教育能否办好, 教师队伍是一个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实行双语教育的中小学彝族学生的教育质量, 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影响。双语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教师的实际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学彝文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较高, 但中学彝文教师学历合格率还较低, 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双语教育教师队伍不仅面临着质量问题, 同样也面临着数量上的问题。凉山州现有中小学教师30374人, 其中双语教师只有1287人, 仅占教师总数的412%。制约凉山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彝文师资数量上的不足, 因此积极发展彝文师资队伍, 成为推广双语教育的重要前提。直到目前, 凉山州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彝文教师培养体系, 没有建立规模化培养彝文教师的学校, 远远不能适应凉山双语教育的发展。凉山州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 只能通过实行双语教育来实现。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 还存在着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 存在着进一步提高彝族基础教育质量问题, 存在着不断提高凉山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普及水平等问题。因而, 急需建立一个规模相当的、水平较高的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来支持这项事业, 否则凉山彝族教育还将继续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发展”自己。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凉山双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评估

凉山双语教育体制在州、县建立了教学研究机构, 各学校也有教研室, 专门从事双语教学的研究、检查和评估工作。在双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凉山双语教学逐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总体上看, 凉山双语教学的研究, 尚缺乏整体的研究规划。今后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制定出研究计划、研究方案, 分期分批分重点进行研究。不断地推广、交流研究成果。目前, 着重点应放在教学和管理两方面的研究上, 尽快制订出科学的凉山双语教学检测和评估指标系统。0b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凉山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