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彝族乡村的青少年大多数小学毕业以后不能升中学。由于缺乏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文化知识,他们即不能在家发展生产,也不能进入城市谋求正当职业。容易涉足吸毒、贩毒、偷盗、抢劫、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些女孩16-17岁就结婚生子,或被蒙骗、引诱、拐卖到外地,人生权利得不到保证,命运十分悲惨。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对所有即将步入社会的农村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
为了探索彝族乡村青少年文化技能教育的经验和模式,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和昭觉县妇联,决定在昭觉县竹核片区联合创办一所“彝族青少年业余文化技能培训学校”。计划在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利用“中美商会慈善救助项目” 资金,开展下列活动:
一、针对已婚妇女举办一期“彝族妇女手工生产技能培训班”。为期1个月(2005年3月),在培训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彝族妇女手工生产合作社”,组织手工业品和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针对14-18岁的未婚少女,举办一期“女子文化艺术知识培训班”,为期3个月(2005年4、7、8月)。教授彝族歌舞艺术、法律常识、卫生和健康知识等。以该班学生为基础成立一个农村青少年艺术团,排练文艺宣传节目,在各乡镇巡回演出,以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宣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针对经常外流打工的青年举办一期“城市生活就业基本知识培训班”。为期2个月(2005年11-12月)。讲授城市生活用语、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城市礼仪和交通规则、卫生和健康常识。
四、校址设在竹核尔古民间禁毒协会办公楼(原竹核营业部)。桌椅板凳和教具向各单位募集。
五、文化课教师通过招募自愿者解决,特殊技能培训教师通过聘请解决。教师住宿安排在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竹核工作站。
六、学校的日常管理由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竹核工作站和昭觉县妇联派人负责。
七、上课时间安排在农闲时间,每周4天,每天下午3个小时。